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楊
(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北京 100000)
法務會計在一定的背景下采取會計與法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調查取證,得到法律的依據和線索,是表現證據的一個途徑。順應時代的發展,法務會計的應用愈發廣泛,法務類人才必不可少,法務會計為解決法律相關事宜提供可靠的依據和保障。由于各國的國情和市場秩序不一,法務會計的具體工作流程也各異,就我國而言,法務會計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市場需求的主導下。呈現出明顯的滯后態勢。我國法務會計的起因要從一件民事案件談及,面臨著被告與原告之間財務問題無法及時處理,找不到最佳的途徑,由此引入了會計方面的知識。會計領域逐漸與法律領域結合起來,用于處理經濟上經常會遇到的諸多賬務問題。但法務會計并未得到社會各業界的普遍公認,很多人在提到法務會計時,表示對此概念模糊,身邊從事法務會計方向工作的人也少之又少,因此說法務會計在我國的知名度和認知度都較低。在國內并未形成與之相配套的理論和法律條文作為強有力的支撐,相關法務會計的發展仍處在進一步的探索之中。針對法務會計的發展,不同學者眾說紛紜,各抒己見,但還未形成一致性的定論。但由于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各種經濟案件,財務案例層出不窮,成立專門性的法務會計事務所,解決公司出現的日常法務問題,是我們執行的重點和勢在必行的發展責任。法務會計的作用和優勢越來越明顯,應該受到重視。
對于法務會計的職能,理論,以及內核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定論,存在很多爭議和不完善的地方。法務會計缺乏可實踐的操作性,在研究層次上處于較低端,指導性不強,法務會計法規與目前經濟發展并不配套,有關職業道德規范出臺的條文也不夠完全,在會計制度和準則上涉及法務會計的規范幾乎沒有,法務會計的制度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在市場化的進程中,壓力與日俱增。
基于人才培養模式下,企業更加需要全面且多樣化的人才,就法務會計而言,單一型人才占據絕大多數比重。例如會計人員只負責會計方面的賬務核算,審計人員只負責審計,而法律人員對法律知識的了如指掌,卻在會計理論方面較為薄弱,目前,在我國為法務會計服務的一般為注冊會計師和律師,在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上面,表現出明顯的不足。我國現有的會計師和律師基本上是“術業有專攻”,因此造成市場供需出現矛盾狀況,并且在短時間內無法避免,在很多高職院校曾一度嘗試著開展法務會計課程,但受制于師資,教材課程設置等方面,考慮到諸多不合理性的客觀因素存在,法務會計在教育上仍處于空白狀態,亟待填充。
法務會計涵蓋范圍較廣,但在實際應用中卻與之相反,僅有司法會計中會應用到法務會計,在經濟案件的審核中,有法務會計的適用范圍,在處理貪污受賄等一些重大典型案例和問題上會出現法務會計,而企業正常處理債權債務管理問題時,設置正常的會計崗位就足夠,沒有必要花費高昂的價格去聘用法務會計,一些高端企業除外,從此方面講法務會計的工作空間窄,目前就業率呈現低迷態勢。
在社會各業界,很多人還未意識到法務會計的重要性,不了解法務會計對企業的作用。法務會計在企業中的地位和優勢不明顯,因此時常出現崗位空缺,很多企業都認為,一旦真正出現問題,可以對外請律師,法務會計的崗位形同虛設,事實上,法務會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應克服類似思想誤區,大力發展法務會計。
利用政府,國家政策扶持,將法務會計法律規范落到實處,穩定制度建設,讓法務會計這一職業在國內有認證和保障,制定法務會計職業規范的標準和規則,治理法務會計中貪污受賄等不正當現象,構建法務會計職業保障機制,與市場準入機制相吻合,從法律制度上,為我國法務發展提供有力契機,促進其在市場上高效運轉。
設置法務會計專業課程,發布線上課程資源,借鑒西方國內外先進的發展經驗。進行人才培養的試點嘗試,在校園內,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和選擇進修法律和會計的雙學位,從教育入手,提高法務會計人員專業技能,以及增強處理各種事件的能力。
著力推進法務會計的相關理論研究,成立法務會計學術論壇機構等,出版報刊雜志等來增強人們的認知,結合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法務會計理論基礎依據,提升技術的創新性和延展性,使法務會計能夠緊隨時代步伐。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會計行業面臨著空前的經濟環境帶給的危機,法務會計在我國的市場上,有進一步成熟的趨勢,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性,法務會計的發展建設依然舉步維艱,發展法務會計,穩定會計行業形勢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