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艾青
中等職業教育《會計電算化》上課時普遍存在教師演示講授,學生記憶并操作的現狀。本課程的重點可分為三點:首先是本課程的相關理論知識。在考證要求中,相關理論知識占有一定分數比重。所以在以往的教學中,理論知識的講授、復習、考核、講解占用到一定量的課時,且中職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常常混淆基礎知識,要鞏固理論知識還需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記住知識點;然后是暢捷通T3或金蝶軟件的具體操作。以往的初級電算化考證試題中,關于暢捷通T3或金蝶軟件的考核模塊主要是:總賬系統模塊、工資系統模塊、固定資產模塊、財務報表模塊。每個模塊的考核內容主要分為初始化設置和業務處理,以及輸出相關憑證、賬表、報表;再來是Excel表格的基礎知識。Excel在會計中的應用也一度是考會計從業資格證中的重難點。在小企業中,采用Excel表格的取數、公式等功能進行記錄會計分錄、編制試算平衡表、編制會計報表是非常符合企業的經營需求的。
自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變革,學生學習主動明顯更不及從前,于是我們迫在眉睫地需要結合“導學案”進行教學,“導學案”具備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探究,倡導合作的特點。合理建設及應用“導學案”資源,能達到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生學習《會計電算化》的主動性,甚至把導學案遷移到其他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中。
導學案是經教師集體備課與個人備相結合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在《會計電算化》的導學案學習中,更加著重于會計核算軟件的操作。我們以馬紅波老師主編的《會計電算化綜合實訓》為教材,將微課融入到導學案中,本文以采購模塊業務為例,進行導學案的應用研究分析。
(一)“導學案”引導學生了解以下學習目標:1.能描述典型采購業務處理流程;2.能進行11種典型采購業務處理操作;3.能明確相關操作的原因。
(二)“導學案”剖析教材,引導學生把握重難點,要求學生熟悉典型采購業務處理的11種業務類型操作步驟。1.上月欠款,本月付款核銷;2.上月暫估,本月單到并付款;3.本月料到,單到,未付款(費用分攤,合理損耗);4.付款核銷,同時使用預付;5.本月料到,單到,已付款;6.本月預付貨款視頻;7.本月料未到,單到,未付款視頻;8.本月收料;9.預付沖應付;10.料到,單到,未付款(非合理損耗);11.本月暫估收料。
(三)“導學案”簡化教材,引導學生熟悉采購業務操作、掌握采購業務處理結構,包括單據錄入、結算與核銷、報表輸出、生成憑證以及相關反向操作。
(四)“導學案”融合教材,引導學生熟悉電算化相關單據的錄入,與手工會計相對應,以已知帶動知識遷移至新知。采購模塊涉及到的單據主要包括:采購訂單、采購入庫單、采購發票、采購結算單、退貨單、付款單。
導學案充分體現學生的首要地位,需要學生利用學習熱情參與到本課程,積極“消化”教材。在傳統教學中,有部分先進生能夠跟上老師的授課速度,消化內容,完成課堂任務,而存在著部分中職學生也在認真上課,但容易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較為復雜的操作需要老師個別指導重復講解,遇上內斂害羞的學生不敢主動問老師,他們就逐漸地跟同一學習起點的同學們拉開距離,變得抗拒上課,或者直接放棄學習本模塊內容。結合教材案例11種采購業務處理,本模塊的“導學案”也相應地需要11個微課視頻輔助教師教學,利于學生自學。
(一)“導學案”微課讓學生通過傳統教師輔導以外的手段也可以自學相關操作。①需要學生在子系統輸入的日常業務單據包括訂單、入庫單、發票、付款單等。這些單據可分別輸入,但他們之間是有聯系的,他們把各業務環節聯系在了一起。這些業務單據也可以相互生成。業務單據也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按各種條件進行查詢。②采購結算功能把采購入庫單和采購發票相結合。通過比較入庫單和發票金額,區別合理與非合理損耗成本,使入庫成本與發票金額相同,為存貨模塊計算成本打下基礎。付款核銷功能把采購發票和付款單聯系在一起,通過比較采購發票數據與付款單數據,形成正確的與供應商之間的往來賬。③報表輸出,可以輸出用戶需要的各種報表,包括訂購情況、采購情況、入庫情況、結算情況、采購費用發生情況、與供應商的往來情況等的統計分析表。④已審核、已結算、已核銷的第①點中相關原始單據能自動生成會計記賬憑證,并流轉到總賬模塊,以完成會計核算。
(二)“導學案”使教材活化,讓學生能學到相關單據的處理并了解其中的流轉操作。①采購業務從采購訂單開始,采購訂單中需要輸入的必要基本數據,對于輸入的采購訂單需要在庫存模塊進行審核,只有審核后的訂單才能進入后續的處理。②采購入庫單主要是在業務員檢查的實際驗收數量進行記錄。采購入庫單應由訂單或者發票、或者以前的入庫單流轉生成,或者直接錄入。③采購發票是依據銷售單位的原始發票輸入的。僅僅為了方便操作,采購發票可以由訂單流轉保存后復核,或者由入庫單流轉后復核。④采購結算是根據確定的采購入庫單,結合相關發票金額確認采購成本。采購結算有兩個路徑完成。一是在專用發票或普通發票上點擊結算,銷售單位、貨物及其數量金額配對的單據系統能完成自動結算。二是在子系統的菜單中選擇采購結算,確定在規定相關的時間,選擇相關的多種單據進行結算。⑤退貨單:假如驗收了的貨物因廠家問題應退貨,即填寫此單據。在系統中輸入退貨單。退貨單實質上就是一張紅字入庫單。⑥付款單:當收到銷售單位發出的貨物和單據之后,要按合同中的付款條件向銷售單位支付貨款,錄入付款單,與對應銷售單位的貨款進行結算。如果支付的貨款等于應付款,則完全核銷;如果支付的貨款小于應付款,則部分核銷;如果支付的貨款大于應付款,則余款作為預付款處理。處理后采購模塊會生成記賬憑證流轉到總賬。
(一)為學生對本人已達到學習目標情況進行評價提供便捷路徑。學生根據前置的3個教學目標進行自我評價,檢測自身是否完成相關的學習要求,反思自身在課堂上有否認真完成操作、遇到難題有否觀看微課或主動向老師發問、同學間有否相互合作討論難點,課后有無小結等,并為銷售業務的學習進行知識遷移。
(二)為教師對學生內化教材鞏固知識程度進行教學評價提供快速通道。“導學案”達標檢測中是為量化學生學習效果而編寫的,教師在完成采購模塊教學后能對學生掌握知識程度進行及時、有效、合理的評價。
(三)為教師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反思提供新的方向。教師能通過教學流程是否流暢、教學框架是否完整、課中活躍或沉悶、學生積極性、學生實現目標情況、微課視頻播放率、學生配合情況以及完成操作結果等多方面進行課堂評價。
[1]湯仁英.基于微課與導學案結合的高中物理實踐教學分析,高考教學探究,2016.
[2]王開華,王愛偉,李俊偉,李焰焰.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創新研究——導學案的設計和使用.教育教學論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