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巧云 朱淑貞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經濟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市場環境不斷變化,在這種情形下,對企業的管理者是一種重要的考驗。由此,作為企業管理的一種重要工具——管理會計,成為了企業必須重視的抓手。交通運輸企業是一門性質特殊的行業,具有較強的公益性,在我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發展關系著我國的國計民生,對我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運輸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交通運輸企業想要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就必須要從加強內部建設入手,推行管理會計。
中國的管理會計實踐可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的班組核算和60年代的資金成本歸口分級。70年代末開始,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種形式經濟責任制的同時,將廠內經濟核算納入經濟責任制。到80與90年代,在經濟責任制、經營承包責任制下,內部經濟核算、責任會計被企業廣泛采用。但當時企業應用的管理會計內容狹隘,沒有覆蓋到整個企業的各個組成部分,且不同于當時西方的管理會計。此外,企業的生產目標由國家主導而非市場配置,其發展并不納入主流。劉小明等(1998)認為,中國實務與西方實務存在很多不同之處,尤其是西方的責任會計比中國的責任會計內容更為寬泛,而且在計劃經濟下的管理會計遠沒有達到其應有的完善程度。直到1990年以后,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經濟策略的實施,使得企業的管理體制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但是,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當中,還是受到一定的局限。
我國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逐步引進管理會計這一概念的,一直沿用的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概念模式,沒有體現出中國情景的理論特色,對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與國外管理會計研究和發展的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交通運輸企業的經營模式越來越多地從國有控股公司轉變為私營企業,企業在對管理會計的應用過程中對管理會計的理論體系關注的較少,缺乏在企業使用管理會計方法、工具的行為意識。管理會計行為實際上是企業的一種管理行為,而不是核算行為,大多數轉型后的交通運輸企業的管理層認為一個財務人員能夠真實核算反映產品的成本就是合格的財務人員了,對于管理會計基本沒有認識,許多管理層還沒有系統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知識,根本不懂管理會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管理會計在交通運輸企業實踐中的普遍應用,影響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運行,日常的經營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
1.兩者的數據來源和最終目標是相同的
管理會計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對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深加工和再利用,所需的大多數數據來源于財務會計系統,受到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約束;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工作對象都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共同為實現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目標和滿足外部有關方面的要求服務,最終目標是相同的。
2.兩者的服務對象不同
財務會計是“外部會計”,向管理者以外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是以整個企業為核算對象,考核和評價整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要定期編制財務報告,財務報告有規范的格式,具有法律效力;管理會計是“內部會計”,為企業進行決策的管理者提供信息,是以企業內部的管理者為服務對象,只服從管理人員的需要,制約和考核企業日常生產的實績和成果,根據需要,不定期編制管理會計報告,管理會計報告不是正式報告,沒有固定格式,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3.兩者核算重點不同
財務會計屬于“秋后算賬”,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歷史性的描述,著眼于反映過去和現在,不能為預測和控制未來的事項提供依據;管理會計屬于“未來預測”,是對尚未發生的經濟活動使用已經發生的經濟事實和有關信息進行預測、規劃和對比分析,有時也會評價過去,最終選取公認的最佳方案。
目前,很多交通運輸企業的管理會計決策依賴于財務會計系統,財務會計人員輕視管理會計工作,弱化了管理會計的作用。采用歷史信息為企業管理層提供分析決策的意見,這種事后進行的控制活動,缺乏及時性和準確性,進而導致決策分析意見的有效性。
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人才都是其重要的資源,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更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企業內部培養大量的管理會計人才是企業實踐管理會計的關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交通運輸企業數據的來源多、信息量大、種類也及其豐富。但這些信息必須通過專業人才的深度挖掘與分析,才能提煉出有助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有價值的信息。目前,交通運輸企業從其組織機構上來說,大多數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機構和專業的管理會計師隊伍來承擔和履行管理會計職能,企業相應的管理會計工作大多是由財務部門承擔者,財務人員被動地接受信息并進行機械化加工處理,對管理會計方法、技術、工具的應用缺乏系統觀,無法為企業管理層提供關鍵決策信息,缺乏參與到企業管理過程的意識,從而制約了管理會計在企業的進一步實踐與發展。
2014年1月27日,財政部發布了《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建立規范統一的管理會計標準,形成基本準則、應用指南、案例庫一體化的的管理會計體系。《指導意見》于同年11月14日正式發布(財會[2014]27號)。2016年6月財政部又頒布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財會[2016]10號)。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一個以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為統領、以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為具體指導、以管理會計案例示范為補充的管理會計指引體系即將形成。因此,企業開始在管理會計政策的引導下,逐步采用管理會計系統完善企業自身的管理和運營工作,根據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和完善工作,通過提高管理會計方法、工具等的應用效果來達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并實現自身發展能力的目標。
首先要提高交通運輸企業管理者對管理會計功能與作用的認識程度,轉變管理理念,積極宣傳管理會計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對管理會計的相關觀念給予支持;其次,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培養企業員工對管理會計重要程度的認知,對管理會計工作進行積極配合,設置專門的管理會計部門,配置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規范管理會計工作,從思想上、行動上推進管理會計工作,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可以有效提高管理層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管理會計的應用和普及將是必然趨勢。
必須指出的是,雖然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有諸多的不同,但是這種不同不是絕對的,二者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合理分工,高度融合。現代財務會計同樣是為了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而管理會計中的長期投資決策可行性研究和結果也經常作為企業對外提供信息的一部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很難截然分開,但也必須認清它們的概念和意義,在加強財務會計工作的同時,重視管理會計工作,提升管理會計在交通運輸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全方位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提高企業管理會計人才素質和能力,優化人才結構,是加強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的關鍵因素,企業是否擁有足夠數量的優秀管理會計人才決定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效果。企業需要在思想方面、理論方面和實際操作方面來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素養。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在企業內部逐漸增加管理會計工作人員數量,培養管理會計人才。內部管理會計人員非常熟悉企業的文化環境和經營環境,了解企業經營細節與問題,能夠全面掌握管理會計的實踐信息,獨立發揮管理會計的作用。因此,企業首先從內部入手,鼓勵企業財務人員參加全國管理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加強財務人員的繼續教育,派出培訓、交流學習,邀請專家進行指導等方式,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加強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學習;其次,可以加大人才招募力度,通過在社會上公開招聘高、精、尖的人才,打造一支優秀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最后,為了鼓勵和提升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發揮每個人的最大能量,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人力資源賬簿,從量化的角度公平地對每個員工進行業績考核,讓企業的每位員工,包括管理會計人才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發光發熱。
管理會計作為企業全局性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對完善企業的運營和管理有積極的作用,可以為企業的的經營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交通運輸企業實施管理會計工作,對企業的發展是有利的,我國的交通運輸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快實行管理會計,幫助企業持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經營與管理質量、實現更長遠的發展,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和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