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玲
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幼兒園
一是投放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的材料。活動的材料應與幼兒的年齡特點相符,能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例如:圖一美工區、圖二娃娃家等提高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參與性。二是投放具有啟發性、操作性、探索性、層次性的材料。讓環境具有動態性。如在圖三探索區,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小動物,昆蟲標本。幼兒通過親手種植、親眼觀察、親手操作獲得許多感性經驗,從而萌發對科學探索的興趣。三是投放結合教育目標材料。在環保主題活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許多的報紙和尼龍袋,還有許多的罐頭盒,幼兒在教師協助下把它們制作成各種服裝,并裝飾漂亮的小花,然后送到表演區給小演員們穿上表演,充分發揮區域之間的互動和幼兒之間的合作,合作游戲水平進一步提高。

圖一

圖二

圖三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設置活動區,不同年齡班的活動區設置應該各不相同。小班幼兒剛從家庭進入幼兒園,活動區設兩個“娃娃家”,可以使幼兒感到非常親切。或者設置一個“寵物區”,幼兒可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帶來玩,以后隨著幼兒對幼兒園環境和生活的逐步適應,還能引導幼兒將自己喜歡的玩具輪流從家中帶來放在區內,讓大家玩,學會分享。
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經驗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活動區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能為不同能力、興趣的幼兒提供適于其發展的活動環境。因此我們在區域中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時,注意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使材料“細化”,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我們為活動區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便于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在“春夏秋冬”主題活動中,我們增設了“夏”的區域活動,我投放了許多各種各樣的材料,有畫有夏天植物的輪廓圖、水分顏色、畫筆等等,這時,有些幼兒再給樹干填顏色,有些再給樹涂顏色,之后再添加上各種各樣的樹葉,隨著主題活動的深入,幼兒充分發揮想象,用畫筆畫出了富有童趣的樹木、荷葉、蝌蚪等等。


在進行游戲材料的投放時,需要使幼兒參與到其中,切身體會到這一系列材料投放的趣味性,學習到更為深層次的操作知識。幼兒作為游戲材料投放的主體,可由家長協助完成此次活動,并且通過集體活動也可以令家長加強對幼兒的了解。同時,幼兒也能夠在游戲材料投放的過程中,與父母的關系變得更為密切。另一方面,家長與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有明顯差別,但其目標卻是相同的,都是為了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和水平。家長通過游戲材料的投放活動,與幼兒園教育方式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的發展,使幼兒教育效果達到最大化。
綜上所述,幼兒園的游戲區域能夠充分展現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技能,教師應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將更符合幼兒興趣、發展的材料投放其中。最大程度上提高幼兒對于外部世界的探索、認知與了解,以此提高幼兒的自主創造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為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