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威
本文概述了熱應激以及在熱應激條件下對豬的生產性能、采食量及營養物質代謝的影響,并根據環境及營養兩方面因素的調控,減少或消除豬只熱應激的發生。
1 病歷
某豬場157 頭三元雜交育肥豬平均體重50 kg 左右, 飼喂全價飼料, 每天每頭平均采食量2.6 kg, 每天早、中、晚各喂1 次。2012 年9 月2 日個別豬開始食欲不振, 不愿站立或不能站,個別食欲廢絕, 糞便干燥, 呈球狀, 尿量少, 呈黃色。病豬被毛粗亂, 消瘦, 體溫40℃左右, 呼吸急促。后來逐漸擴展到全群90%以上, 采食量明顯減少。起初認為軟骨癥, 維丁膠性鈣肌肉注射, 口服葡萄糖酸鈣、骨粉。連續治療3 d 不見效。后經觀察, 豬舍為單列式, 坐北朝南, 豬舍低矮, 而且北墻沒有通風窗口, 運動場受太陽直射,熱應激可能性大。
2熱應激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2 .1熱應激對豬體的影響
北方夏季,高溫影響主要表現:種公豬性欲低下、精液品質下降,精子數量減少、活力降低、畸形率高進而造成母豬受胎率降低,空懷及后備母豬乏情或行為乏情(發情表現不明顯但是可以排卵);妊娠母豬采食量下降,進而仔豬的初生重下降,也可造成母豬的流產、早產、弱產、死胎、木乃伊。育成育肥豬采食量低下,增重緩慢等。
2.2 熱應激對豬采食量的影響。
豬最適溫度隨體重和年齡而下降,初生仔豬為27~29℃,20 kg豬為21~24℃,產仔和哺乳母豬為10~16℃,生長育肥豬為18~21℃。當舍內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時,采食中樞興奮受到部分抑制,維持需要的能量降低,從而導致豬的采食量下降。研究表明,氣溫每升高1℃,豬的日采食量約下降40 g。
2.3 熱應激對豬營養物質代謝的影響
環境溫度變化可剌激腎上腺素等內分泌腺的活動,引起體液及細胞內的pH值、滲透壓的代償性調節,從而導致礦物質需要的改變。高溫時,機體內的鉀和碳酸鹽排出量增加,氯和鈉的排出減少,對體內礦物質平衡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研究表明發現,日糧中硫胺素需要量在30℃和35℃時可能大于等熱區溫度時的需要量。高溫條件下,在腎上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作用下,機體代謝速度可增加2倍,意味著豬需要耗費2倍的能源和其它輔助因子,產生更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CO2等。
3 減少豬只熱應激的環境和營養調控對策
3.1 營養對策
3.1.1 提高日糧脂肪濃度
提高能量水平,以便讓豬在采食量低時有可能攝入較多的營養物質。根據熱力學原理,在高溫條件下,體增熱較多可導致采食量降低。脂肪的體增熱較低,而纖維素體增熱較大。因此,在夏季豬日糧中,應降低纖維素含量,而添加脂肪,且以1:1.5的動植物油脂按2%~3%的比例添加效果較佳。但應考慮日糧能蛋比,避免豬只長得太肥,使其抗熱性變差。
3.1.2 飼喂理想蛋白質
飼喂產熱量高的蛋白質,但應適量提高日糧中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在熱環境下,以理想蛋白質為基礎,增加賴氨酸含量,可提高飼料轉化率。如添加合成氨基酸,降低飼料中粗蛋白的水平。
3.1.3 提高維生素、電解質和礦物元素濃度
VE具有抗應激作用,熱應激時,維生素可按常用量的2倍添加。添加電解質如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銨和磷酸氫鈣等,可補充因熱應激所損失的離子。在集約化豬場中,同時添加維生素及氯化鈉,對防止豬中暑有明顯的效果。有機硒與VE有協同作用,在熱應激條件下,需要量大大增加。另外,有機鉻可降低動物在熱環境中的應激,減少PSE和DFD肉的產生,一般添加量為0.2 mg/kg。
3.1.4 添加抗熱應激劑
應激劑對調控豬熱應激時的內環境穩定有一定的作用,可提高豬對高溫的耐受力,主要包括應激預防劑、應激適應劑和應激緩解劑三類。
3.1.5 改變飲水和飼喂制度
熱應激條件下,需水量較適溫情況下提高很多。水對體溫調節發揮重要作用,一定要提供足量的清涼、衛生的飲水。盡量利用早晚溫度較低的時間飼喂。因為溫度相對低時,豬的食欲相對旺盛,可提高采食量。通過飲水添加礦物質、維生素、電解質等是緩解熱應激的重要手段。增加飲水還能增加每次呼吸帶走的熱量。
3.2 環境對策
3.2.1 控制飼養密度
應激時要嚴格控制飼養密度,以利于豬體的散熱和空氣流通。適宜的飼養密度一般對于小于45 kg的豬,實體地板為0.74 m2/頭,漏縫地板為0.37 m2/頭;對于在大于45 kg的豬,實體地板為0.93 m2/頭,漏縫地板為0.56 m2/頭。
3.2.2 提供適宜環境
舍的朝向應對著南北方向,以減小早晚的直曬;豬舍屋頂做絕緣層可阻斷屋頂積累的太陽熱向豬體輻射,或者往屋頂噴水,減少房頂的傳導熱,也可減少對豬體的輻射熱,在開放式豬舍可利用通風扇,在30~35℃的高溫環境下風速應在0.5~1 m/s;在豬體周圍間斷噴水,同時輔以通風,對減緩熱應激非常有效;使用濕簾+正壓通風系統,可明顯改善干燥地區豬舍的溫熱環境。
熱應激條件下的豬群將影響豬群的生產性能和生理變化,增加了豬群的發病率,勢必影響豬場的經濟效益,通過對環境和營養的改善,勢必會提高養豬生產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122000 遼寧省朝陽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