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新疆農業大學經貿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新疆冠農果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1999年由第二師五家國有企業共同發起成立,2003年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股票名稱是“冠農股份”,股票代碼為“600251”。經過18年的持續發展,已由最初的以香梨種植、馬鹿養殖業為主的“二元結構”的傳統型生產企業,發展成為“主業+投資”雙輪驅動、“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的大型集團化企業,擁有17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和6家參股公司——公司主業主要包括番茄制品、甜菜制糖、棉花加工、有機農業、果品倉儲等農產品深加工及銷售;對外投資項目主要包括國投羅鉀、國電開都河水電、電子商務、大數據智慧產業園、庫爾勒銀行等。
這些年,冠農股份作為農二師的國企,管理上政企合一,并充分發揮地方龍頭企業的引導作用和示范作用,緊緊圍繞“穩糖、增棉、促番茄”的經營方針,將人才、文化、黨建作為三大支撐,堅定不移地發揮兵團農業上市企業的地方龍頭作用,力爭做大、做好主營業務,堅持以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為主,以對外投資項目為輔的“主業+投資”戰略格局。并依托上市公司的優勢,抓住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發展機遇,以及第二師興建師市鐵門關所帶來的大力招商機遇,借助一帶一路的春風,利用多種渠道尋求產業整合和并購標的,精耕細作,切實做強做優做大農產品深加工主導產業;并不斷解放思想、搶抓機遇,積極投資于國家支持的新型產業,開展多元化經營,增強企業競爭力。
隨著國家對新疆兵團發展的大力支持,兵團經濟體制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冠農股份的發展也在日益壯大,公司在全體股東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主業+投資”雙輪驅動和“穩糖、增棉、促番茄”發展戰略為主線,以“穩中求進、改革創新、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為總基調,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發展地方經濟為基礎,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積極做好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促進公司規范運作、科學治理,集團化管理水平邁向新臺階。
1.不斷加大創新力度,使公司產業快速發展。首先,通過與天津三和合作,擴大了產品銷路,形成了“原料種植基地+番茄生產加工+市場前沿營銷”完整產業鏈,從而有效的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其次,通過對新疆大淵博棉花交易中心有限公司50.97%的股權收購,使公司發展模式取得創新,采取了“互聯網+棉花”的銷售模式,使公司的棉花產業錦上添花。最后,不斷改進營銷手段和理念,加大南疆區域的銷售力度,實施了期現結合銷售方式,提高了糖業的經濟效益。
2.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實施質量控制戰略。首先,攻克制約發展的難題,解決管理中的弊端,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增強攻關技術。2016年,公司獲得日本JAS有機等認證和國內有機認證,在番茄汁的生產上采用鮮榨直灌技術,在提高生產設備利用率的同時也提高產品質量。
3.多層次改變管理戰略,提高企業效率。加強公司的內部控制度建設,適時修訂企業管制度。學習天津三和先進的管理模式,使公司的管理成本明顯下降,生產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加強信息化辦公程度,嚴控預算管理。
新疆兵團的農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現代化程度高,氣候十分適合農作物的生長,日照時間較長,無霜期較短,晝夜溫差較大等優越的氣候條件,適宜產出質優的農產品,公司屬兵團政企合一的上市公司,原料收購主要地集中程度高,便于管理,各師團場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技術先進,農產品原材料種植面積大,質量好。兵團各團場的甜菜,西紅柿等農作物的規模集中種植,為公司相關的加工生產提供了充足、優質的原料供應。
1.通過對冠農股份近三年披露的年報分析,可知公司各年主營業務毛利率變動較小,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變化也不明顯。近三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與扣非后凈利潤的變化主要是受聯營企業投資收益的影響,隨聯營企業投資收益逐年下降而下降。
2.根據年報披露的公司近三年投資收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情況,公司盈利對投資收益存在重大依賴,政府補助對公司盈利存在重大影響。
3.公司以穩糖、增棉、促番茄為指導思想,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主營業務盈利能力。
1.主營業務:企業主要從事棉花、番茄、甜菜、干鮮果等地方農產品的多渠道經營。公司實質控制第二師各團場主要的農產品棉花、番茄、甜菜等,可為公司生產提供充足、優質的加工原材料。
2.對外投資:對外投資是公司獲取利潤主要渠道,為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經濟基礎。對外投資的項目包括持有羅鉀公司20.3%的股份、持有開都河公司25.28%的股份、持有庫爾勒銀行5.5%的股份等。
公司的盈利來源主要有:①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工;②公司設立種植和養殖基地;③對番茄、棉花、果蔬進行深加工帶來的附加值;④對外投資;冠農果茸利潤來源主要是圍繞著主業和對外投資做文章。冠農果茸通過延長兩業務的產業鏈來增加公司的利潤來源,通過公司與農戶簽訂收購協議鼓勵農戶種植番茄、棉花、甜菜、果蔬等,再對番茄、棉花、甜菜、果蔬等進行深加工,直接銷售給客戶,采取這種產銷一體化戰略,不僅增加公司的盈利空間,而且也使客戶和種植戶都受益,這一經營戰略實現了客戶、公司和農戶的三贏局面。
從未來看,該公司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努力增強主業活力和競爭力。同時,持續推動的新興產業,一是穩步推進浙江信維大數據產業園建設,二是“互聯網+農業”再上新臺階。這些模式都有助于推動該公司的持續發展和增加企業效益。
財務政策基本涉及到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企業經營中采用的財務政策主要有:風險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資管理政策、營運資金管理政策、投資管理政策等。
一般情況下,風險和報酬的關系是成正相關的,即風險越大報酬率越高。因此,選用的風險管理政策不能只關注于如何最大化的降低風險,而在于尋找風險與報酬的最優點。
冠農果茸作為一家農業上市企業,為了更好發揮其盈利模式特性,優化財務政策的選擇,需要實施穩健型財務政策。
如何讓公司的利潤穩定的增長?首先,正確處理公司內部的財務資源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其次,為了將財務風險降到最小,外部融資的可行性要放在首位,在發展的道路上,要能可持續,在提高公司的績效的同時合理分配公司的財務資源。
籌資策略是企業為實現企業所制定的財務目標,而進行的全面規劃,向企業內員工籌資,向社會籌資等,保證企業財政上的可持續性。該公司的盈利模式實現了企業的融資,因此,允許企業可以有一定的負債。
1.提高內部的利潤留存率、盡可能的減少現金流出。為了使公司的資金能夠滿足企業正常運營的需要,公司要有良好的股份分配策略,以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樣可以減少企業財政給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
因此,為了應對上述問題,采取降低股票支付效率的措施,可以讓企業的現金流出減少,積極的財務政策使企業資金運轉有序進行。
2.對銀行存款的結構和規模予以改變,加大負債規模。在公司沒有大的資金困難時,融資手段盡量不選擇銀行貸款,以減少負債的比率。不給企業增加負債壓力,不加大財政運轉的風險。
投資是為了將資金投入到一定的活動當中,從而獲得一定的回報。公司在投資方面的主要的策略就是,能夠形成穩定的資金流出的動態,這樣的資金流出主要就是能夠保證公司的長期盈利。
企業進行一定規模的對內和對外的資產投資,可以擴大盈利的范圍。公司通過開展多元化經營,不斷對外投資,將一些小規模的企業進行收購同時擴大其規模,從而豐富了公司的盈利渠道,我IE企業的可持續穩健發展奠定了基礎。
冠農果茸能夠利用不到二十年時間,從一家小企業發展到今天的兵團農業上市公司龍頭企業,并對地方的農業發展和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與其良好的商業模式特別是盈利模式分不開,對一些企業的發展有很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