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逆反心理是小學高年級常見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基礎上探索疏導的基本方法與對策:首先要關愛和尊重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然后實施家校聯(lián)合,因勢利導,以疏導為主。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疏導對策
小學高年級學生一般11~12歲,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知識和能力提高的同時,他們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以及自尊心逐漸增強,教育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學生不聽話、頂嘴或者對抗、冷漠消極、偏執(zhí)孤傲甚至自暴自棄的現(xiàn)象。其實,這種心理現(xiàn)象即是“逆反心理”,在青春期階段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fā)癥”,如果處理不好,這種不良心態(tài)得不到及時和正確有效的疏導與矯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甚至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fā)展。
根據我國《心理學大詞典》的解釋,叛逆心理是客觀環(huán)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處于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的小學高年級學生富有朝氣,求知欲強,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渴望得到尊重。但由于其心智還并未發(fā)育成熟,還沒有掌握對一定事物的有效判斷力,容易產生懷疑,因此這一時段極容易發(fā)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的產生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既有可能來自學校,也有可能來自家庭和社會。我們在實際教育工作中,需要引起重視,認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疏導。
一、 關愛和尊重學生是基本前提
有人認為,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而對對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態(tài)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也就是說,學生逆反心理的出現(xiàn)往往是與想得到更多的尊重密切相關。小學高年級學生自尊心較強,特別是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小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可能得到的尊重較少,相反得到了很多批評,他們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教師在班級管理和教學工作中,面對這些學生,必須首先做到關愛、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是溝通交流的前提,即通常說的“吃軟不吃硬”。遇到問題,不是直接批評甚至呵斥學生,要在尊重的前提下積極溝通,了解原因及學生的合理需求,注意批評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場所,給學生“臉面”和“臺階”,循循善誘、耐心細致、潤物無聲,在“和風細雨”中解決問題。
二、 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性
逆反心理的出現(xiàn)早晚、表現(xiàn)強度、持續(xù)時間等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其引起的原因和情緒表現(xiàn)差別更大。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由兒童期向青春期過渡的關鍵時刻,有的已經進入青春期,這個時期也是心理驟變期。性別不同,遺傳因素、家庭背景、成長環(huán)境、教育方式等不同,其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也不相同。實際上,個體差異性是我們進行心理疏導和教育的前提和出發(fā)點,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和學生心理疏導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才能收到理想效果。例如,同樣是自我中心、自以為是、自制力差的學生,背后可能有著不同的形成原因,或者是家庭教育和家庭環(huán)境造成,或者是由于不和諧的同學關系造成的,心理疏導必須認識差異、正視差異、分析差異,從而調整策略,因材施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三、 家校聯(lián)合是心理疏導的有效措施
小學生逆反心理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進行心理疏導時,應該實施家校聯(lián)合,學校、家庭甚至社會形成合力。教師利用家長會、社交群、家訪等各種形式,一方面深入了解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向家長宣傳普及家庭教育和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與家長一起,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探尋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糾正家庭教育中的極端或錯誤的做法,鼓勵和引導家長采取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幫助家長既要做到言傳,更要注意身教。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多給孩子一些理解,少批評、多表揚,少責怪、多溝通。實際上,當孩子被理解的時候,他們的心情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時候,他們會更愿意敞開心扉和你交流。否則的話,家長和老師在學生出現(xiàn)犯錯或者逆反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責和批評,只會使雙方情緒更加激動,矛盾升級,不但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四、 因勢利導,疏導為主
逆反心理的出現(xiàn)在青春期也是正常現(xiàn)象,從某種意義上講,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個關隘,而且,逆反心理如果引導的好,可以向逆向思維遷移。因此,教師在學生逆反心理和行為出現(xiàn)時,應該是宜疏不宜堵。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認識,加強有關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的學習,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身理論修養(yǎng);其次,在實際工作中,務必講究教育方式和方法,堅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杜絕簡單粗暴的做法甚至是體罰或諷刺挖苦學生;再者,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形成健康融洽、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發(fā)揮良好班集體的規(guī)范和輿論影響作用,學生在一個團結友愛、互幫互學的班級大家庭里,自尊自重、自信自強,有利于逆反心理的轉化,從而健康快樂、生動活潑地學習和成長。
總之,小學階段是人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小學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疏導問題需要得到學校、家長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和通力協(xié)作。教師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做到心中有愛、心中有數,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時機,采取心理疏導的有效手段,長善救失,立德樹人,努力培養(yǎng)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
作者簡介:
高云虹,山東省臨沂市,山東省費縣西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