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語言來源于生活,脫離了生活實際,語言就失去了其自身的價值。本文結合實踐,應用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分析了用生活化的理念打造英語課堂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生活化;英語課堂;方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成為真正的教育”,語言來源于生活,脫離了生活實際,語言就失去了其自身的價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越是熟悉的內容學生越容易接受。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將生活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打造精彩高效的英語課堂。
一、 教學導入生活化,激發興趣,調動學習動機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堂的導入環節是非常重要的。英語老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和生活經歷,結合中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還要緊扣教學內容,巧妙設計生活化的情境來導入新課,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從而為提高教學效果創造有利條件。
比如,在教學 9A Unit 3 Teenagers problems時,我先將學生合理分成八個小組,并給各小組發了一張卡片,然后給學生看了一段關于青少年學習、生活壓力的視頻,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列出困擾他們的問題。畢業班的學生壓力很大,視頻引起了他們的共鳴,而設計的這個活動恰好給了他們一個傾訴的機會,同學們都暢所欲言,并總結了以下三個問題:
1. 作業太多,沒有時間休息,感到很累;2. 很少和家長、老師溝通,沒有可以說話的人;3. 害怕考試、害怕分數,學業壓力大。
這些問題是初三學生的真實寫照,學生積極表達他們的真實想法,使原本沉重的話題輕松了不少。學生在這節課的最后,也找到了一些解決方法,如:
Doing some sports or listening to music to relax.
Talking with their friends, parents and teachers or writing letters to them to ask for help.
這樣生活化的課堂導入環節,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使得學生愿意說英語,培養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
二、 教學內容生活化,深化理解,保持學習熱情
教學內容是教學之本,現在的教材內容也更加的生活化。如果教師還是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反復認、讀、書、寫,課堂氣氛往往比較沉悶,學生也無法獲得操練英語的機會。下面我就詞匯、語法、閱讀三方面,結合教學實例來闡述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一) 在詞匯教學中體現生活化
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但詞匯的學習一直都是讓學生、老師頭疼的問題,所以首先應解決讓學生擺脫死記硬背,輕輕松松就把新單詞“收入囊中”這一問題。在教學單詞時,我總是將單詞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比如在學news這個單詞時,學生總是誤以為末尾的“s”是該單詞的復數。我就換了種方式跟學生說:“‘新聞是來自于四面八方的消息,即東南西北,東南西北分別是east, south, west, north,那么這四個單詞的首字母結合起來就是news這個單詞。”學生之后很少再把這個不可數名詞弄錯了。
可見,運用生活化語言或情境幫助學生學單詞、記單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對于一些基礎較差、音標拼讀有困難的學生來說,再也不用花大把時間去死記硬背,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再如schedule,我讓學生記成“嘶,車堵了”,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還自己主動想方法巧記單詞,學習興趣也提高了。
(二) 在語法教學中體現生活化
語法課是最容易出現教師一講到底,學生筆記不停的現象。為此,英語老師應當重視如何把語法點與真實生活聯系起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體驗真實的語境,而不是機械地做題訓練。
比如在8A Unit 5 Grammar不定式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用tell sb. to do和tell sb. not to do來造句。通常我會給出漢語,學生進行翻譯,雖然也達到了操練句式的目的,但課堂氛圍卻是要大打折扣的。于是我變換思路,設計了這樣一個課堂活動:假設你是班主任,根據我班實際情況,試用英語來制定班規,句型為:Miss Jia tells us to do ...和Miss Jia tells us not to do ...。此話一出,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同學們躍躍欲試。經過討論,同學們制定出了一系列的班規,如:
Miss Jia tells us to get to school at 7:00.
Miss Jia tells us not to be late for school.
……
課后我把同學們制定的班規整理出來貼到班級墻上,幫助孩子們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此可見,生活化的情境,不僅能幫助學生在掌握語法、操練英語,還能進行情感教育,達到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
(三) 在閱讀教學中體現生活化
Reading課時是整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教師如果能把課本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對Reading話題進一步探究,讓學生有更深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
以8B Unit 8 Reading為例,Green Switzerland是一篇介紹新西蘭優美環境的文章,按照一般的教學思路,學生學完后只是大致了解文章內容。所以我結合學校開展的環境保護主題教育以及近幾年的環保熱點話題,設計了一系列相關教學活動。
三、 教學作業生活化,學以致用,提高學習效果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補充,英語作業的生活化既可以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幫助學生拓寬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增強學生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
比如教學完7A Unit 6 Food and lifestyle后,我讓學生在自己的社區就飲食習慣展開問卷調查,然后根據調查情況,結合學到的健康飲食知識,用英語為自己的家人設計一份日常健康食譜。通過生活化的作業,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就是以生活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技能。為達到此目的,我們應借鑒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努力走中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實踐之路,使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大課堂,從而進一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
賈憶蓮,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兵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