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7月12日文章,原題:中國富有消費者推高奢侈茶葉價格在福建武夷山區種植的烏龍茶價格大漲,已經提升陳景熙(音)等當地茶農的財運。過去一年,陳的茶葉品牌價格已從每公斤10.8萬元漲至12.5萬元,使其年收入接近800萬元人民幣。
當地茶農表示,隨著富商對這種上佳茶葉的需求與日俱增,過去10年來,這種生長在武夷山蜿蜒河谷的茶葉每年漲價約10%,但今年的茶葉漲價幅度已提高到20%。因為當地官員開展了鏟除非法茶樹的行動——而這也反映出在中國,重視環保執法是大勢所趨。
去年以來,攜帶鋤頭的執法人員已鏟除1000公頃茶樹,相當于當地茶葉種植面積的10%。至少15人在當地開展的一場保護武夷山及周邊地區生物多樣性的行動中被拘留。武夷山已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而上述行動是在執行當地出臺但通常遭到忽視的禁令:禁止非法開墾茶山。“政府已加大環保力度,這導致(茶葉)產量減少但需求仍在增多。”當地茶商陳振(音)說。他將當地官員新迸發出來的這股環保熱情歸功于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如果一種茶葉售價超過每公斤3萬元,那就屬于文化范疇,就像路易威登包一樣。”陳說。知名度相對較低的茶葉也受益于這種大漲價。例如當地一種10年前每公斤售價3萬元的茶葉如今已被賣到近10萬元。這讓生活在政府指定茶園范圍內的數千名農民“大發橫財”。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紅茶消費國,去年消耗30萬噸紅茶。此前,中國曾經歷高端茶葉價格泡沫破滅。但武夷山茶農表示,只能在該自然保護區內種植的客觀現實意味著茶葉價格上漲具有可持續性。▲(作者湯姆·漢考克,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