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的學生評價應充分體現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耙砸魳氛n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評價不僅要涵蓋音樂不同層次的教學領域,更要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程度,體現人自身發展的需要。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體系構建三部曲應具備:課程、教學、評價。傳統的教學評價是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行評價,而新課程所提倡的評價,無論是學科評價還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都更加傾向于過去所忽視的形成性評價和質性評價,同時也兼顧終結性評價和量化過程性評價。
關鍵詞:音樂;課堂;即時評價;多元評價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堂中形成的評價越來越受到每位教師的關注。我們要用多樣的評價方式以及手段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欣賞、感知音樂,了解音樂所表現的不同樂理形象。而音樂課堂評價如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更好地發揮它的激勵和導向功能,也已成為一線教師研究和探討的熱點問題。
一、注重即時評價,從評價上提升學生全面發展
語言評價是最廣泛、最靈活、最快捷、最有效的課堂評價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一個有豐富課堂經驗的老師在課堂上能及時針對每個學生的共性及個性,對孩子做出客觀、準確的評價并適時引導,讓評價起到積極正面的作用。如筆者在執教《我的祖國》一課時,課前讓學生收集中國的資料,課上說說你眼中的祖國,教師對學生收集到的資料非常滿意,激勵性的言語隨之呼出,并引導學生結合新舊中國對比,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然后,讓學生聆聽感受音樂的力度、速度變化,并評價演唱者的演唱形式,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適時引導。為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課上教師采用即時評價的方式,能夠改善小學音樂教學形式,并且營造輕松的音樂課堂氛圍。
筆者認為,在小學音樂課上的合理評價,能幫助教師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進而從根本上提高、提升小學音樂的教學水平,且對學生綜合素質、審美提高也有顯著效果??偠灾魳氛n堂的評價應做到有生成、有感受、有過程、有思考。因此,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的學習觀點,以真正實現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需要我們運用好課堂評價這門藝術。所以,教師的課堂評價的運用首先也要考慮學生的發展性、實際性,這正是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性、時效性所在。
二、注重多元評價,從評價方式上提升音樂教學評價水平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引發我們對課堂上評價方式的研究,小學音樂教學評價的方式、評價手段有哪些呢?
1.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音樂學習評價提出相關要求:“自評、互評及他評相結合”。自我評價能夠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所以自我評價是小學生音樂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在每首新歌教學過后,我都請學生演唱,演唱完請學生做一個自我評價。學生自評以描述性評價為主,從單一的好、不錯、還需加強到最后已經能在教師、學生面前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小學生喜歡當小老師,學老師的語氣評價別人,我就把這個自主權交給學生,課上學生之間展開評價,評價中可以發現別人以及自己的不足之處,讓學生在反思中進步。
2.才藝展示,相互評價中獲得自信
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學生為本,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在音樂教學之中,教師也要積極地改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搭建“才藝展示”的平臺,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效率以及教師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在學期末評價上,我采用音樂課堂大舞臺匯報方式,供學生自行選擇:(1)演唱本學期課內一首曲子或者背唱一段旋律。(2)選擇題材健康的素材以舞蹈、小品、舞臺劇、小品、相聲等進行才藝展示。(3)器樂演奏。當臺上的學生表演完成后,請觀看演出的同學對同學的表演進行評價。再通過相互學習、交流、點評,提升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并進一步提高音樂技能和鑒賞能力。才藝展示能讓老師、學生更進一步地互動交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音樂老師在表演中可以發現人才,更好地激勵學生。
筆者認為小學音樂課已經開始向多元化、主體化、開放化發展。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評價的方式上,課堂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課堂上運用各種不同形式的評價,能使學生更積極、更有效地投入課堂,參與課堂,更好地實現高效課堂。同時,課上課下,執教者應及時調整和改善教學方式,提高小學音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郭紅燕.淺談即時性評價的作用[M].中國文史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楊毅貞,女,1974年3月出生,晉江市梅嶺街道希信中心小學一級音樂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音樂教育。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