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教學中學生不愿意參與或不主動參與教學的情況較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有的是參與了教學但表現怠慢,持續時間不長。我們教師要合理創建教學環境,用不同的方式或方法引導學生充滿熱情地投入到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打下基礎。
關鍵詞:課堂教學;身心健康;參與教學
我們通過調查了解到,學生不參與教學或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我們的體育教學內容太死板、體育教學顯得比較枯燥、單純的練習強度不恰當等。另一個原因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學生更體現出自主性,不再是老師說什么,他就跟著做什么,他們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思考,只有達到他們滿意的活動,他們才愿意參加。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改變教學策略,敢于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勇于創新,才能上好一節體育課。上課時要盡量不要采用那種說教式的教學,更不要有強制性的命令,以免增加學生的抵觸心理,嚴重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 活用導入設計的策略,提高學習興趣
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節好的體育課,從課堂導入開始就要做到精心設計導入情境,要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當然所創設的情境必須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引導,體育教學中可以使用的導入方法有很多,比較多被老師所采用的有示范導入法,通過老師的示范,引導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更有目標地模仿;還有溫故知新導入法,通過對以前學過的相關知識的復習,來引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還有提問導入法,通過幾個常見知識的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思考,從而進入到新課的學習。我們要提倡活用導入設計的策略,要因地制宜,不同的課可以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也可以一節課中采用多種導入方法的結合,讓學生在聽、看、說、動等不同的感官感受中產生愛學習的欲望。
體育的導入由于很重要,也受到各位老師的重視,但是在導入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有些老師盲目應用導入,雖然本意是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上課的效果卻不理想,甚至起反作用。有些老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出“奇招怪招”,有的老師把課堂搞得非常熱鬧,而這表面的熱鬧卻無任何實質的意義,更可怕的是這些老師還以此為榮不知道錯在哪里,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更是對學生今后上體育課留下心理陰影,極不利于教學。我們要求導入要合理自然,要尊重學生的實際,有理有序地進行。同時要注意方法的多樣化,不拘一格,絕不可生搬硬套,因為老師之間個性不同,面對的學生情況也不同,那種生搬硬套只會讓課堂顯得生硬,導入失效。
二、 善用準備活動的策略,提升教學品質
在課堂導入和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準備活動都是必不可少的,它的意義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讓學生通過活動熱身,達到進入正式熱度,另一個是讓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里集中注意力,讓學生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都做好準備,為后續的教學和活動打好基礎。活動的設計要靈活,更要求組織要得力,活動的設計不僅只是為了完成其本身的任務,更是要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讓學生主動體驗教學。一般的準備活動是從整理隊形開始的,老師可以通過改變組織形式和內容等來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扇形的站隊或小組分散的活動,要增加活動內容的趣味性。
有時也可以改變一下老師的角色,讓學生做引領者,老師則作為學生的角色投入活動中,這樣做既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也不會造成過重的負擔,相反學生不再是被動學習者,心理也隨之發生了改變,自然參與教學的熱情就會迅速增加。這樣的嘗試讓學生培養了自我鍛煉的能力,也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效果很好。當然在準備活動中也可以嘗試著準備一些小游戲來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我們發現也有部分老師是采用這種辦法,但是要切記要讓游戲與我們后續的學習相結合,不可以只顧游戲而忽視了主要內容的學習,或者是本末倒置,游戲得多而正常教學內容太少!
三、 巧用場地器材的策略,促進練習效果
場地和器材是體育課很重要的基礎條件,當然作為一般學生,這兩種都是有所限制的,因資金等因素影響,不可無限制地使用,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講求運用策略,讓場地和器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首先要學會從舊中求變,從尋常之中找出閃光點,利用這些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都知道,教學環境對學生的上體育課的情緒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場地如果雜亂無章,線條模糊不清,對學生就是一個惡性的刺激,這樣的刺激很容易讓學生情緒低落,注意力分散,從而影響練習的效果。
對于場地和器材的二次開發可以激發學生的熱情,對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很有好處。我認為任何場地和器材除了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之外,都有第二個功能待開發,就看我們老師是不是用心去思考和處理了。一般來說,第一次的功能開發可以充分展示其功能屬性,能使學生達到學習的目的,基本完成教學任務,而二次開發就是在此基礎上繼續對場地和器材進行更拓展式地利用。比如籃球場除了用來訓練籃球以形,還可以用來整理隊形,還可以玩比如捕魚游戲,或者開發軟式手球等趣味項目等。
四、 妙用教學方法的策略,激發參與熱情
事實上一節課的好壞決定因素之一就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使用非常重要,好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參與度就非常好,相反如果教學方法不當,那可能會使我們的教學起反作用,阻礙學生的學習參與。能夠用的好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比如分層教學法、小步子教學法、比賽教學法、模仿學習教學法、分組活動教學法等等。
首先選擇哪種教學方法要考慮的因素是量體裁衣,要學會根據學生和老師自身的實際采用最恰當的方法,老師不要做沒把握的事,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年齡、男女生特征、多數學生的興趣等來確定方法。其次要學會“貨比三家”,要敢于學習一些先進的教學經驗,大膽創新和嘗試,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第三要學會經常反省,對于自身教學的不足要勇于承認和改正,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去積累和摸索才能提高自己。
總之,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讓課堂更有效,就學生更加樂于學習,從而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身心素質,我想只要我們用心去思考,積極去探索,一定能達到這一目標。
作者簡介:
林學,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