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琴
(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300)
我國工業企業負擔稅收多達十余種,雖然國家一直在進行調整,但是目前我國工業企業賦稅依舊沉重,在加之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動,無形之間加重的工業企業的納稅風險[1]。因此,加強對企業稅收的籌劃能夠有效的規避稅收風險,而加強對納稅籌劃中存在的風險的規避成為了熱議的話題,如何進行納稅籌劃,防范其中的風險,成為了工業企業應深思的問題。
納稅籌劃的概念來源于西方,顧名思義,就是指通過對涉稅業務進行策劃,制作一整套完整的納稅操作方案,從而達到節稅的目的。納稅籌劃主要有合法性、政策導向性、目的性、專業性和時效性等特征。合法性就是指納稅籌劃必須在合法前提下進行,在對稅法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后,進行經營活動的調整,從而實現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政策導向性,稅收是國家一項重要的經濟策略,國家可以根據實際國情對稅收政策進行調整,所以,納稅籌劃也需要根據納稅政策的變化而改變,符合政策導向;目的性,納稅籌劃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納稅人在符合納稅要求的同時最大程度的節約成本;專業性,只有能夠熟練的掌握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納稅人,才能夠進行納稅籌劃,這是專業性的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戰略的轉型,在稅收政策上也有著一定的變化。在現行體制下,我國產業結構正在逐漸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對于工業企業來說,將會是一個不小的沖擊。每一項納稅籌劃都是需要根據稅收政策、法律進行事先籌劃,這是一個周期較長的過程,政策的變化,就會導致原先的納稅籌劃方案沒有辦法得以實施。原本合理籌劃變得不合理,從而導致納稅籌劃的風險。
主觀性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納稅籌劃的工作人員對稅收政策的理解有限,導致很多納稅籌劃工作憑借自身的主觀臆斷,納稅籌劃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整體性工作,一旦某一方面出現了與政策之間的偏差,就會導致整個籌劃方案的失敗;片面性的風險主要表現為,對現有政策執行不到位。例如,政府政策規定,除國家重點公共設施項目,環保型企業能夠享有“三免三減半”。三免三減半是指符合條件的企業從取得經營收入的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在工業企業選購設備、材料時,如果能夠用于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就能夠享有“三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如果改變用途,將不會享有優惠。納稅籌劃人員片面地將其運用到納稅籌劃中,就會導致企業面臨著偷稅、漏稅的風險。
工業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會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導致籌劃風險。首先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納稅籌劃具有極強的計劃性和前瞻性,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企業的經濟活動也要隨時進行調整,這也就為納稅籌劃帶來了不確定性,經濟活動的變化會導致企業不能享受某些優惠政策,不僅不能為企業減少賦稅壓力,甚至會加重企業納稅壓力。納稅過程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風險,在納稅籌劃時往往都會根據不同的稅收政策制定不同地籌劃方案,導致決策者必須要從中選擇出一個最優化的方案,但是選擇某一方案就代表著要放棄其他方案中優惠政策。并且納稅籌劃在沒有落實到位之前,僅僅通過表面成果看待納稅效率,也會導致計劃籌劃與實際籌劃效果不符。
我國目前的稅收體制還不完善,稅收政策隨時變化,所以,就要求納稅策劃工作具有風險意識,在掌握稅收政策內涵的同時,加強對政策風險的預測,并針對預測的風險制定相關解決計劃。建立完善的風險監控體系,通過定期報告的方式,籌劃部門定期將納稅籌劃方案上報領導決策,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要配合工作,及時對納稅籌劃工作展開有效的監督,確保籌劃必須要合理、合法、合規。建立稅收信息體系,通過對政策的應對、設計、實施等工作,集中對納稅籌劃進行總結、歸檔,以備出現新的策略調整時,籌劃人員能夠通過獲取在信息庫中的資源信息,靈活應對稅收風險。
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的綜合素質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的風險意識。工業企業的經營環境十分復雜,經常會出現非主觀所能夠控制的情況,就導致納稅籌劃中經常會出現諸多風險,所以納稅籌劃人員必須要加強風險意識,認識到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積極對納稅籌劃人員進行心理輔導,使籌劃人員在工作中始終保持著警惕,做好風險防范工作。二是加強納稅籌劃人員的專業素質,客觀規律證明,納稅籌劃人員的專業能力越強,企業的納稅籌劃的能力就越強。加強籌劃人員對企業投資、經營等活動的了解,加強對稅收政策的解讀,充分領會稅收精神,準確的掌握稅法變動的規律和趨勢。
企業稅務風險貫穿于經營活動的每一環節,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最高執行機構是董事會,董事會下屬各部門均為稅務風險管理控制主體。企業規模較大的必要時可設立稅務風險測評小組,測評小組組長由熟悉國家稅收政策的稅務總監擔任,測評小組負責組織實施企業稅務風險的識別、評估,監測日常稅務風險并采取應對措施;指導和監督有關職能部門、各業務單位以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等。為保證稅務風險測評小組的獨立性,稅務風險測評小組直接隸屬董事會。
讓納稅籌劃方案變得靈活起來是納稅籌劃工作的重點工作,靈活性的方案能夠有效的幫助企業應對各種風險問題。建立及時的應對方案,加強納稅籌劃方案對政策和經濟經營變化的調整,及時對調整的環節進行重新審查和評估。建立風險分散體系,著眼于整個納稅風險,不能夠將目光一直放在某一風險環節,應將企業的整體利益作為籌劃的目標。加強與稅務機關的對接,保證能夠就稅務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稅務企業關系,積極聽取稅務部門的意見,避免出現“擦邊球”的行為。
在納稅籌劃過程中,工業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需要注重關注納稅政策變化、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的綜合素質、制定靈活的納稅籌劃對策,注意在進行納稅籌劃中對風險的規避及納稅政策掌握等,從而有效提升工業企業的納稅籌劃能力,在降低企業稅收負擔的同時,減少涉稅風險,避免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