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玉林
農村越要發展,農村財務的監管和治理越重要。在鄉村振興計劃和脫貧攻堅的背景下,農村財務問題成為廣大農民關注的熱點。做好農村財務管理不僅關系到農村發展,充分利用農村財務的公共服務職能,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維護農村的和諧穩定;同時也能有效防止基層干部利用職務之便、“村霸”形象釀成的“小微腐敗”。
第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對會計科目核算內容作原則性闡述,缺乏具體詳盡的核算標準和要求;上級撥付的專項資金缺乏統一的核算辦法,往往形成“漏斗式”的管理,對專款專用核算帶來困難。第二,村組報賬員報賬不及時、公款私存、坐收坐支、大額持現、原始票據保管不善等;與農戶的經濟業務往來不能提供正式發票,有村組干部借機白條報賬,導致侵占、挪用,虛報冒領,私設小金庫等違紀違法行為。第三,存在村組干部搞團團伙伙,影響民主決策;村組干部變動頻繁,不履行交接工作,存在前后不銜接的“斷頭賬”;村組零星開支,缺乏報銷標準,事前無預算,事后無監控,導致資產流失,資源浪費等現象。
村組財務人員頻頻更換,科學管理水平落后,人員素質偏低。第一,以我區為例,有70%的報賬員超過60歲;文化水平偏低,會計知識知之甚少,財經紀律意識淡薄,計算機應用生疏,科學管理能力弱,不能適應農村發展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第二,隨著基礎工作的精細化管理,村組干部工作多、事務雜、責任重,與村組干部的待遇水平不匹配,導致工作不積極、缺乏能動性。
第一,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存在村組干部對決策權壟斷,真正參與民主決策較少。第二,民主理財小組缺乏責任心,未發揮監督質問職能,對財務開支審查不嚴,礙于情面,充當“老好人”。第三,民主理財小組成員對財經紀律和會計知識理解浮淺,對制度文件生疏,自身糾錯改錯能力不足。
農村基層干部中的許多違法違紀問題都源于管理機制的缺乏和制度的空白。第一,農村發展迅猛,而相應的制度并未得到與時俱進的發展,出現很多真空區。第二,地方各管理部門缺乏因地制宜的部署,管理辦法發揮不出應有的職能,而業務處理又無章可循。第三,農業部門負責業務指導,財政部門負責會計制度執行,組織部門負責政務、財務公開,紀委部門負責違法違紀等信訪事件的查處辦理,多部門管理,缺乏協調統一的認定標準和管理口徑。第四,審計和內控制度缺失,鄉鎮對本轄區的農村財務審計往往不具有真實性,而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審計往往因為農村情況復雜和背景深厚,不具有可行性。
農村財務在區縣農委和鄉鎮農服中心的指導下開展工作,第一,基層干部存在重發展輕管理的認識誤區,認為村民自治,不愿多管,更不愿投入人力、物力和精力。第二,村組干部對農村財務管理的認識不夠,只要資金沒有落到腰包就不算違規違紀,不考慮程序性和規范性,也不聽取委托會計的意見和建議。第三,考慮農村的情況復雜、事務瑣碎、人口結構等客觀因素,因此,管理的要求放寬、標準降低。正因投入不夠,管理松散,工作被邊緣化,導致了會計基礎工作環境難以改善,管理能力難以提升。
第一,部分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直接由村干部指派和選擇“好說話”的村民擔任,使民主理財陷入空談。第二,對村支兩委開展的工作不清楚,同時有難追根問到底,監督意識不強。第三,村級財務公開過于粗略和籠統,重在走形式,應付檢查。第四,農村幅員面積廣,居住分散,人口結構原因,對參與民主理財的愿望和認識不夠。
基層領導干部和業務人員的履職能力是保障“村財鎮管”運行質量的關鍵因素。第一,村組報賬員為村民選舉產生,很少接受專業的學習和培訓,少有會計專業的知識和素養。第二,農村人口大量外流,難以保證人員的穩定性和長期性,便有村干部兼任報賬員,無形中使權利得以膨脹。第三,缺少對村組報賬員和委托代理會計的有效培訓,缺乏結合實際業務需要的針對性講解,缺乏有實戰經驗的講師授課。
第一,各級領導需要提高重視并協調統一的部署工作,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加以規范,做到“事有人管、人要管事”,有權有責、權責對等的職責分配。第二,克服基層領導干部重發展、輕管理的片面認識,提升基層干部對財務管理在農村發展中所發揮重要作用的認識。第三,建議把農村財務管理質量納入鄉鎮年度目標考核,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領導干部開展工作的積極性。
第一,以多部門為牽手,著力從村組公益事業建設和集體經濟發展的新需要出發,制定具有管理價值的財務管理制度,使農村財務管理能夠真正走上規范化、科學化。第二,對形成的規章制度加以宣講和培訓,切實提升干部的執政能力和業務水平。第三,強化事先管理,從現行的普遍事后查處轉化為事先防范,對村組報賬員收集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杜絕從寬從簡入賬,切實做到據實、規范報賬。第四,對村組民主理財小組參與民主決策的議事規則、程序和職責權限做出明確要求。
第一,通過社會公開招聘或本土培養的形式,培養一批愛農村、愛財務的人才加入農村基層工作。第二,提供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從組織上重視農村財務工作,提高委托代理會計的參與度,增強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第三,改善村組干部的待遇問題,結合本地經濟實力,出臺相適應的激勵措施,調動村組干部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做到“能進能出”,留住真正的優秀人才。
民主理財小組是村委會的有效補充,在處理村務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為了能更好發揮補充作用,第一,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舉長期穩定、對農村財經敏感、作風正派、愿意為村民服務的村民代表擔任。第二、加強村組財務透明化,做到統一時間、統一程序、統一內容逐期詳細公示,并加強利用院壩會、鄉村廣播等新型媒體宣傳。第三,例行召開民主理財活動,審核財務收支情況和監督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情況,確保民主理財小組保質保量履行職責,保證農村財務工作良好運轉。
農村經濟發展代表著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農村財務管理與農村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各級管理部門加強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更應從實際出發,緊跟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積極探討農村財務管理的課題,完善一套既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又適合農村財務管理的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