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弘
高等職業教育具有人才培養目標的特殊性,培訓必須適應社會需要和基本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強,知識面廣,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逐漸從“技術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到“實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慢慢過渡。這充分體現了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要求在不斷提高。會計認識性實習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的基礎課程,是高職會計教育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的目標。高職會計專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必須適合于外部環境的轉變要求,以縮小講授與實務的差別,滿足新時代對會計人員的要求。
1.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會計職業道德是所有會計人員的核心靈魂。會計職業是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它的專業活動是一個非常有力的政策,涉及范圍廣泛的經濟工作。所以,會計行業的這類特征就要求會計從業者務必具備杰出的職業道德修養。2001 镕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基在訪問了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的時候寫下了一個真誠的信念“不做假賬”,對會計職業道德提出了具體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現行的《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中對于會計職業道德的定義為:誠實守信、公平客觀、愛崗敬業、廉潔自律、堅持原則、提高工作技能、加強管理與服務。這些都可以做為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要求與標準。
2.培養過硬的崗位操作技能水平
會計是與手工會計記賬工作有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手工核算是具備簿記,文檔處理和珠算能力,還要求計算機操作和會計軟件應用能力熟練,只有掌握過硬基本能力,才能在人才市場上容易被用人企業快速發現。
3.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會計認識性實習》課程是一門實習性能很強的實訓課程,通過對它的學習,注重培育學生發現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最終使學生形成并逐步提高職業核心競爭力,這也體現在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會計工作有其獨特性,完全依靠社會資源完成會計實務培訓難度比較大,所以高等職業院校要重點培養校內的實訓基地建設。只有通過加強和企業聯系,協調,拓展校外實訓基地,使得實踐訓練能夠與實際工作完美對接。
在會計理論的教學中,教師應主動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發現他們的潛力和主動性,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利用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利用案例教學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鼓勵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經過實行會計實訓教學,增強培育學生的分析和綜合判斷能力,團隊互助認識,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本領,計劃能力和動手實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選擇“三層次”嶄進式講授體制,使得他們切實掌握會計崗位工作技能,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相當扎實的根基。
1.加強基礎訓練。我國會計人員應掌握正確、規范和流利抄寫阿拉伯數字,這是一項基本功。在會計工作中注重數碼字的訓練,有助于會計人員本質的提高。根據財政部基本會計工作的規范提出的要求必須清晰、整潔,填寫會計憑證,這就要求阿拉伯號碼應該是一個人寫的。因此加強規范數碼字的書寫,是重中之重。建議多開展數碼字書寫比賽,采取適當的物質鼓勵,激發學生自我學習能力?;A訓練主要包括書寫訓練,比如阿拉伯數字書寫及大寫的漢字,金額大小寫等;原始憑證的填制,如填寫各種收料單,領料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據,現金支票、轉賬支票等,還有各種記賬憑證的填制及注意事項等等。
2.強化基本技能訓練?!稌嬚J識性實習》這門課對基本技能訓練主要包括:審核原始憑證;填制并審核記賬憑證;賬簿的建立與登記;錯賬的更改、對賬以及結賬;編制試算平衡表;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編制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以及對各種會計信息的分類、裝訂、歸檔和存儲等。通過這類訓練,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3.采用會計分崗位綜合實訓。先將學生進行分小組,確定小組長,再由小組長及小組成員自行商議各自擔任的崗位,并以某個企業某月份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主線,通過從建賬到日常會計核算,最終的會計處理,模擬整個財務報告的編制過程,使團隊成員之間的學習,通過學習,自我判斷,分析和把握項目完成任務,提出意見,相互溝通,培養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分析現象和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近一個學期在會計153和會計154兩個班級展開《會計認識性實習》課程滲透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教學試點,改變教學方式,融入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極大調動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組成團隊在學生中形成競爭意識,促使團隊內部成員之間相互監督,互幫互助學習氣氛濃厚,每位學生樂于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方式,不僅給出極高的評價,而且在會計系組織的數碼字比賽中取得不錯成績。其中:會計153班的陳麗婷和陳寧兩位同學分獲一等獎(注明:一等獎共3名),會計153班劉小芳和會計154班陳蓉兩位同學獲二等獎(注明:二等獎共6名)。兩班學生都認為這種融合職業核心能力教學方式在其他相應課程也要極大推廣,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通過這兩個班學生的反饋可知,參與培養方案的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在項目教學的引領下,引導學生完成某個具體項目,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并培養學生的職業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學生在完成整個項目過程中,一個是培養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二是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信息處理能力;三是通過工作組的形成,培養與人合作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四是通過對項目完成的途徑所遇到的問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項目的完成都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2.對教師,從傳統的教學到現代的教學手段,這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前做好教學情景設計、運用網絡收集教學素材、并要學會對教學軟件的制作、教學活動的策劃,同時還要為學生提供思考情景,使學生接受傳承、深入分析、進行創新和發展。
1.現在的教學班級人數普遍在50人以上,對于任課老師一人要看管50位學生進行實訓教學,教師往往難以兼顧到每位學生。因此,專職實訓指導教師的配備是必不可少的。專職培訓教師幫助教師來緩解困難,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對每一個學生的培訓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跟上技能的進步。
2.在職業教育中,專業教師必須了解專業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它必須具有較高的職業實踐能力,而大部分的教師往往缺少社會實踐經驗。實習技能相對于簿弱,因此,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從而提高專業技能教學的質量,只有認真組織教師學習職業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才能滲透到課堂,從而提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3.隨著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大批的代理記賬公司,稅務咨詢公司等中介公司應運而生,它們的業務面廣,涉及公司注冊、財稅記賬、納稅申報等,這是相當一部分的商業實踐是學校不能做的。學校應努力探索與這些中介公司的協作,成立校外實訓基地,使得學生有機會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中學習,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掌握有關的技能,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