李玉香
為了加快機制創新,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提高獸醫實驗室技術能力與水平,筆者結合所在工作單位的實際情況,建議獸醫實驗室作為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技術支撐點,應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特別是重大動物疫情預防控制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此,本文介紹了系統內獸醫實驗室的職責、發展及定位。
1獸醫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遼寧省各縣(市、區)先后實施了國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項目”和遼寧省“十一五”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初步建立了全省動物疫病監測體系。通過實驗室改(擴)建、設備招標等工作,獸醫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同時,根據農業部的要求,開展了獸醫系統實驗室的現場考核。用于“動物疫病預防控制與動物產品安全監測體系”建設。
2各級實驗室的工作與定位分工
經過不斷的發展和完善,省、市、縣(市、區)三級實驗室已形成相對分工、相互協作、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以省級為中心、市級為骨干、縣(市、區)為主體的動物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獸醫實驗室網格化布局,為有效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奠定基礎。各級獸醫實驗室已開展的工作與定位分工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2.1為動物防疫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根據國內外動物疫情形勢和全省實際,著重圍繞強制免疫評估質量評估、病原監控、防控技術難題研究等方面開展工作,為動物防疫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通過強化疫病監測,深化定點流調,細化分析評估,及時掌握免疫質量和疫情態勢、病原變異情況和流行特點,研究了解和掌握現行疫苗毒株與流行毒株的匹配性和免疫保護的有效性,為科學選擇防治技術路線提供技術支撐,努力提高防控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和科學性。下一步,將結合《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要求,從技術能力提高、監測目標針對性、工作延續性等方面開展工作,為國家防治規劃和單病防治計劃的實施做好相應的技術支持工作。
2.2為動物防疫執法提供技術證據
全省各級獸醫實驗室在動物疫情處置、人畜共患病復核診斷、動物衛生監督執法的作用不斷加強,檢測結果已成為動物疫情和人畜共患病處置,動物衛生監督和公安、工商等部門處理違法案件和畜產品風險評估的重要依據。縣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對奶牛、羊布魯氏菌病樣本開展虎紅平板凝集實驗進行初步檢測,陽性樣本送至市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試管凝集實驗,若是陽性樣本再及時送至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最后確診。
2.3為畜禽生產提供技術服務
根據全省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技術難題,及時組織技術力量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相關的研究工作,為疫病防控提出技術方案和建議。目前,全省實驗室初步具備了病原學檢測能力,已具備開展豬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病、豬偽狂犬病等病的免疫抗體和病原學檢測,同時,可幫助養殖場戶解決一些復雜和疑難疫病。另外,根據全省疫病情況,省級實驗室及時研究建立了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傳染性胃腸炎病毒、輪狀病毒等病原的檢測技術,對2010年以來新發生的產蛋下降綜合征、豬腹瀉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監測,及時采取針對性防控措施,保障全省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3發展與展望
社會對動物防疫工作高度關注、直接關系公共衛生安全和畜牧業健康發展,國務院《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頒布,使獸醫實驗室的功能與作用得到凸現,職責更加清楚,發展方向更加明確。獸醫診斷將不再是獸醫學的附屬,而將作為一個獨立而嶄新的學科。從事獸醫診斷的工作者也不再是獸醫的助手,他們將會越來越多地進入獸醫事業的第一線,成為推動獸醫學發展的重要力量。
3.1 創新載體,不斷提升動物疫情監測預警預報能力
創新載體,不拘形式,注重實效,組織開展全省性實驗室能力比對和監測大比武等活動,提高實驗室檢測診斷能力。如近2年連續開展的全省監測技術大比武活動,與動物防疫技能大賽結合,比武內容包括理論測試和實驗操作能力2個方面,既考核理論,更注重實踐。同時,以動物疫病監測和疫情形勢分析評估信息平臺為支撐,強化預警分析;以制定配套管理制度為手段,規范監測體系管理;以推行“定點定期定量定性”監測模式為基礎,探索適應于浙江省的監測預警方法、模式和機制,有效形成以測促免、以測督免的局面,切實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3.2穩定隊伍,加快推進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
當前,在獸醫體制改革中如何穩定技術骨干隊伍,健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體系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全省在過去3年的指揮部考核辦法中均進一步強調了地市、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的任務指標。
3.3鞏固考核成果,切實加強獸醫實驗室規范化建設
通過積極推進獸醫實驗室考核工作,使獸醫系統實驗室在人員、實驗室硬件設施和內部管理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全省的實驗室監測網絡進一步健全,在全省重大動物疫病的監測和免疫質量評估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111300 遼寧省燈塔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