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獻
我國政府歷來都非常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早在建國之初就提出了“中西醫并重”、“中西醫結合”等一系列方針政策,為挖掘、保護和發揚中醫藥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近幾年,國家又先后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8部委又相繼組織了“中醫中藥中國行”等大型宣傳活動。這些重要舉措對擴大中醫藥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對推動中醫藥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中醫藥事業迎來了新的春天,中醫藥的民眾接受程度和使用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在中醫藥事業日益繁榮的今天,作為中醫醫療機構實現“三名戰略”有效保障、中醫藥特色具體體現、中藥新藥開發基礎和平臺的醫院內部中藥制劑的生產和使用情況又如何呢?為此,本人做了一番調研。
與各醫院中藥飲片使用量不斷攀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部中藥制劑品種逐年減少,在產品種生產下滑,制劑銷售量不斷下降。曾經為廣大患者帶去福音,為各級中醫院帶來榮耀和自豪的中藥內部制劑,正逐漸淪為雞肋,甚至處在頻臨消亡的邊緣。就拿本人所在的×××中醫院來說,1999年到2000年先后經主管部門批準內部中藥制劑143個,中藥制劑一度是醫院的一大特色,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然而,由于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我院內部中藥制劑生產和使用已今非昔比。目前制劑品種已由原來的143個減少到了98個,其中,30種已基本處于停產狀態,另外68種也是應廣大患者的強烈要求不得不勉強生產著,處在停產的邊沿。一向廣受患者歡迎療效確切的中醫藥之星--醫院內部中藥制劑為什么會淪落到如今這般境地?是療效不行,病人不愿意用還是有其他難言之隱,必須引起方方面面的深思。
1.價格倒掛現象嚴重、醫院生產積極性不高。受多種因素影響,醫院內部中藥制劑的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而制劑的銷售價格卻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水平,致使成本價格出現嚴重倒掛現象。嚴重挫傷了醫院的生產創新積極性,影響了內部中藥制劑的生產和供應。經分析研究,造成成本價格嚴重倒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制劑申報審批費用高。目前,以西藥的生產標準管理醫院中藥制劑,原有制劑品種需要重新申報,要與西藥一樣提交藥理實驗數據,而且制劑生產要嚴格遵循GPP。申報審批費用十分昂貴,導致制劑成本驟增。(2)制造費用上漲快。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再加上物價上漲及制劑人員的工資及福利、水電消耗、房屋折舊、包裝材料等間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等原因,致使內部中藥制劑的生產制造費用快速增長。(3)中藥飲片價格漲幅大。10多年來中藥材的市場行情發生了巨大變化,內部中藥制劑中常用的中藥飲片少則上漲了幾倍,多則達到10倍甚至幾十倍以上,經測算,平均上漲幅度達7、8倍之多。例如:三七購進價格上漲了5倍;水蛭購進價格上漲了8倍;太子參購進價格上漲了11倍,牛黃價格上漲了20多倍等。中藥飲片價格的過快上漲,成為內部制劑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約內部中藥制劑生產的硬傷。(4)銷售價格調整嚴重滯后。制劑價格調整工作嚴重滯后,沒有形成銷售價格隨成本變動而及時調整的動態調整機制。就拿我院來說,目前執行的仍然是1999年原省物價局批復的內部制劑價格。可以想象,成本價格會倒掛到何種程度!目前,醫院之所以勉強維持生產,主要是考慮到中醫醫院管理的要求和廣大患者的呼聲。
2.醫保支付政策跟不上、制約內部中藥制劑的使用。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建立和完善,醫保機構對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進行醫保支付逐漸成為患者特別是住院患者就醫時的一種主要支付手段。但是,由于很多地方沒有將醫院內部中藥制劑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內部中藥制劑使用受到嚴重制約。就拿本人所在的醫院來說,除了省直職工醫保剛剛把個別內部制劑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外,各地市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占99.99%以上的人群就醫,內部中藥制劑都不予報銷。一方面是內部中藥制劑價格嚴重倒掛,銷售虧損嚴重醫院無法正常生產,另一方面是廣大患者喜歡使用內部中藥制劑,醫保卻又不予報銷,患者用之不便,內部中藥制劑生產與使用焉有不萎縮之理?如果國家有關部門在制劑生產準入、價格制定以及報銷政策上不盡快做出調整,那么,作為傳統醫藥行業頗具特色的內部中藥制劑這一璀璨明珠的將來,等待他的不只是萎縮,而是徹底的消亡!目前,內部中藥制劑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到了相關部門拿出具體行動的時候了。
1.降低審批門檻。針對醫院內部中藥制劑申報審批時和西藥院內制劑同等對待,準入要求高,投入費用過大的問題??梢葬槍χ兴庯嬈奶厥庑裕紤]堅持共同而有差別的原則。院內中藥制劑是中藥處方權的一種延伸,絕大多數系復方組成,很難以現代醫學理論去說明其藥理、療效、成分等,應適當放寬其申報與審批程序;對普通的膏、丹、沖劑等傳統中藥制劑,可考慮免作藥理、毒理等研究;并適當降低制劑室的建設驗收標準。鼓勵制劑生產,盡可能降低制劑生產成本。另外,也可以考慮醫企聯合,委托中藥生產企業代為加工,充分利用企業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資源,降低制劑成本,減輕醫院負擔,從而達到雙贏局面。
2.控制中藥飲片價格過快增長。針對內部中藥制劑原材料上漲過快的局面,醫院可以拓寬中藥飲片供應視野,保證原料藥的供應質量、數量和價格??梢院退庌r簽訂長期種植采購合同,保證藥品供應質量和數量,防止藥商囤積居奇,擅自抬高飲片藥的供應價格。也可以優化飲片藥的采購渠道,采用現場采購,競價采購等靈活多樣的采購方法,盡可能多的降低原料藥的采購成本。
3.節約人耗物耗。優化制劑生產流程,合理配置人員、降低各種物耗,控制間接費用,降低人為成本。
4.形成價格動態調整機制。爭取政策支持,優化醫院內部中藥制劑的定價辦法,探索按實際生產成本順加的定價方法,形成內部中藥制劑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徹底改變制劑價格一成不變、多年不調這一嚴重違背價值規律的畸形做法。
5.將內部中藥制劑納入醫保支付。多部門聯動,爭取醫保支付部門的理解和支持,盡快將醫院內部中藥制劑納入各類醫保報銷范圍,盡可能減輕患者負擔,滿足廣大患者使用內部中藥制劑的愿望。
《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剛剛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已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中醫藥發展的美好藍圖已經繪就,中醫藥繁榮發展的局面就要到來。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協調和溝通,切實把國家有關發展和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最近,江蘇省中醫院137個院內制劑品種已全部列入醫保報銷范圍,北京市相關部門正在考慮將內部制劑報銷政策逐漸松綁。這是和煦的春風,相信在政府各級部門的不斷關注下,醫院內部中藥制劑一定會開出繽紛之花,在傳統醫藥領域結出豐碩之果。
[1]曾白林.醫院中藥制劑的現狀與發展對策探討[A].醫院管理,1672-397X.
[2]王希東.醫院中藥制劑現狀及展望[B].實用醫藥雜志,201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