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娟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語文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在初中語文教學體系中,情感教育越來越重要。當前,初中語文在情感教育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為激發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進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當不斷完善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一、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概述
素質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在新課程下,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育環境,也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因此,應當不斷發展和完善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的概念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和貫徹情感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備課中,不僅要對課本的知識點進行仔細研究,還需要了解與之相關的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的知識;不僅要重視初中語文知識的傳授,還需要通過相應的教學活動,關注初中生在授課過程中的態度、觀念以及情緒等情感上的變化。根據學生課堂上對部分語文知識的情感反饋,教師適當調整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及教學目標的圓滿完成。
眾所周知,語文與其他學科不同,語文本身就是一門比較富有感情色彩的學科,更適合開展情感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做好課堂上的相關引導,充分發揮自己和學生情感上的作用,達到學生與文章作者產生共鳴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
2.情感教育的組成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一般包括教師、教材和學生三個方面。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也不例外,情感教育也由三個部分組成:
(1)教師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相當于一個樂隊的指揮,起著重要的指引和引導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完善情感教育體系方法,教師應當主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僅要提高語文知識水平,還應當主動學習相關心理學知識,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狀態及思想變化等,真正貫徹落實情感教育。
(2)教材
教材是教師進行情感教育的依據和基礎,是開展教學活動所需要圍繞的教學內容。初中語文老師在進行情感教育時,應當注意把握教材的感情色彩、語言文字及教材表達的思想等等。
(3)學生
毋庸置疑,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對象是教學活動中關鍵的組成部分。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課堂接受能力、課堂效率以及學習態度等直接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在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投入課堂的學習和討論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缺陷
當前,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學生發展的需要,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缺陷,阻礙了學習效果的提高和新課改下情感教育的全面實施。
1.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存在滯后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育逐漸得到發展和重視。作為一種新興的事物,其適應教育體系和教育活動并得到普遍的應用需要一定的時間。一方面,由于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根深蒂固,很多語文老師一時無法適用新興的情感教育模式,因此,導致情感教育產生滯后性,不能得到及時的貫徹與落實。另一方面,傳統的“分數至上”的觀念依然比較常見,很多學校仍然只重視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以“死記硬背”作為教學的主要模式,因此,很多學校并沒有真正去落實初中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從而出現了情感教育整體上的滯后性。
2.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準確性不夠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同的語文老師對情感教育有著不同的理解,情感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偏差。一方面,由于在新課改背景下,情感教育實施的時間還不是很長,缺乏必要的情感教育教學經驗,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實施情感教育很難真正實現教學目的。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對初中語文老師必要的、統一的情感教育培訓,因此,很多教師在實施相關教育活動時,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進行。而不同的語文老師,由于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其對情感教育的理解相互間也存在偏差。在實踐操作中,很多語文老師將情感教育與德育混為一談,而忽視對學生情感的關注。這就進一步加劇了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不準確性。
在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不僅要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還需要不斷加強情感教育。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黃金時期。初中生在心智上尚未成熟,只有進行正確而全面的情感教育與指導,才能逐漸完善和健全中學生的人格,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其受益終生。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不斷貫徹落實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