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亮 茹慧玲 茹愛玲 陳子潤 趙芳

葡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樹樹種之一,屬于木質藤本植物,是一種漿果,酷愛充足且有一定強度的光照,雖然在各種土壤中均能栽培,但更喜歡在含鈣高及排水通氣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它在我國種植相對廣泛,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南、河北、新疆等地。本文針對山西地區的氣候狀況,分析不同區域葡萄配套種植的情況,從而了解不同氣候對于葡萄生長的影響。
1.山西省氣候環境以及葡萄種植現狀
1.1山西省氣候環境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西部,北緯34°34′-40°44′,東經110°14′-114°33′之間,地處黃河中游,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黃土及黃土狀物質發育形成的山地丘陵土壤約占全省面積50%,其質地疏軟,含全鉀、碳酸鈣等礦物質豐富,大部分區域的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另外,山西北部地區容易受到北方冬季冷氣流的影響,溫度較低,氣候寒冷,南部地區會受到平原夏季暖氣流的影響,溫度相對較高。再有,山西地區的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雨水集中,全省地區的日照都非常充足,熱量相對豐富。根據山西地區的氣候資料可以看出,全省的氣候類型主要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區,分別是晉北區、晉東晉東南區、晉西南區,不同區域的氣候有著較大的差距。由于全省南北地區的氣候差異相對明顯,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不同,因此,在山西地區葡萄種植的情況也有著較大的差異。
1.2山西葡萄種植現狀
山西省是我國果品重要生產基地。截止2015年底山西實施水果提質增效工程以來,全省果園總面積達到840.9萬畝,其中葡萄面積達到50.8萬畝,主要集中在太原、晉中、臨汾以及運城等地區。近年來根據山西省的發展計劃水果面積將保持在1000萬畝左右。
山西省總體旱多雨少,氣候相對干燥,同時日照相對充足,大部分地區的日照時間超過了2000小時,每年的有效積溫在3000℃以上,因此,這種氣候條件十分有助于葡萄的生長以及糖分的積累。而在葡萄成熟的時期,山西地區的氣候又相對涼爽,葡萄成熟相對較慢,這種成熟的方式十分有助于葡萄果實當中物質的沉積。因此,山西地區十分有助于葡萄的種植和生長。
當前,山西地區的葡萄栽培情況正在不斷地進行優化,研究出的許多優良葡萄品種。其中早黑寶葡萄就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通過葡萄雜交,經誘變選育而成的歐亞種四倍體鮮食新品種,現已成為了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一個優良品種,它具有甜度高、香味濃、口感好等特點,另外采收期可持續二十多天,適應性強、效益高,深受廣大種植戶喜歡。
2.不同氣候區域葡萄種植狀況
2.1太原地區
太原地區三面環山,太原的中部和南部地區為河谷平原,整體呈現了北高南低的形狀,同時,在太原區域汾河水自北向南貫穿,為種植果園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另外、太原地區的海拔高度為850米,地處黃土高原,屬于北溫帶的大陸性氣候,因此,太原地區的四季分明,陽光非常充足,尤其在夏季晝夜的溫差較大。夏季和秋季的降雨相對集中,從十月份開始霜凍期,到次年的四月中旬截止。太原地區全年149-175天無霜凍,年平均氣溫在9.5℃。同時,由于太原地區的土質包括沙土、黏土,這些土壤都十分適合葡萄的生長,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都為葡萄的生長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
2017年,太原的葡萄栽培面積高達19547公頃 ,主要分布在清徐縣和小店區,其中,清徐縣具有非常悠久的葡萄種植歷史。太原地區的葡萄多為晚熟的品種,具體的溫度指標如下表1所示。
從上表可以看出,這兩個地區的氣候條件并沒有太大的差別,而清徐縣的有效積溫相對較高,陽光和熱量都相對充足,能夠幫助葡萄積累糖分,品質相對優良,含糖量非常高。
2.2運城地區
山西運城的地勢相對復雜,包括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多種類型。同時,運城地區全年都會受到季風的影響,冬季寒冷,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溫度達到13.45℃,運城地區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無霜期高達212天。由于運城地區的降水量分布不太均勻,其中夏季降雨占據全年的75%,因此,運城地區十分適合中早熟葡萄。運城地區葡萄產區主要集中在河津、稷山、夏縣地區,這些地區的年降水量都在480mm以上,能夠為葡萄的種植提供良好的氣候環境。目前,運城地區主要種植的葡萄包括巨峰、玫瑰香、維多利亞等,而在河津地區和稷山通常都是使用大棚來進行種植的,尤其是在稷山地區,葡萄種植已經成為了當地農村的經濟支柱。
2.3晉中地區
晉中地區的葡萄主要是在太谷縣,太谷縣的地勢相對復雜,但是以盆地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山地和丘陵的土壤排水效果較高。同時,太谷縣的氣候屬于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十分充足,春旱秋澇,全年無霜期在170天左右,年降水量達到450mm。當地的土壤以砂土為主,土壤十分適合葡萄的生長。同時,當地的土壤相對松軟,透氣性非常高,適合葡萄根系的生長,可以生產出優質的葡萄。太谷縣種植的葡萄大多數都是早、中熟葡萄,品種主要為早黑寶、紅提等
2.4呂梁地區
呂梁地區的地勢相對平坦,氣候溫暖,當地的氣候干燥,但是灌溉的條件較高,由于當地的陽光充足,能夠為葡萄的生長提供非常豐富的熱能。呂梁地區的葡萄主要分布在汾陽和文水。汾陽地區的地勢為山地、平原和丘陵,這三種不同的地勢分布非常均勻,水資源非常充足。由于呂梁屬于半干旱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相對干旱,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十分寒冷,全年的降水量在500mm左右,因此,呂梁地區十分適合葡萄的生長。呂梁地區的葡萄品種主要包括巨峰、白羽、赤霞珠等。
2.5臨汾地區
臨汾地區四面環山,中間是平原,包括山地、丘陵和盆地多種不同的地勢。臨汾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受到季風的影響,四季分明。同時,在臨汾地區,夏季和秋季多余,年降水量在500mm左右。臨汾地區的年平均溫度在10℃左右,年平均日照時長高達2500小時,而無霜期可以達到280天。因此,臨汾地區的氣候環境十分適合葡萄的生長。臨汾地區的葡萄種植實踐較長,當地大力發展葡萄種植產業,并且發展了多個酒莊,從事釀酒工作。在臨汾地區的葡萄品種包括巨峰、維多利亞以及夏黑等多個不同的品種。
2.6大同地區
大同地區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陽光充足,四季分明,十分適合農業的生產。另外、溫差較大,年平均溫度為6攝氏度,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零下29攝氏度,同時,無霜期大約在120左右,這種獨特的自然氣候能夠為葡萄儲存糖分提供良好的條件,提升了葡萄自身品質。由于當地屬于高寒地區,大同對葡萄種植的環境進行了大力改造,并且使用科學的種植方法進行種植,在當地培育出了黑色玫瑰、早藤、青玉等多種不同的品種。
綜上所述,山西地區的地勢相對復雜,氣候條件差異較大,不同地區的葡萄種植情況不同。如何種植及對品種上做出正確選擇,這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來決定。因此,山西地區需要根據葡萄的品種特性以及葡萄的種植條件來選擇合適的配套種植方式,從而更有利于葡萄的生長,同時,在種植葡萄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葡萄品種的防病和防害能力,從而提升葡萄種植的質量以及當地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030815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