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敬波
摘要:學生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能夠鍛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增長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夠學會分享與合作,能夠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能夠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還會對自己的心理產生一系列積極的影響,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高中語文;能力培養
1 增強學生的內在動機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使學生的求知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得到滿足,因此,這一學習活動本身就會成為學生追求的目的,這其實就是學生從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內在動機。
2 增強學生的能力
學生參加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不僅可以發展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發展語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語文積累能力、語感能力、個性化閱讀能力、文學作品的領悟能力及鑒賞能力、個性與創新表達的能力等等;還能夠發展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如:創造出一些文學作品等;還可以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元認知能力,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而且會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能夠極大地發展學生的優勢能力,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一般根據自己的特長、潛能、興趣、愛好等選取深入研究的內容和研究的方式方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很好地體現了素質教育是揚長教育的精神。
3 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人的認識需要的心理表現,它使人對某些優先給予注意,并帶有積極的情緒色彩。樹立語文學習的研究態度。研究不是一個領域,而是一種對待未知事物的態度,有了這種態度,學習中就會永遠充滿著好奇、懷疑的因素,永遠洋溢著探究、揭秘的熱情,永遠享受著創造、成功的喜悅。《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要著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高中學生身心發展漸趨成熟,已有一定的閱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促進高中生探究能力的發展應該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主要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能夠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學習探究方法,學習科學思維、學習科學精神、激發探究的潛能,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學生科學探究興趣的培養為其正確價值觀的樹立打下了基礎,因為興趣是價值觀的初級形式。
4 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人們用來區分好壞標準并指導行為的心理傾向系統。它通常是充滿著情感和意志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過程實際上是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十分強調學生重視感受、重視鑒賞、重視思考、重視領悟,在這一學習活動之中始終伴隨著豐富的情意活動,在學生自主探求研究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小組合作探究及全班交流匯報以至爭論辯駁的氛圍中,學生的就會逐漸產生積極的情感、形成正確的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5 豐富學生的心象
心象是當對象不在眼前時,我們頭腦中浮現出的形象。心象是一類很重要的知識表征,它能夠使我們在對象未出現的情況下去表征和加工這些對象。在學生構思想像作文或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他們往往會用到頭腦中出現的顏色、形狀、大小、方位等視覺特征的形象——視覺心象;他們還常常會用到經過頭腦對記憶心象進行加工、改造而產生的新心象——想像。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主要內容則是讓學生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問題,培養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追求思維的創新和表達的創新。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閱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能夠不斷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有創意的表達。顯然,這樣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定會經常運用視覺心象、再造想像和創造想像,不斷豐富學生的心象儲備,從而為提高創造能力奠定基礎。
6 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現代社會要求人們思想敏銳,富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認識”,高中語文學習要“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因而,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重視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實際上,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比如個性化閱讀以及自由、有個性、有創意表達中離不開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創造思維;研究問題、形成成果時離不開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交流匯報、討論辯駁時離不開分析、綜合、比較、分類、抽象、概括和具體化等思維的心智操作。
7 鍛煉學生言語能力
在心理學上,一般把言語分為外部言語和內部言語兩大類。內部言語又可分成口頭言語和書面言語兩類。高中語文以及性學習強調小組合作研究,強調研究信息、創意和成果的經常交流和共同分享。這就需要口頭言語——口語交際來完成;高中語文研究成果的表達主要應由書面言語來擔任,當然,研究性學習成果表達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在進行語文研究性學習時,尤其不能離開內部言語。特別是閱讀活動中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常常遇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況,必須借助內部言語——思考問題時對自己發出言語的活動才能完成。顯而易見,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提高學生言語水平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