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富
森林是我們環境調節的天然工廠,如今想要更好地保護我們的森林資源,就要很好地平衡好資源的經濟與生態之間的關系。為使人們更加了解林木良種工程,我們從現代林業育種方面進行探討。使大家明白:只有明確林木良種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和作用,才能提升林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林木良種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全面促進現代林業建設,提高林業產業經濟效益。
一、全國林木良種工程建設的現狀
當前全國林木良種工程建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部分問題與現代林業建設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制約了林木良種工程的健康發展。
首先造林良種使用率不高,其次扶持林木良種工程建設投入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第三,全國性的林木種苗協作攻關面臨許多機制性和體制性障礙,林木品種創新存在各自為政、低水平重復嚴重等。嚴重阻礙了品種創新能力的提高.不能充分發揮實力研究機構的創新能力。第四,林木品種保護比較困難。最后,林木種苗管理方面有很大的漏洞
二、林木良種在林業建設中地位和作用
1、林木良種是發展現代林業和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2、林業良種在林業發展中作出的突出貢獻
3、林木良種在林業三大體系建設中發展潛力巨大
三、如何把加強林木良種工程工作做好
1.牢固樹立林木良種生產公益性理念
對于林業來說,其生長的周期比較長,經濟效益需要很長的歷程。
2.完善政策法規支持體系
一是要加強立法。進一步完善以種子法為主體,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法規相配套的林木種苗法律法規體系,積極爭取出臺《種子法》林木種子實施條例,進一步明確細化體現林木種子的特點;二是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盡快建立林木良種補貼制度,在各級財政預算中切塊安排良種補貼預算資金,對林木良種生產和使用兩個環節進行補助,從根本上解決林木良種繁育的長期投入機制問題;三是要積極建立林木良種貯備制度,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建立林木種子貯備庫,對轄區內的重點造林樹種的種子實行貯備。
3.突出區域重點建設良種基地
3.1對林木良種基地實行分類經營、分級管理制度。
3.2建立良種基地動態評估和激勵機制。應用林木良種補貼和基地建設資金杠桿,對基地建設質量實行定期評估機制,將基地建設質量與資金扶持相掛鉤,實行獎優罰劣,對建設管理不善的逐年減少扶持資金,對質量下降、不再符合評定條件的基地實行除名,剔除出國家或省級重點范疇甚至良種基地行列。
3.3建立區域性的良種調控基地。根據林業建設發展形勢需要,重點抓好一些具有相當規模、繁育樹種與林業建設緊密相關、繁育技術水平較高的良種繁育基地。每年扶持開展林木良種繁育工作,繁育出的良種壯苗實行包銷或成本補償。
4、加強林木良種工作,促進現代林業建設的具體措施
4.1做好林木良種選育生產推廣體系建設
林木良種選育的獨有特點:林木良種的選育生產是一項任務艱巨、耗時較長、涉及環節較多的綜合性工程,其特點主要包括長期性、繼承性、超前性、地域性和公益性。樹木的生長需要一個漫長的周期,林木良種選育作為整個樹木生長周期內最為關鍵的環節,對樹木的生長質量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林木良種選育必須要謹慎、細致,經過多道工序才能真正明確其適生范圍,然后進行大范圍的推廣。區域性也是林木良種選育的一個重要特點,在進行良種選育時必須要考慮到區域內的自然氣候環境和地理條件,因地制宜的進行良種選育。因此,必須要制定好長期的育種策略,建立起完善的林木良種選育生產推廣體系,在深度上和廣度上不斷提高林木良種的科技創新能力及林木良種化水平。
4.2建立長效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林木良種工作具有公益性質,要想確保其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在政府、社會的支持下建立長效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4.3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人才對林木良種工作的有序推進具有直接的影響,特別是在林業科技不斷進步、人們對林業建設要求逐步提高的背景下,必須要不斷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為林木良種工作,乃至現代林業建設的順利推進夯實人才基礎。
綜上所述,加強林木良種工作是促進現代林業建設的核心任務,也是現代林業建設的重要基礎和關鍵,因此,相關從業人員必須要深刻認識到加強林木良種工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充分保障林木良種工作的順利推進,為我國現代林業建設的又好又快發展夯實基礎。
(作者單位:150400黑龍江省賓縣大泉子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