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俠
種苗是森林繁衍的載體,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重要物質基礎。明水縣林木種苗工作緊緊圍繞現代林業發展和生態明水建設,扎實開展林木良種推廣,切實保障造林綠化種苗供應,依法加強種苗行業管理,大力發展種苗產業,林木種苗在服務于造林綠化的同時,也成為一項新興產業和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 發展現狀
近年來,明水縣對林木種苗工作高度重視,投入大量資金,采取有效措施,使林木種苗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1.1良種的推廣應用。特別是楊樹小黑品種,已經成為我縣的當家樹種,在當地得到廣泛應用,深受農戶喜愛。
1.2執法監督得到加強。規范了"兩證"核發和管理,依法對林木種苗生產經營戶進行檢查,適時整頓種苗生產經營秩序,從源頭上嚴把苗木出圃關,有效促進苗木質量整體水平的提高;并對林業工程造林用苗做出了明確要求,通過強化對種苗生產經營監管,確保了工程造林用苗質量,促進了營造林工作的開展。
1.3供應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社會對林木種苗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給我縣林木種苗產業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促使參與林木種苗產業的人員日益增多,育苗面積繼續穩步增長,林木種苗供應能力增強。
1.4科技水平穩步提高。隨著林木種苗事業的發展,種苗生產科技含量有了較大提高。在育苗技術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容器育苗、ABT生根粉、節水灌溉等育苗技術,在林木種苗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
1.5種苗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全縣苗圃個數達10個,為我縣林木種苗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并在發展中逐步壯大。育苗個體、專業戶、紛紛參與建設,林木種苗建設投資趨向多元化。
2林木種苗發展存在的問題
2.1對林木種苗發展趨勢認識不夠深入。個別鄉鎮對林木種苗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推進三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沒有把發展林木種苗放在應有的位置,對林木種苗的發展缺乏系統的規劃和引導,種苗生產長期處在自發分散、低水平發展之中。
2.2林木種苗生產標準化、專業化不夠。
由于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造成品種、技術、信息、流通等許多環節標準不統一,專業化不強,造成經營粗放,附加值不高的現象。
2.3林木種苗結構不合理。種苗品種單調,生物多樣性差。主要是楊樹,樹種相對單一,森林病蟲害一旦暴發,難以進行防治,容易給林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種苗體系發展不平衡,只片面注重生產,忽視新產品的開發及市場體系的建設等。
2.4投入不足。種苗生產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的行業,但由于受諸多因素影響,地方財政本身經濟困難,國家對種苗投資微乎其微,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種苗產業發展。
2.5林木種苗信息體系不暢通。由于信息不暢,個體育苗者在種植面積和品種問題上比較盲目。此種條件下,極易造成林木種苗生產過剩及林木種苗品種相對集中等現象,導致惡性競爭,重創林木種苗生產者的積極性。
3發展戰略
3.1發展目標
在繼續穩定林木種苗育苗面積的同時,全面提升林木種苗的質量與效益,林木種苗產業產值進一步提高;全縣林木種質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林木種苗行政執法體系更加健全;主要造林樹種良種使用率達98%以上;扶持和培育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林木種苗科技型龍頭企業;在全縣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林木種苗體系。
3.2區域布局規劃
根據明水縣自然環境特點、林業發展需求和林木種苗發展基礎,將全縣林木種苗生產規劃為三個優勢區域。
3.2.1 西部耐鹽堿種苗生產區。包括育林鄉、通達鎮、崇德鎮、國有林場。該區土壤瘠薄,偏堿性,該區是防護林體系建設的主要地區,以培育耐鹽堿林木種苗滿足新的需求為主,因此,發展重點是適應本地造林耐鹽堿的鄉土樹種,有小黑楊、柳樹、果樹等,特別是果樹的發展,有良好的產業基礎,生產的蘋果和李子苗木已經遠銷全國各地。
3.2.2中部綠化苗木生產區。包括明水鎮、雙興鄉、通泉鄉,利用靠近202國道交通便利的優勢,發展重點是面向省內,國內客商,加快綠化苗木的培育,提高苗木培育的質量標準和產品附加值,不斷滿足多樣化的城鄉綠化需求。壯大苗木市場,提高經營水平與產業效益。
3.2.3東部丘陵特色種苗生產區。包括永興鎮、光榮鄉、繁榮鄉、興仁鎮、永久鄉、樹人鄉,屬丘陵漫坡漫崗地區,該區立地類型較好,以新品種引進和試驗性育苗為主,發展特色苗木產業,因此,發展重點是加強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力度和特色種苗的培育與開發。
3.3發展重點
3.3.1林木種質資源保護
以公益性國有林場為基礎,建設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地保護基地,保存有價值的珍貴水曲柳、核桃楸和黃菠蘿等種質資源,規劃建設原地庫1處,保存重要鄉土樹種和珍貴樹種10個左右。
3.3.2林木良種基地建設。
以國有林場為骨干,積極推進保障性苗圃建設,規劃全縣建設保障性苗圃13個,面積260公頃,各鄉鎮都要確定至少一個保障性苗圃,培育林木良種壯苗、以保障國家和省級林業重點工程造林和生產造林對優質種苗的需求。
3.3.3林木種苗產業提升。
在全縣中、東、西部重點建設3個林木種苗產業區,林木種苗種植面積穩定在500公頃左右,培育建成2家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苗木龍頭企業。以新品種、新技術為突破口,積極扶持現有的林木種苗企業,研究出臺相關激勵政策措施,積極鼓勵各行各業投資發展苗木產業,通過培育龍頭企業,帶動苗木生產基地和千家萬戶發展商品生產,擴大產業規模,強化服務功能,提高苗木產業化經營的能力與水平。
3.3.4林木種苗行政管理能力建設
配備具備資質的種苗檢驗人員。依法建立和完善林木種苗質量的監督檢驗和監督抽查制度,鼓勵企業采取委托檢驗或自我檢驗等方式,建立和健全林木種苗質量內控制度,依法規范企業的林木種苗生產經營行為,同時建設種苗檢疫室,加強森林病蟲害的檢疫工作,建立林木種苗信息管理服務體系,發展苗木協會,培育擴大經紀人隊伍,全面提高經營者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作者單位:151700 黑龍江省明水縣林業工作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