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才
傳統的管理會計是根據財務會計所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預測,為企業管理層進行決策提供相應的信息。而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云計算的出現等,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企業的發展。如何利用大數據來更好的服務社會,管理會計工作者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和熟悉大數據帶來的各種變化,以便更好的利用當今這種時代紅利來為企業贏得市場。
傳統的管理會計資料來源比較單一,主要通過結構化的數據來進行決策分析。而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收集的類型非常廣泛,不僅僅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結構化數據,據一項調查指出,企業80%的數據是非結構化數據,所以如何充分利用這些非結構化的數據來服務企業,需要管理會計人員在熟悉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掌握好大數據管理知識。充分利用大數據,對管理會計的發展意義重大。
在大數據到來之前,管理會計主要是根據財務會計所獲得的事后數據進行分析,思維模式相對比較滯后,數據資源的獲取難度較大。而隨著大數據的來臨,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給管理會計進行全面分析提供了更多有參考價值的信息。而大數據時代,數據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迅速貶值,故管理會計需要快速的運用這些數據來為企業進行戰略規劃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撐。大數據讓管理會計的內容變得更為寬泛,維度也在不斷深入。
作為管理會計人員,管理會計的方法不能局限于傳統的戰略地圖、滾動預算管理、作業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計分卡等,應在大數據環境下不斷加以豐富和完善,大數據讓文字轉換成數據成為可能,如谷歌能運用光學字符識別軟件來識別文本中的字、詞、句和段落,把文字變成數據。如通過分析大量手機數據,關注每個人的出行,分析出一些有規律的數據來為商業決策提供依據;另外溝通也變成了數據,通過QQ、微信、微博、Facebook等分析社交網絡平臺的相關內容,對這些溝通的數據信息加以深入分析來做出正確的管理決策。管理會計人員如何對所獲得的各種信息加以分析提煉,需要改變思維模式,不斷與當前環境相結合,創造出更有價值的信息。
要最大限度的運用大數據,需要企業提高信息技術的水平和處理能力。大數據的獲得需要企業有大量數據來作為管理會計分析的依據,而要得到這些數據,需要企業有較高的信息化水平,因此大量運用大數據,有利于企業在進行管理會計分析時融入更多的信息技術,通過分析線上和線下數據、歷史和現時業務數據、企業上下游數據、競爭對手數據來為企業提供最為可行的決策信息。
大數據時代的管理會計人才,由于數據的來源廣泛、種類豐富、信息量大等特點,這些信息要為企業所用,需要專門的人員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整理,而目前我國的管理會計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會計“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將管理會計列為“行業急需緊缺人才”,并明確提出“到2020年培養3萬名精于理財、善于管理和決策的管理會計人才”的任務目標。管理會計在國內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國內管理會計人才的缺口至少有300萬,而既懂得管理會計專業知識,又能運用大數據分析工具進行相應決策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急需培養一批既懂數據分析又懂管理的會計人才。
大數據時代帶來了更多的訊息,如何把這些信息轉化為對企業有用的信息,需要運用專門的方法對大數據所產生的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信息加以挖掘,使其轉化成能為企業使用的信息。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企業有較好的存儲工具和利用好云計算平臺等,因此,企業需提高計算機硬件設備。在硬件設備提高的同時需加強網絡技術的管理,由于我國會計信息系統發展較晚,其技術體系不夠成熟,安全性方面還存在很多漏洞。因此,在要充分運用大數據的情況下,需要確保企業信息的安全。
對于大數據時代下的管理會計,除了需要掌握傳統的管理會計知識外,還需要會計人員轉變觀念,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去應對這種大環境的變化。另外企業的會計人員視野不夠寬闊,把工作僅僅局限于財務這一塊,沒有全局觀念,對業務不了解、不熟悉,除本專業知識外,對其他知識涉入較少,思維比較僵化。同時對于大數據沒有系統學習和掌握,無法真正運用這些好的資源。
我國的管理會計體系本身不夠成熟和系統,管理會計也是近年來才得到社會的重視和運用,起點比較低,與西方差距比較大。國內沒有完整的實踐體系和成功經驗可供參考和學習。而隨著大數據的到來,在舊的管理會計體系還沒有完全成型的基礎上需要加入新的內涵,建立符合時代需要的新的管理會計體系成為必要。
隨著時代的需要和國家的引導,一批符合企業需要的高精專管理型會計人才將會不斷涌現。國家應通過政策性的指引,讓學者們進行相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專家們結合理論與實際編寫一系列符合實踐需要的管理會計方面的書籍;在企業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高級會計人才將會在實戰中不斷總結好的管理方式方法,同時企業也會越來越重視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通過一系列培訓和深造學習讓公司員工有更強的管理分析能力;各高校也在不斷調整修正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一系列符合管理會計人才需要的課程。
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構成了目前互聯網技術生態系統,這種生態系統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管理會計要想取得突破,需要把這些信息技術融匯貫通,而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需要不斷加強,企業需要把獲得的各種數據通過采集、傳遞、加工、利用和處理變成管理會計所需要的各種信息,為企業的決策分析提供更多有用的建議。
新經濟時代的到來,需要管理會計人員有更寬廣的視野,從大處著眼,把企業的業務和財務高度融合,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和平臺,了解企業的整體業務流程,把管理會計運用于企業的戰略、預算、成本、營運、投融資、績效和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為企業相關環節進行有效引導,并通過理論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大數據分析處理能力;要想在大數據時代充分利用大數據來為企業謀利,需要會計人員轉變觀念,學習更多與大數據、云計算等有關的知識,獨具慧眼,把所學知識能舉一反三,靈活的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這些平臺,實時獲得各種新的信息,進而利用管理會計預測的專門技術與方法,及時把握競爭對手的最新動向,了解和測度市場的變動及其趨勢,進而快速地對競爭對手的舉措作出反應,贏得市場先機。
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來源地——高校,需要在人才培養方案上做出新的調整,把管理會計及大數據相關的內容作為學生學習的課程。只有通過專門的人才培養,在大數據時代才能真正把握好這些知識的要領,而要達到這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教師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和素養,所以需要教師們與時俱進,學習新的知識并不斷領悟大數據新的內涵,而教師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加強自身知識體系的更新,另外一方面國家應高屋建瓴的加強教師這方面的培訓和學習,培養一批既熟悉管理會計操作又精通大數據、云計算的專家,有計劃、有目標的培養這方面的人才來滿足社會的需要。
目前的管理會計體系還不完善和成熟,在管理會計體系還沒有完全搭建成型的時候又迎來了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生態系統,因此需要在原來已有的管理會計體系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的新元素,同時管理會計需要注入新的專業結構來滿足這種架構體系的完成。只有具備不同的專業知識結構的人才能碰撞出更多符合企業需要的管理之道。一方面,可以通過引入不同專業的人才進入管理會計體系,以便讓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問題,得到更多有利于企業管理的經驗,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入一些復合性的人才,這些人既具備管理會計的專業知識,也具有計算機、大數據、云計算的專業知識,具備這些知識的人能多維度去分析企業的管理現狀,從而能找到更多新的突破點。隨著國家對管理會計的不斷推廣,許多研究工作者都在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和思考,另外有很多專業人士也在結合大數據和云計算提出更多專業的意見和建議,相信符合時代需要的新管理會計體系將會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隨著新經濟環境的到來,管理會計的發展既面臨很多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過于狹隘的管理理念已不適應社會的需要,如何在云計算成為社會生活基本支撐的環境下管理會計內涵得以更好的補充和外延,需要有新的管理會計框架,并且會計人員要更具創新的視野。充分利用大數據對所獲得的各種非財務因素和財務因素進行加工分析,讓企業能持續發展下去,在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多的機遇。這樣,管理會計時代才會真正走向成熟,為企業提供更多有用的決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