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彥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2)
千百年來,從傳統手工作坊到現代工業,時代的變遷留下了不變的“工匠精神”。尤其是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高調提及“工匠精神”之后,“工匠精神”更是成為了中國國內的一個熱門詞匯。但是“工匠精神”在不同的社會及行業環境中有著不同的呈現形式,比如酒店服務行業,不同等級的廚師、調酒師對其工藝的追求與堅守的態度就有著明顯的區別。所以,傳承和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更需要職業技術教育的支撐。
何為“工匠精神”?百度百科詞條中的解釋是:“工匠精神”一般是指能工巧匠們對自己的產品或作品進行精雕細琢、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目標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日常工作中,“工匠精神”的實質就是企業的工匠們通過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的卓越產品。具體到個人層面,既有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還要有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歐洲,德國的機械制造,瑞士的頂級名表,都是工匠家族寸寸打磨,精雕細琢而成。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德國制造、瑞士手表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盡管很多傳統行業的人力工作被機器人所替代,但是工匠大咖們身上所擁有的精益求精、專心敬業的精神品質是其機器人無法替代的。現實社會中的各傳統行業都離不開具備高素質的一線工匠型人才。比如酒店服務業許多傳統崗位都隱藏著特有的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工作特質,需要大量具備“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勝任,而要造就一大批傳統行業傳統崗位的準工匠人才,就必須重視職業教育的作用所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是面向職場的專業教育,是擔負培養酒店服務行業高素質工匠人才的極佳場所。因此必需讓“工匠精神”在高職酒店職業教育中扎根,以促進職業教育的“提檔升級”。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各行業企業一線高素質技能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在確立人才培養目標上,要把重點放在培養酒店業技師和高級技師上,除了要培養學生有較好的專業技能外,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要堅決克服社會上一些急功近利的心態。據行業數據顯示,大部分星級酒店企業對新招員工的要求除了上崗必需的職業技能外,更重視愛崗敬業等職業素質。因此,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應處理好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應將“工匠精神”作為辦學理念貫穿始終,增強其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
中華民族的“工匠精神”源遠流長,古代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近代的蘇繡、景德鎮陶瓷等名揚海內外;當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令人驕傲的“兩彈一星”、深海探測、超大型計算機等等,都少不了“工匠精神”。正是成千上萬個工匠的嘔心瀝血,才使許多中國品牌在全球叫響,才成就了今天令人矚目的偉大事業。對于身處“互聯網+智能化”浪潮席卷中國所有傳統行業之中的酒店服務業來說,危即是機,此時“工匠精神”不僅要有扎實的質量,更需要有開創性的創新。在目前大學生就業難、適應難和企業招人難、選人難的大變革形勢下,高職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就業質量的好壞,而工匠精神正是職業素養的極致綻放,應列為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抓手。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當今多元的社會里,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應該有人喜歡才對。但是,長期以來,大致社會,小到家庭對“酒店服務行業”都存有一定的偏見,不少家長、學生都認為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所以,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要培育和弘揚“工匠精神”,首先要讓酒店服務業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全社會都不能戴有色眼鏡來看待它,否則談工匠精神就沒有意義。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解決好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既要培養學生有一技之長,又要讓學生領悟“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牢固樹立敬業守信、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
這里借用法國作家盧梭的一句名言:“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以任何東西。”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要切實培養好學生的工匠精神,一是要建立一個以名師工作室為龍頭的雙師素質教學團隊;二是要引進行業標準來提高專任教師的綜合職業素養;三要通過師表的言傳身教來育導學生學會怎么做人,怎么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沒有教師的言傳身教,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便無從談起。特別是針對90后、00后的新型大學生群體,培養工匠精神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功底,還要養成勤奮學習的好習慣。要教育學生在入職酒店服務行業之初,不能太過計較個人的收入與得失,千萬不要養成“將就”“應付”的壞習慣。學習之余,還要善于思考,學會總結,從而學會創新,這樣才利于養成嚴謹、求精的敬業精神。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各行各業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迫切需要那些細致嚴謹,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作有力支撐;而每個人都會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其不同之處僅在于,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務及方式相異。我們每個人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和德育課、專業課、專業實訓、校企合作緊密結合。要持續不斷地加強“校中店、店中校”建設,多讓學生參加貼合酒店實際的專業實訓,讓學生將“簡單的動作練到極致就是絕招”的理念滲入到教學實踐中,融入到教學目標、內容和考核體系中,在校企合作“無縫對接”中培育出學生的“工匠精神”。
通過本文圍繞高職酒店專業如何培養學生“工匠精神”討論,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的不同專業均可與行業對接,都能搭建出方便學生出彩的成長舞臺,持續努力之下定會讓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實效性和長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