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麗 王旭程
(溫州商學院金融學院,浙江 溫州 325035)
捐贈眾籌在當下已經日漸成熟,作為杰出代表的眾籌平臺輕松籌越來越被大家認可,它是以一種無償捐贈的模式,由發起人發起項目,發布相關證明,以確保誠信度,然后樹立一個資金目標,預設一個期限,這樣就可以以眾人籌資的方式自發性地集齊多人的力量達到某個人或組織的目的。隨著股權眾籌的快速發展,其為民間資本提供了新的流通渠道,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合渠道,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利用這一模式,也給許多人帶來了幫助,現在有越來越多有困難有需要的人借助輕松籌這個平臺尋求幫助,我們可以通過社交軟件QQ、微信、微博等看到相關信息,某某人生了什么病,需要多少金額的幫助,很多愛心人士便會伸出援助之手,捐贈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古話說人多力量大,項目結束后,即使不能完成目標,但卻也是收獲匪淺。大多數項目發起人都會遭遇同一個問題,融資規模小,項目完成率較低,這也是捐贈眾籌需要面臨的問題之一。據2016年數據顯示,全國上線的眾籌平臺達到752家,正常運營的還有532家,其中公益性的平臺僅有13家,僅占比2.44%,從數據可以得知,當下捐贈眾籌雖然日漸成熟,但面臨的挑戰仍然很大,不僅有來自內部的,還有來自外部環境的壓迫,走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股權眾籌是指投資者對項目或公司進行投資,獲得其一定比例的股權。股權眾籌融資常用于初創企業或中小企業的開始階段。2016年全國上線的眾籌平臺中,總共有752家,其中股權性眾籌平臺達到133家,相比捐贈眾籌高出了10倍多,占比25.00%,可見股權型平臺發展之迅猛,同時,這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2014年12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公布了《股私募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這對于股權眾籌來說是十分有意義的一天,它不僅完善了股權眾籌的監管問題,更是推動著它向前發展。雖然公布的這個法案只是試行,但加上日后的修改和完善,將能體現其權威性和可行性的。股權眾籌在獲得傭金后還能增加回報收益,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項目做成功了的話,那么平臺的回報將會很可觀,獲利空間就會更大,所以相對于股權捐贈來說,股權眾籌更有吸引力。
回報式眾籌是指創業者為設計或發明某產品,圍繞該產品制作一份介紹,可以是一份說明,也可以是一個視頻,發布到眾籌網站,如果有認可的人便可以進行籌款,一旦承若的期限到了,項目發起者需要給籌資者一個該產品,實際上這就相當于是籌資者們的一次集體預期團購,項目發起者不僅給產品打了廣告,還增加了客戶渠道,也能有成本的進行創業,這對于初創者來說是個很好的模式,給很多年輕人提供了創業機會。淘夢網就是實行這種模式的一個典型例子,這是一個預付費用的眾籌平臺,截止2016年1月25號,其中項目完成的數量達到52個,大多都是微電影和公益短片,一方面可以緩解發起者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也是測試電影的反響,對于影視公司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模式。
由于法律體系尚不完善,很多事情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所以很容易給一些人鉆了空子,他們正是因為抓住了這一點,游走于法律的邊緣,一個不小心便會踩過紅線,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存在,才會有人給眾籌戴上了“非法集資”的帽子,然而非法集資與眾籌有明確的區分,兩者的目的不同,所謂眾籌是“集眾人之智,籌眾人之力,圓眾人之夢”,不僅是為了獲取資金,也是眾人為了某個項目而自發籌款,通過口碑傳播而慢慢籌集起來的,具有正能量,眾籌投資者對項目除了資金上的支持外,也起到了重要的信息傳播的功能,而非法集資則是通過民間募集的方式,一般是以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為標準,它不受法律的保護,因為干擾了正常的金融機構的管理秩序。兩者的風險也不同,眾籌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籌資者自發的為了某個項目一起籌資,金額可大可小,收益比較明確,是一種理性的籌資行為,對于他們來說,資金壓力也不大,風險相對于較小,而非法集資是為某項目而向提供資金者進行集資并答應在一定期限內給付本金和利息的一種集資方式,對于提供資金者來說,這種借款不受法律保護,集資者很有可能卷款而逃,而對于集資者來說,利息較銀行利息來說高出很多,風險也大。兩者的運作方式也不同,眾籌從發布項目,籌資進度,資金用途等都采用公開信息的形式,信息透明化,可信度很高,而非法集資在一些公眾場合非法集資公眾存款,用途不明或用途不當,缺乏監督,誠信度不高。
由于眾籌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不久,監管體制的不完善,又由于很多人的投資專業知識普遍不足,這就給了一些籌資者們促成風險事件行為的機會,如果他們缺乏信用基礎,投資者們就很容易上當受騙。在籌資前,籌資者們鮮有人會提及項目的風險,也沒有真正為投資者們考慮其中的風險,沒有委托專業人士去評估風險,或許籌資者們已經知道項目的風險性,但也沒有誠實告知,他們只是一味的宣傳,總是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宣揚項目的優勢,樂觀的預估項目的利潤和收益,以此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行投資,以達到自己籌集資金的目的。而對于投資者們來說,也很少有人真正去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他們也很難去了解,正是抓住了這幾點,很多投資者才會陷入他們的圈套之中。投資完成后,要進行項目的實行,項目進行的順利的話,這些野心家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掩蓋真實的利潤,因為沒有完善的監督體制,投資者們對項目的財務狀況并不知情,也只能任由籌資者們給出回報,其中的損失不可言喻。如果項目進行的不順利,籌資者們可能會掩蓋真實的運營情況,利用各種手段轉移資金,有更甚者卷款跑路,這些都是基于誠信的缺失。當下這種例子也很多,由于誠信不高,很多人都會對眾籌產生排斥心理,特別是眾籌是建立在互聯網平臺上,給大眾更加不信任感,所以眾籌的發展少不了誠信的加強。
眾籌進行中,有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項目完成率低,不關事哪種模式的眾籌,捐贈眾籌也好,股權眾籌也罷,共同面臨著這個問題。我們會發現,就我們身邊接觸到的捐贈眾籌輕松籌,可能很多身邊的朋友會轉發自己的親戚生病在籌資,或通過別人的轉發,因為愛心等各種理由轉發,大多數眾籌發起者的項目都不會完成,有的完成三分之一,有的完成三分之二,但完成項目的難度卻很大,有很多人參與度不強,積極性不高,有著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大多數捐贈的人都是親朋好友,再想通過朋友的朋友來捐贈的可能性不大,第一層關系鏈用完之后,很難將項目繼續擴展開,融資規模小,項目自然就完不成。另外,支持者與項目發起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阻礙了支持者對項目更深入的了解,資金的去向用途沒有全部公布,基于不信任感,也會減少支持者對項目的支持力度。所以項目的完成率不高。
由于眾籌的主要平臺是在互聯網上,這種公開性的平臺,有投資者,有籌資者,也不缺乏居心不良的同行。如果平臺上有一些有創意的產品、項目或者體制,很容易被他人抄襲,當然,他們敢這么做也是因為國家還沒有對眾籌的權利義務沒有很清晰的界定,權利義務的模糊,他們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會明目張膽的抄襲。當下的眾籌平臺都沒有別出心裁的點子,很多平臺出現同質化,并沒有各家的特色,缺乏創意,這一點著實令人堪憂。我國眾籌平臺大多都是照搬國外的模式,缺乏本土元素,這樣就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長期下去一定會出現問題。所以,中國眾籌還需更加注重創新,讓眾籌立于不敗之地。
眾籌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好幾年了,但國家立法還不健全,管理機制漏洞很多,權利與義務不清晰,這些嚴重影響眾籌的發展,損害了多少人的利益,立法不健全,連帶除了很多其他問題,所以健全立法迫在眉睫,國家應更加注重法律的健全,給眾籌一個健康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對于創意產權的保護國家應予以保護,倘若有人試圖在眾籌平臺上抄襲、模仿,抄襲者應負法律責任,嚴懲不貸,以儆效尤,有了法律的約束,相信很多人有賊心沒賊膽。對于籌資者的不誠信行為,如卷款跑路、轉移資產、掩蓋運營情況等一系列不誠信行為,國家也應出臺法律,保護投資者權益,追回資金,嚴懲籌資者的經濟犯罪行為。對于項目的風險性,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一旦失敗投資者可能會人心渙散,輿論四起,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建議政府出臺一些法律,如失敗了給這些投資者一定金額的安撫等措施。首先,政府應該加快眾籌立法的相關工作,針對每個眾籌模式相應出臺法律,細到每一個流程,對于權利義務給予詳盡的說明,不讓圖謀不軌的人鉆了空子;其次是宣揚行動,法律的頒布少不了一定階段的宣傳行動,實行起來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能夠一蹴而就,等到宣傳行動結束后,法律也步入正軌,它的成效自然顯現。
一個項目能否完成,籌資者的誠信度是很關鍵的因素,有自制力的籌資者或許可以抵擋得住利益的誘惑,堅守誠信,但如果一個籌資者沒有很強的自制力,就很可能作出不誠信行為。所以建立一個信用機制很有必要。每一個項目發起者在籌資前,都必須將項目交由信用機制進行審核,通過了嚴格的審核得到相應的信用評估后,項目才能進行籌資,但全程都有信用機制進行監督,如果評估下來,項目發起人的信用度不高,可以不通過,也可以讓籌資者上交擔保金或事物作為擔保。這樣既保證了籌資者的誠信度,也保證了投資者的安全,建立信用機制十分有必要。
雖然眾籌近幾年在國內的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狀態,但融資規模小,項目完成率低的問題確是很多互聯網平臺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光靠口碑相傳的話,融資規模有限,要想完成也是難上加難,所以眾籌平臺應該加大項目宣傳力度,不能局限于口碑相傳,也不能局限于親朋好友的籌資,眾籌平臺可以和社交平臺合作,讓該項目讓更多的人看到和了解,這樣就能大大擴大項目的影響力,增加項目的籌資金額。同時,項目發起人應該加強項目自身的競爭力,在產品的設計上加入創新元素,讓人相信這是一個好的投資產品,讓投資者看到項目的收益和回報,這樣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行投資,擴大融資規模。現在眾籌平臺有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都有,做的成功的知名度高的平臺可以采取類似于企業并購的方法,將幾家聯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吸收每家平臺的優勢,也可以擴大規模,共同推著眾籌在中國發展,何樂而不為?但是國內近幾年這種方式來擴展融資規模的例子還不多,但是新事物的出現,總需要一些人起到帶頭作用,一旦看到成效,相信會有不少人也會緊隨其后,把這個方式變成擴大融資規模的普遍方式。
創新意識不管在哪個領域,都是大家共同呼吁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說到創新那就離不開相關專業的人才,國家應該多多培養一些金融人才,不僅在專業知識方面要過硬,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十分重要,特別是在金融這個充滿誘惑的領域。眾籌基于單一的模式,單調的融資方式,這么多年來一直沒什么進步,關鍵這些大多都是照搬國外的,“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人人都懂,照搬別人的東西,難免有不適用的時候,所以加強創新意識,吸引專業人才也必不可缺,同樣是重中之重的任務。
眾籌是互聯網金融發展到一定階段衍生出來的產物,它是基于互聯網時代才能發展起來,它的發展十分迅速,在短短幾年內便有了立足之地,它正以一種獨立的姿態向世人證明著它的存在。從當初李克強總理的“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當時人們就知道眾籌將在中國迎來了一次新的機遇,到如今眾籌的欣欣向榮的局勢,可見,中國眾籌在中國的發展不容小覷。雖然現在在管理體制上、模式上存在著各種弊端,但現在就是時間問題,每個事物的發展都需要時間的積累,在不斷遇到問題的同時,都是眾籌的發展和每一個進步,假以時日,國家的政策會越來越完善,漏洞會越來越少,當國家、企業、組織、個人的問題逐步解決,正是眾籌發展頂峰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