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琳
根據商務部提供的相關數據,今年以來,“一帶一路”經濟合作不斷深化,取得積極成果,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投資合作不斷加深。今年1-4月,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3891億美元,同比增長19.2%;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6.7億美元,同比增長17.3%;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242億美元,同比增長27.7%。截止今年4月份,中國在沿線國家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75個,累計投資255億美元,入區企業超過3800家,上繳東道國稅費近17億元,為當地創造就業近22萬個。伴隨著中國企業海外投融資規模及國際貿易的急劇擴大,必然會對“經濟警察”的注冊會計師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相應改革原有的注冊會計師培養模式與培養方法,以應對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鑒證和咨詢服務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特征,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定向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具體操作如下:學校可以通過學校所在地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了解到會計師事務所的具體人才需求狀況。由學校和在同一個國家或地區有業務或擬開展業務的多家會計師事務所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對人才的具體需求和該國會計準則、稅法等特點,擇優選擇適量在校學生或對部分已從業人員單獨開班,利用企業、學校和該國或該地區的辦學資源,共同培養適應該國或該地區業務開展的注冊會計師方向人才。例如我們為在哈薩克斯坦有執業需求的會計師事務所定向培養專業人才,在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就要根據該國的特點進行設計:在語言方面,要增加俄語課程;在專業課程中要加入哈薩克斯坦會計準則與稅法的學習;在公共必修課中要加入哈薩克斯坦的文化與政治經濟體制、法律法規的學習;在實踐課環節,要加入在哈薩克斯坦實地研學的經歷,參觀當地的被審計企業,學習了解當地的文化和財稅制度。在俄語師資方面,可以聘請外教,系統學習餓語并了解當地的傳統和文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在哈薩克斯坦尋找對口學校合作辦學,對在校本科生可以采用2+2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國內學習兩年,國外學習兩年,拿雙文憑。
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通常選擇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高校進行合作辦學,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開展,我們可以嘗試采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合培養國際化會計人才的辦學方式。即改革現在以國內高校為主的模式為以國外高校為主的反向國際聯合辦學模式,不是過去的引進來,而是國內高校主動走出去,參與國外高校的人才培養,讓他們培養的人才能為中國會計師事務所服務。具體操作模式如下: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先在本國高校學習2-3年,系統學習本國會計準則、稅法、經濟法等財務相關課程,再到中國對口的高校學習1-2年,有針對性地學習漢語、中國會計準則、稅法、文化等課程,完成學業后回國為中國會計師事務所服務。由于他們是當地人,在中國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開展境外業務審計時,由他們配合完成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這會需要國內高校與各會計師事務所密切聯系,先了解會計師事務所的人才需求,再走出去尋找國外合作高校,或者可以嘗試在國外合作高校中選拔部分會計方面的優秀學生,直接進入國外孔子學院中系統學習漢語、中國文化,短期培訓后再進入國內高校學習中國會計準則、稅法等專業課程。當然如果能夠直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找到華人或華裔愿意從事CPA審計工作,就可以免去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過程。通過這種主動“走出去”的人才培養模式,既能加快人才培養的速度,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必然離不開師資力量的提升。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對注冊會計師方向人才的綜合素養要求更高了。因此我們對注冊會計師方向的師資要求也會水漲船高。由于注冊會計師方向的專業課程(特指國家考試的六科,下同)普遍較難,在國內高校重科研輕教學的氛圍下,導致教學水平較高的專任老師大多不愿意承擔CPA方向專業課程,不愿意在教學上投入太多精力,寧可去主抓科研。這樣高校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鼓勵教學水平高的老師從事CPA方向的教學:例如提高CPA方向專業課程課酬系數,將系數提高到1.2甚至是1.5,以體現對其額外付出勞動的尊重;在老師外出培訓學習方面予以傾斜,尤其是涉及最新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稅法等專業核心內容的主題培訓,應優先選派注冊會計師方向的老師參加,使其盡快了解并熟悉最新的準則和法規,以提高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另外在教改課題申報、職稱晉升時,也應該給注冊會計師方向的專任老師以適當傾斜,以激勵盡可能多的學校優秀師資愿意從事注冊會計師方向的專業課程教學。
“一帶一路”倡議下,注冊會計師方向學生的實踐課時應有相應的變革。因為很多有涉外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項目,通常包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融資或生產經營活動,涉及不同國家間的會計準則、法律法規、文化傳統等的協調。審計難度比國內項目審計更大更復雜了,對從業的注冊會計師要求更高。因此開設有注冊會計師方向的高校,應該將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作為該方向學生實踐課時的必要組成部分,最好能有教授注冊會計師方向專業課程的老師帶隊進所實習:一則提高專業老師的實踐能力,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二則通過老師的有序組織,切實保證學生實習的質量。現在規模較大的會計師事務所所有審計業務已經實現了審計過程的全信息化,有專門的審計軟件。通過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實踐和實習,學生們能將所學會計、審計等專業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提前接觸到未來工作中常用的審計軟件,并且能將審計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另外通過與被審計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同事的合作共事,也能提高其溝通協調能力,以應對未來的職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