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智
隨著我國現今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對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的養老保險可以分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農村養老保險兩種,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包括企業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期更加公正、公平,這對于我國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有較好的作用,可緩解政府財政和經費的投入,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良好發展。
1.參保范圍認定問題。對現今機關事業單位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可以促使養老保險制度更加公平,雖然各機關事業單位都在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但是改革的還不夠徹底,存在多頭管理的情況,如超編、外聘的現象時有發生,人員的編制及參保繳費的過程也并不完善,進而阻礙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發展。另外,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對于人員編制的管理不強,并沒有嚴格按照機關事業單位的相關規章制度執行,工作人員的參保范圍不明確,參保時間不確定,參保人數有限,進一步影響了工作人員的正常參保。
2.職業年金實施難。現今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機關事業單位中工作人員的養老金待遇與企事業單位中工作人員的養老金差異逐漸消除,機關事業單位中的養老保險性質逐漸改變,其由單位保障轉向了社會保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會人員的待遇,使工作人員的心理形成巨大的落差,會抵觸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同時,職業年金的實施需要廣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支持,但由于工作人員的待遇降低,其薪資水平無法滿足物價需求,對于職業年金的實施就會產生一定的阻礙。與機關事業單位相比,企業年金的建立都是自愿的,但企業工作人員的參與度較低,參與效果不好。因此可強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參加職業年金,在參與的過程中相應調整工作人員的薪資水平,使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與改革實施前相差不大,充分保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在工作中更加投入,對于單位的改革也較認可,加快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改革進程。
3.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執行缺乏規范性。法律法規的健全可以確保執行更加規范徹底。以法律為基礎實施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可以提高其法律性和規范性,督促相關人員操作嚴格按照法律執行,杜絕徇私舞弊的行為發生,有效提高社會的法制化和社會化進程。另外,我國各個地區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因為沒有相關法律的規范和政策的引導,實時繳費的過程中繳費比例和基數無法統一,統籌的項目和范圍也缺乏合理的依據,致使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存在很多問題,進程緩慢。
1.確定參保范圍。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參保范圍難以認定這一問題應采取確定參保范圍的措施,結合機關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對超編、借編人員的參保范圍進行合理劃分,參保界限也要明確。不同類型的參保人員應采取不同的參保所示,防止忽略任何一位工作人員的現象發生。如一個工作人員的編制劃分不明確,應立即查看該工作人員的編制情況,對于混編的工作人員進行查找和清理,使參保范圍確定這一工作具體到每一位人員身上。對于已經退休的工作人員及時進行養老保險的參保工作,可先行辦理退休的手續并補交養老保險費,養老待遇按之前的退休費計算辦法核定,從原渠道發放,啟動實施后再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辦法重新核定養老金。在核定養老保險金時應按照工作人員的繳費年限進行一定的繳費計算,切實根據實際情況確保每位工作人員的養老權益得到保障,養老金的方法也及時到位。
2.完善職業年金制度。機關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應切實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嚴格按照規定進行職業年金的有效發放,并需明確職業年金的發放月數,防止出現員工年齡越高、年金越少的情況出現。同時,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的發放需根據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力度和范圍進行制定,制定必須合理、公平,應建立完善的投資渠道和投資結構,加強對工作人員職業年金賬戶的管理,合理進行投資,避免工作人員職業年金賬戶價值的縮水。另外,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制度的實施可以借鑒部分企業的成功經驗,確保年金的保值、增值,使職業年金對于工作人員的生活變化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3.加快建立完善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法律制度有利于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順利進行,能促進改革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究其原因,我國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還處于初期階段,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規范,對于改革中發生的問題也無法有效監督,無法避免出現社會保障資金投資不合理以及盲目投資現象的發生,而相關法律制度的建立可以杜絕上述問題,使資金的投資方向更明確,養老金也能保值、增值,有效促進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制度的順利進展,對于各項資金的使用和投資情況也更加明確。
4.優化資金運營方式。隨著我國養老事業進程的不斷加快,對于養老保險金的投資方式也有所變化,傳統的養老保險金都是通過購買國債或者銀行儲蓄的方式實現增值、保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收支結余較少的地區,是無法進行養老保險金投資的,因此為了確保養老保險金的價值發揮最大化,合理利用資源,需要加強對于資金運營方式的優化,資金運營方式的優化能更好地利用資金進行系列的投資,人們不會再進行盲目的投資和理財,對于資金管理也更加高效。如可以采用股權的方式融入最近興起的產業或者有國家政策扶持的產業,可以促使我國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使資金得到充分的利用,新興產業也因為有資金的扶持和投入可以更加良好的發展并取得一定的效益,人們也可以從中獲利。優化資金運營方式在給人們帶來相關效益的同時促進我國經濟更好地發展,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問題也能有效解決,我國社會養老事業的發展也更加穩定,人們的滿意度更高。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且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使工作人員的生活更加有保障。雖然我國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逐漸進行,但是仍存在一些問題,參保范圍的認定和職業年金的實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其對于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機關事業單位應切實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保險制度的改革和制定,使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更加合理,人員的滿意度更高,可使養老金得到合理利用并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對于促進我國產業的機構升級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有重要意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構建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