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鳳
(銅陵大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
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為了消除各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重復征稅、減輕企業稅收負擔而施行的新型稅收政策,其目的是優化、調整我國的經濟結構。作為我國第三產業中主體結構,金融行業也是受營改增稅收政策施行后影響最大的一個行業。作為金融行業企業,要降低營改增對自身發展的影響,就必須要調整產業結構、優化收入結構,從而降低企業稅負,促進金融行業良好發展。
對銀行業來講,其稅收主要來自于存款和貸款利息的凈收入、辦理業務的手續費和傭金收入。無論是哪一種收入,其原先都需要按照5%的比例征收營業稅。當我國施行營改增之后,銀行業便不需要繳納此部分的營業稅。但是,銀行存貸款利息的凈收入、傭金收入、手續費收入等,則需要按照6%的標準征收增值稅。這樣一來,銀行業的稅率則高于營改增施行前,使銀行業的稅負壓力也隨之增加。與此同時,對銀行業來講,其稅負壓力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其能夠抵扣項目進項稅額多少。由于銀行存款客戶大部分都是個人,無法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銀行業存款的利息支出所包含的進項稅等在營改增施行后都無法被抵扣。而個人辦理業務時,涉及到的手續費收入都屬于銀行合理收入,需要繳納增值稅,但由于目前部分銀行無法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致使銀行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總額無法(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稅額應該可以根據銀行系統確定,只是無法根據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情況核算需要繳納的增值稅稅額)準確核定。此外,銀行雖然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收入,確定應當繳納的增值稅額,但是由于增值稅稅額的增加,致使銀行稅負增加,不利于銀行制作階段性會計報表,影響會計信息披露真實性。
從短期情況來看,我國政府部門頒布的營改增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銀行業經濟利潤、收入等,產生較大的沖擊。營改增的施行,使得需要繳納增值稅的項目增多,致使銀行需要繳納的稅負由此增加,導致銀行稅負支出增多,經濟效益也因此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銀行為了保障自己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開始施行增加理財項目等措施,但大部分人對銀行的傳統印象,都是辦理存款、貸款業務,理財項目的增加,會沖擊客戶的傳統觀念,即便有一部分人群購買理財產品也可能集中在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上,不利于銀行近期的發展。隨著相關理財軟件的興起,更多年輕人選擇收益更高的理財軟件進行理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對銀行理財業務的沖擊。此外,小額貸款公司前幾年出現時風頭強勁,的確導致銀行的業務流失,雖然近兩年借款人破產的跑路太多,小額貸款公司也在控制放貸,但是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銀行業務流失,影響自身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從短期來看,營改增的實施可能會對我國各類證券商、銀行、保險公司等稅前利潤帶來一定的影響,但該影響應當是溫和且具有控制性的。因此,對于金融業來講,營改增政策不會對其利潤、稅負等產生較大的影響,作為金融機構,不需要過于緊張營改增帶來的影響,應當以理性的態度來應對。鑒于此,金融業在應對營改增政策的施行時,應當從自身的財務系統入手,通過優化升級財務系統的方式更好地應對營改增帶來的各項問題。從稅收征收情況來看,增值稅同營業稅相比更加嚴格[1]。由于增值稅業務直接受到稅務部門的監督和管理。對金融行業來講,其財務系統的優化必須要符合相關法律條例和政策規定,確保財務系統可以將公司的業務流程明確反映出來,以此來實現價稅分離的目標,從而為后續稅務稽查、財務核算等,奠定良好的基礎。
營改增政策的施行可以幫助金融業將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建設的更加完整,使金融業抵扣范圍能夠進一步擴大,從而降低整個金融行業的稅負,以此來確保金融行業在我國的發展能夠更加規范化。金融機構要有效減少自身的稅負,就必須要盡可能多地增加抵扣進項稅,這也是決定金融行業稅負水平高低最為關鍵的因素。要有效實現以上目標,就必須提高金融行業對理財、存款、貸款等業務重新定價的能力。由于金融機構的客戶基本都是個人,而針對個人開展的各類業務則往往都無法抵扣增值稅。在金融機構經營發展過程中,如果將所有的銷項稅,都轉嫁到客戶身上,則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客戶的經濟負擔。現階段,我國金融機構的數量和類型都在不斷增加,金融行業市場競爭趨勢也愈發激烈,從金融機構自身發展的角度來說,如果某種業務的價格出現變動,則必然會導致該業務流失較多的客戶。基于此,在營改增政策施行的背景下,人民銀行在確定存款、貸款、理財業務的利率時,必須要從政策內容出發,在結合營改增對銀行利潤影響、客戶對業務價格接受范圍的基礎上,重新確定各類項目的價格。
就目前來看,金融行業中人工、營銷、系統開發等成本的稅收,都不能夠享受到進項稅抵扣這一優惠,導致其增值稅相對較高。當我國施行營改增政策之后,金融行業要最大限度的獲得增值稅抵扣優惠,就必須要將能夠外包的業務大規模外包出去,從而使企業的內部服務能夠因此被轉化成購買服務。這樣一來,不能夠實行進項稅額抵扣掉系統研發、人工等成本,就可以因此被轉變成能夠被抵扣的成本,從而減少企業增值稅,降低企業稅負[2]。與此同時,對金融機構來講,在營改增政策指導下,管理者必須要對公司內部業務收入、架構、稅負征收情況等展開詳細分析,以此來判斷增值稅會對自身經濟利潤高低帶來的影響。此外,金融機構管理者還需要強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增值稅申報、管理流程,判斷出自己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可能會受到的影響范圍,從而對上下游的供應鏈進行復核,在與客戶充分溝通的情況下,應對營改增政策,對于金融行業帶來的不利沖擊[3]。
總而言之,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至今,傳統稅收政策和稅負結構,已經無法對經濟水平的提升,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這使得轉變我國稅負的征收方式非常必要。我國之所以要施行營改增,其主要目的就是減輕部分企業在稅收方面的負擔,消除部分企業偷稅、漏稅、逃稅等行為。而對金融業來講,針對營改增的影響,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對促進該行業經濟發展,可以提供強有力的動力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