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輝
農業的機械化水平的提升能夠大幅度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并且提升農民的生產效益和生產率,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我國是農業大國,提升農業發展水平不僅僅能提升我國農民的生活水平,還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糧食安全。
1 農業機械性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設備落后,機械化程度較低
最近幾年的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十分迅猛,并且隨著機械化的水平不斷加深以及人們的觀念不斷加強,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工作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進,各種農機不斷出現的同時,人們對機械設備的使用能力也逐漸增強。
但是擺在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是,現階段農業生產規模比較小,相應的設備的數量現代化程度也就比較低。加之雖然人們的設備使用能力不斷加強,但是保養意識比較弱,也就導致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效率低的問題。
此外設備的結構還存在著很大的不合理情況,如小型設備的數量多,大型設備的數量少。對農業設備的技術推廣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農業技術的推廣應與實際設備相聯系,提升對已有設備的使用能力。超前與滯后都不應出現技術的推廣過程中。
1.2機械化生產規模小
現階段的農業在生產的過程中依然使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因此農業生產主要是將以家庭為單位,主要存在生產規模小的問題,生產效益也比較低。加之個體生產的方式中,經濟落后,勞動者一般買不起農業機械設備,尤其是大中型的機械設備。
雖然在最近幾年,國家已經設置了農機購置補貼,但是這部分的補貼在相較于高昂的設備費用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還需要進一步的對設備的購置補貼進行優化,讓廣大群眾能夠切身享受到的科技發展帶來的福利。
最后是生產模式的限制,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民眾更愿意的是購買小型設備,很多大型設備都會存在市場差或者使用效果差的情況。這并不利于設備本身實際效能的發揮,更不利于現代化農業生產工作的開展,對規模化的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制約性。
1.3農業的機械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農機設備的不斷發展,也就導致農村地區的農機設備不斷增加,但是也對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實際的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與現實情況還會存在著很大的脫節,現存的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還不能很好的適應現代化農業生產和發展的要求,對當地的農業現代化進行的發展產生很大的阻礙作用。并且農業的機械化區域之間還存在著很嚴重的不平衡現象,農機的服務組織化程度比較低,為保障地區的農機化發展不會受到影響,應進一步提升服務規模。
2 提升農業的機械化水平,促進農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2.1強化政策的支持
首先應認真的落實好補貼政策,因為農機的補貼是惠農政策的重要環節,而惠農政策又是保障農民農業機械占有率的重要措施。因此,首先要求惠農中心應積極爭取農機的補貼資金,同樣按照實時處理方案的要求,確保補貼資金能夠落實到位,同時補貼機具能夠及時發放到位,從而保障農業機械能夠切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另外可積極通過補貼政策,來大幅提升轄區內的設備配置,提升農業機械生產的現代化程度,提升優化農機結構。
其次在具備農機的情況下,還應合理的調配農業設備,提升農機設備的流動量,在三秋或者三夏等農忙的季節,設備本身能夠滿足實際的作業需求。如此通過提升農機資源使用效率來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大幅提升農業的現代化程度,同時農業生產的效率提升,農民的收益也就能夠得到提升。
2.2強化農機操作人員的專業素養
首先農機操作人員應具備更加專業的新技術和農機知識,從而提升農機操作人員對農機的操作能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更多的貢獻;其二,之后在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的情況下,才能加深對農機設備的認知程度,并且更好的啟發農民使用農機設備進行農業生產;其三,掌握知識是對農機設備的理解程度不斷加深,提升對設備的認知力;其四是通過提升操作人員的專業素養,能夠很好的實現輻射和帶動作用,幫助附近農民都能提升對農機的操作能力;其五,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用切身行動提升對農機的使用能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2.3建設完善的農機化現代社會的服務體系
首先應積推進農機合作社的建設,并且積極將增加數量、擴大規模、提高標準、提升能力的原則。積極發展糧食生產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并且通過積極的培育設施設備,積極完善功能齊全,特色鮮明和帶動能力強的農機專業合作示范社。
其次是積極強化資金保障,積極引導政策,資本,技術和信息服務向農機設備的發展方向傾斜,積極支持有條件的農機合作社來舉辦農機開發和建設的新項目,并做好對設備的維修工作。
最后應積極做好創新的現代化生產模式,積極推動農機的跨區作業向著深度和廣度的方向發展,保障農機的實時作業情況。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我們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農業的機械化程度已經有了比較深層次的發展,并且對農業的現代化的發展有了很大的幫助;此外,還應積極深化農業機械現代化成果,為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更多的補充。
(作者單位:122500 遼寧省凌源市農機監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