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華
我國民營企業的內部機制大都采用“家長式”管理模式,管理體制大都是“家庭或親緣”特征,這種模式在公司發展初期起了推動作用。但在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這種模式成了民營企業的發展瓶頸“----缺乏科學依據的“老板”決策,企業往往是老板意志的體現,經營者盲目投資多元化經營、內部管理混亂,缺乏“糾偏“機制,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出現資金鏈斷裂,導致很多民營企業倒下。
大多數民營企業存在缺乏高端人才,原因是有些老板內心認為“資本雇擁勞動力”,認為任何員工(包括聘用高管)和公司都是雇傭關系,認為只要出高薪,市場上多的是人才,而沒有意識到如何留住優秀人才。再加上很多民營企業任人唯親的用人方式,無形中在公司中分為“原有勢力”與“外來人才”兩種不同思想的工作沖突,而由于最終老板會選擇偏袒自己家人,使真正優秀人才難以融入公司氛圍中,留下來的“外來人才”往往選擇保持打工心態,只關心眼前利益,對企業沒有認同感和長期扎根的觀念。
據統計,我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9年,原因除了自身在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被淘汰出局,另一個原因就是很多民營企業存在涉稅風險。民營企業在自身發展中大多選擇能少交不多交的納稅心態。而隨著自己公司的發展壯大(營業收入的逐年遞增、自已原始資金積累的完成),民營老板們害怕政府及稅務部門會“秋后算賬”---對其經營期間未繳稅款及個人財產的追繳直至追究其個人刑事責任,有些老板們選擇經營幾年就注銷已有公司,然后重新在工商局注冊新公司,逃避可能存在的稅務風險。
民營企業老總普遍存在“重業務輕財務”的思想,導致很多民營財務人員的主要職能是對外報稅和融資貸款,用于報稅、工商年檢和銀行貸款。很多老板從來不看自己財務做的對外報表,原因是他們認為財務報表反映的公司經營與他們自己內心計算的實際經營出入很大。因此大多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會計基礎薄弱、財務管理水平落后。
民營企業隨著自身發展壯大,對財務人員的要求已從最初能簡單處理賬務,發展到急需高端財務人才---掌握國家財務稅法政策,能對公司現有經營和未來戰略規劃提供財務管理決策建議,所以民營企業急需具備既有資金籌劃能力和納稅籌劃能力、能帶領財務團隊實現公司財務管理科學化的高端財務人才。
1.貨幣資金方面。很多民營老板知曉企業資金的重要性,因此負責資金收付的出納大多是老板親戚,而這些人有些非財務專業出身或財務經驗欠缺,只是因為老板信任而擔任此崗位。這類人有些還不服從財務負責人的管理,造成財務管理上的失控不在少數。有些公司會計出納一人兼任,個別財務人員職業道德缺失,利用公司內部財務制度的不完善挪用或將公司資金據為已有,導致公司資金損失。還有的公司財務管理存在的漏洞,出現業務人員收公司貨款未及時交財務甚至“攜款不辭而別”,造成公司損失的大有人在。
2.存貨管理方面。(1)忽視內部牽制的不相容崗位設置原則。如有些公司未設庫管員崗位,有些是由采購人員或銷售人員或財務人員兼任,造成公司存貨損失。(2)沒有存貨定期盤點制度或有制度未執行,導致公司存貨發生人為挪用或內外勾結盜賣公司存貨,造成損失的公司也不在少數。
民營企業要想有長足的生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重新樹立科學管理公司的運行機制,改變以往“老板一人說了算”的獨斷決策,建立現代化的公司管理架構,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各司其職。
1.持續開展中高層和基層培訓。企業老板和中層管理人員定期外出培訓,拓寬視野、不斷吸收外界知識及信息,并將所學運用到工作當中,提升中高層管理素質,最終達到提高公司全面管理能力。對基層定期培訓,對工作中常見問題進行總結和反思,對最新政策進行學習,財務部門所有人員真正做到能把所學運用到工作當中,熟練運用當前國家相關稅法政策合理避稅,從公司長遠角度籌劃企業財務管理。
2.注重思想道德教育,使公司員工上下都認同企業文化。改變現有民營企業從業都普遍存在打工心態、公司沒有凝聚力的現狀,從內心認同公司文化,認為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除公司應提供高于同行業的工資福利外,民營企業還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借鑒稻盛和夫“敬天愛人”的和諧發展觀,打造自己企業團隊。
1.科學設置財務相關崗位。財務負責人根據公司實際經營情況,遵循民營企業部門設置簡單高效的基本原則,因地制宜設置崗位,內部控制度包括: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合理設置財務會計及相關其他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約機制,明確各部門各崗位授權審批權限等,對貨幣資金做到會計與出納分崗核算,存貨管理方面要定期核對和盤點,采取有效措施堵塞可能發生的漏洞。
2.加強企業內部成本核算。財務部門應匯同生產部門、技術部門一起建立成本核算體系,做好成本分析,分析成本升高原因,與同行業、與歷史最好水平相比較找出差距,發現降低成本費用的關鍵并廣泛推廣,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同行業中通過降低生產成本贏得市場。
未來決定企業發展的動因是制度,李嘉誠說過“兵馬未動、制度先行”。民營企業要想使自己的公司成為“百年老店”,必須要有開闊的胸懷、具備前瞻性戰略眼光、準確地市場定位建立現代化的財務管理制度,培養和引進相關財務管理人才,唯有練好“內功”,務實建立并有效運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是唯一的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