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基于呂梁市城市社會發展的經濟特點,根據呂梁市新城區建設的實際情況和現存問題,從而為呂梁市制定科學的發展機制和相應對策,促進呂梁市新區的健康、穩定發展。呂梁市新區建設深受當地政府的重視,在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帶領下,新區建設成效十分顯著。盡管呂梁市新區在建設過程中擁有了較為良好的發展模式,但仍然存在諸多不足,諸如城市建設步伐過快、工程建設資金融資難度大燈問題。
一、呂梁市新城區建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規劃設計不夠合理
呂梁市新城區在規劃設計方面存在諸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計劃資金投入規模巨大,預計總投資高達三百億,幾乎與呂梁市的年總收入持平,這必將給呂梁市財政有關單位造成巨大壓力;其二,呂梁市規劃標準設置過高,在呂梁市城市建設的設計環節,設計單位高達十多家,造成設計成本花費過大;其三,呂梁市規劃項目過多,呂梁市新城區的建設項目高達48個,包括大廣場、大醫院等,投資估算成本較大,與實際需求不相符合。
(二)投資模式較為單一
呂梁市新城區的投資成本較大,這些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政府財政有關單位的壓力,對財政資金的正常流動造成重大影響,幾乎呂梁市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都投入到新城區的建設中,盡管加快了呂梁市新城區的建設,但對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阻力;其次,呂梁市財政將會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旦出現經濟問題,財政資金就會嚴重削減,嚴重影響新城區的經濟發展,諸多工程項目可能會因此會無法繼續進行,造成項目縮水,甚至癱瘓,對呂梁市新城區的建設產生重大影響。
(三)建設體制不夠順暢
呂梁市的城市發展是由政府機關直接參與進行的,市長和副市長等重要領導均親身參與到項目的指揮和規劃之中,然而這些領導的日常公務較大,并不能對新城區的各個項目進行全面細致地管控,新城區建設需要設置專門的機構總部,從而應對新城區的諸多項目管理問題。另一方面,一些政府機關的有關領導對工程項目管控的能力和水平還有所欠缺,工作效率較為低下,因此,建設體制不順暢也會對新區建設造成重大影響。
(四)農村勞動力的安置工作不足
呂梁市在新城區快速建設的過程中,征用了眾多土地,其中,農民土地喪失較為嚴重,這些農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在呂梁市新城區的建設過程中,應當考慮這些因素的影響,并及時妥善處理好農民的生活和就業問題。呂梁市在新城區大規模地創建過程中,可以預先建設農民住房,為農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容納這些喪失土地的農民,并為其解決社保問題。盡管這些措施可以為農村勞動力提供短暫的生活需求,但仍未解決農
二、對呂梁市新城區建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立足呂梁實際,科學規劃新區
呂梁市新城區是城市化發展的重要區域,在新城區的建設過程中,應當明確相應的建設目標,并根據制定的目標對新城區建設管理工作進行優化和完善。根據呂梁市新城區的建設要求和經濟發展需求,應當將呂梁市新城區的建設分為三個層次,其一是地理位置,呂梁市新城區作為重要的樞紐性城市,聯系著中西部地區,應將其作為呂梁市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城市;其二,發展新城區的經濟和產業,在新城區的建設過程中,應當加快傳統產業和新型產業的結合,促進相應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其三,創建生態文明城市,打造生態文化,從而構建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完善的宜居城市。
(二)實現呂梁市的可持續發展,推動呂梁市的獨有魅力的體現
在呂梁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呂梁市有關規劃單位在建設城市初期,應當充分考慮自然環境的影響,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并加快綠色城市的建設進程。在呂梁市魅力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應當加強文化資源的探索力度,努力實現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從而打造歷史豐富和獨特文化的魅力城市。呂梁市新城區地理位置特殊,是離石區和方山縣重要的結合地,呂梁市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諸如北武當山、南陽溝等,同時還擁有張家大院等人文景觀和諸多民俗文化。呂梁市新城區的建設過程中應當注重文化資源的探索,從而構建文化底蘊濃厚的文化區。在魅力文化的創建過程中,應當重視歷史文化的搜索和挖掘,從而打造文化、文物和城市相融合的地方特色文化。
(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呂梁市在新城區的建設過程中,應當注重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適當推進城市化進程,并為喪失土地的農民提供戶籍政策優惠,提高外來人口的容納程度;其次,加強第三產業的發展,加大對勞動服務業的重視程度,從而為人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打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新產業的建設;除此之外,加快完善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優化城市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從而為城市居民營造更好的居住環境。
(作者單位:033000 1國防科技大學;2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