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晨晨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0)
繼2014年財政部制定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之后,我國為貫徹落實會計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7年是我國管理會計發展的關鍵性一年,財政部相繼發布了若干管理會計應用指引,加強了管理會計標準建設,使管理會計在我國有章可循;中國獲得源代碼使用權,這使國際軟件的先進技術與本國企業的真是情況相結合,促使管理會計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不斷發展;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與外企合作并相繼推出了財務機器人代替人做一些重復性的會計工作,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未來企業不需要只會做賬務處理的初級會計人員,從事管理會計的人員會成為企業的核心力量…本文主要闡述新時代下管理會計面臨的新形勢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就管理人才的欠缺以及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議。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云計算、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企業通過信息化技術得到的數據具有速度性、可靠性、準確性,在此基礎上人工智能與商業智能技術也迅猛發展,它可以實時、高效的反映信息與數據的變動情況,如今人工智能與商業智能相結合出現的智能財務平臺也開始運用在特定的商業場所…在這樣高速信息化的發展下,不順應時代發展的初級會計從業人員會被淘汰,比如:2017年德勤推出的“財務機器人”可以代替人做訂單管理,付款、發票的處理以及管理報表等基礎性工作,但是從另一角度來看,它把人們從繁瑣沉重的重復性工作中解救了出來,而未來會計人員更需要做的是針對數據分析幫助企業做決策、風險管理與價值創造,真正的參與企業的發展。因此由財務會計過渡到管理會計是未來發展的一個主流,未來不論是政府財政部門還是企業管理層,管理會計師應該是基本配置,這也推動著會計人員不斷的提升自身能力以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如今在我國經濟增速緩慢,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環境下企業面臨各種挑戰,企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隨著企業的發展,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不符合當代企業的需求,企業必須要建立與完善管理會計體系以實現轉型。企業有必要從粗放型管理轉變到精細化管理,并要注重風險管理,加強事前、事中監督,而不能僅僅通過分析財務歷史數據進行事后反饋。企業通過信息化技術得到大量內外部數據后需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客戶的需求導向、研發有市場需求的產品;完成銷售后,分析得到的實時數據找出預算與實際的差異以及產生差異的原因,并有針對性的對企業各流程加以改進以實現企業目標。此外,企業也應該對通過信息化平臺得到的整個行業的信息、競爭對手的信息、合作方的信息等運用合理的管理會計工具進行分析與整理,幫助企業做出科學、準確的決策。從這些方面來看,未來企業由財務共享轉變到業財融合,會計由核算職能轉變到管理職能,這也表明未來企業需要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
管理會計起源于美國,國外管理會計的理念和應用已經非常廣泛,通過與實踐相結合,也具備了完整成熟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以及多種管理會計工具為企業自身謀求發展,有統計資料表明國外的財務工作人員大多數從事著管理會計的職位,參與企業決策,但是國內企業的大多數財務人員僅僅擔任財務會計職位,只會做一些基本的核算工作。隨著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國開始意識到管理會計的重要性,但這已經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在國家的號召下,企業也開始重視管理人員,國內企業為獲得競爭優勢開始與外企合作,汲取知識,經過這幾年的摸索學習,國家也相繼發布了管理會計應用指引體系,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情的管理會計體系初步形成,未來管理會計體系也會越來越完善,但是實際上只有上市公司和跨國企業有管理會計,一般的中小型企業對管理虧埃及認識不足,排斥投入大量資金去貫徹會計改革。
在過去幾十年的會計發展中,由于國家相關政策的不全面,管理會計信息的落后,企業對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不重視,導致出現大量財務會計人員,其中,他們大多數只會做基本的賬務處理,自身專業能力較低,沒有財務管理以及規劃能力,沒有管理會計人員需要的預算管理能力以及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能力,當然更沒有參與企業決策的能力,不能高效的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價值。這就是為什么即便在我國會計專業盛行了那么多年,大批人員投身于會計行業,會計高級人才依然緊缺,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我國會計人才的培養模式存在著問題。
新時代下,管理會計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國家需要企業發展經濟,企業需要管理會計人員推進會計工作的高效開展以實現企業的價值。現在,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嚴重缺乏,國家要想發展管理會計,就需要改變原有會計人員的培養方式,積極培養管理會計人員,提高人員水平。
一個優秀的管理會計人員要有相關的管理思維,在我看來,管理思維的培養就要從高校做起,如果在學校沒有形成這種思維,從事工作后也不太可能會形成。雖然高校開設有相關課程,但是高校注重理論,換句話說學生們學到的知識僅僅局限書本上的內容,而且大部分任教的老師都沒有企業任職經歷,他們不能夠很透徹的結合相關案例講授知識,作為結果,學生可能并不明白理論實質,更不懂如何運用到以后工作中。針對這一現象,國家可以鼓勵企業與高校合作,聯合培養企業亟需人才,提供給學生一個走進企業的平臺,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校還可以聘請富有經驗的企業家,對他們進行實踐指導,面對面的傳授給學生實踐經驗;各大也高校可以聯合舉辦競賽項目,培養管理會計類學生的專業能力,激發他們的潛能。
在當下這個信息化時代,知識更新換代較快,對管理會計人員進行后續教育是有必要的。管理會計人員必須要保證每年一定時間量的學習,不斷的汲取新知識、鞏固舊知識才能更好的運用于工作中,企業可以給他們提供出國交流的機會,了解國外的先進理論再結合本企業情況加以創新運用。除此之外,國家可以在一定時間段對從事管理會計的人員進行資格考察考試,以此激勵他們不斷的豐富與提高自身的素質。
管理會計在我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未來管理會計是會計轉型的主流方向,在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以及企業轉型等良好的大環境下,管理會計面臨新機遇,國家、企業以及廣大會計人員應該共同努力,抓住機遇與挑戰以推進管理會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