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張莊鎮,由平定縣科協舉辦的農業新技術現場推進會上,一臺可移動顯示屏引起了現場村民們的關注,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村民們不斷點擊顯示屏,通過系統咨詢今年新推廣的高產玉米種子、玉米價格行情,與農業專家交流咨詢符合當地條件的馬鈴薯品種和種植技術。把農業專家請到農民身邊,把科普信息化服務送到田間地頭,以此次推進會為標志,平定縣“科普中國·鄉村e站”在全省首創流動服務。
2015年,中國科協在全國范圍內著力推進科普信息化,實施以科普中國為品牌的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科普中國·鄉村e站”是科普中國實用技術助你成才項目的線下推廣平臺,由一站、一屏、一員組成。一站,即科普惠農服務站或農資店、農家店等;一屏,即農村云傳播中端——中科云媒或電腦、顯示屏等;一員,即科普惠農服務站站長或專業的農村科普信息員。每個e站均具備寬帶接入和良好的網絡環境,安裝中科云媒或電腦、顯示屏等相關設備等。站點內開通農科110服務系統、益民e購服務系統、碼上致富溯源系統,村民可在此通過網絡服務平臺學習實用技術、進行遠程技術培訓;通過每小時更新一次的全國農產品價格信息進行即時信息查詢;通過專家在線服務平臺接受農作物種植技術指導。
平定縣目前建立 “科普中國·鄉村e站”站點4個。設立于南坳村的“科普中國·鄉村e站”站點于2017年建立,站內設備齊全,是科普信息化在當地的服務窗口和推廣陣地。該站負責人趙劍鋒介紹,站點目前已多次組織周邊村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在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的同時,改變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2018年年初,平定縣科協向山西省科協申請解除了原定5公里的網絡服務定位。隨著定位系統的解除,科普信息化服務不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云傳播中端設備可以到農民需要的任何地方。當天,農民在田間地頭便可以通過e站的中科云媒設備查詢自己需要的農業科技知識和最新的農產品實時市場信息,和農業專家進行互動交流。平定縣科協負責人表示,今后,平定縣科協將根據時令和農民需求,增加服務頻次;與國內權威農業專家進行網上預約,開展個性化、精細化服務,在田間地頭為農民答疑解惑,切實解決科學傳播“最后一公里”問題,增強科普服務的公眾獲得感,提高基層科普服務水平,助力精準扶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