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曉兵,李春紅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南昌 330021)
為了提升我院門診處方合格率,進一步提高處方質量,我院引入PDCA管理理念,以促進臨床合理用藥。PDCA循環方法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即包括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4個階段,以確保藥學服務的安全性和藥物治療的有效性,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1,2]。PDCA循環法是通過分析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實現工作的持續改進[3,4]。我院將PDCA循環管理體系運用于處方管理工作中,有效提高了處方合格率,取得了較好的實施效果。
1.1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的2016年6-10月我院共7200張處方評價數據,由專職藥師根據《處方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 (試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2015年版)》《新編藥物學》、藥品說明書等資料進行判定處方是否合格,統計并進行月評。
1.2方法 針對門診處方出現不合理問題,開展第一輪PDCA循環進行針對性干預。次月PDCA循環后進行分析,找出為未得到改善的地方,進行第二輪PDCA循環。再次進行評估實施成效,通過比較PDCA循環開展之前 (2016年6月)和兩輪PDCA循環之后(2016年8月和10月)的處方點評分析報告,以研究PDCA循環在提升門診處方合格率的作用。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對2016年6月份、8月份、10月份門診不合格處方統計、分析,對計數變量進行卡方檢驗,分析組之間的差異性,其中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PDCA循環
2.1.1計劃階段 分析門診處方的現狀,找出不合格處方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分析其中主要原因。對2016年6月前(包括6月份)不合格處方進行統計分析,排名靠前類型主要有:⑴聯合用藥不適宜;⑵藥品用法用量不適宜;⑶未按規定開具抗菌藥物。這些不合格處方主要分布在普外科、急診科、皮膚科、骨科等。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⑴部分醫師執業態度不夠嚴謹;⑵行政干預督導不到位;⑶對醫師教育培訓不足。
2.1.2執行階段 主要干預措施及實施情況:⑴持續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如處方集、新編藥物學、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專項學習,對屢次出現的問題開展專項討論等;⑵加強門診處方審核和處方點評工作。
2.1.3檢查階段 在落實完成計劃的改進措施后,跟蹤各項實施改進措施,剖析實施效果。
2.1.4處理階段 對門診處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再評價,提出新的有針對性的改進方法并予實施,并投入下一個循環。第二階段的循環是在第一階段的循環的基礎上,對干預措施的進一步強化落實。
2.2PDCA循環在提升門診處方合格率的實施結果
2.2.1PDCA循環前后門診處方合格率比較 經過兩輪PCDA循環后,門診處方合格率明顯提高,較PCDA循環前具有顯著差異(P<0.05)。PCDA第二循環后與第一階段循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處方質量仍然有提高。
2.2.2PDCA循環前后門診不合格處方類型比較經過兩輪PCDA循環,不合格處方類型較PCDA循環前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均較PCDA前各類型比例有所降低。

表1 PDCA循環前后門診處方合格率比較
2.2.3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原因分析 不合格處方主要集中于抗菌藥物使用方面,分析其中原因有:⑴耳鼻喉科門診、皮膚科門診、急診科新入職員工抗菌藥物知識掌握不全面,在臨床診療工作中未嚴格遵照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2015年版)》開具抗菌藥物。⑵普外科門診、骨科門診出診的醫師為我院老專家,對抗菌藥物應用管理的法律法規知識更新不及時,特別是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未按規定開具抗菌藥物,此類問題在門診比較常見。⑶行政干預督導不到位。由于門診醫生無法參加抗菌藥物工作小組召開的抗菌藥物合理性評價聽證會,雖然點評結果通報至相關臨床科室及責任醫師,但對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科室和臨床醫師缺乏行政干預。

表2 PDCA循環前后門診不合格處方類型比較
參照國家衛計委 《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1年版)》,目標設定于將門診處方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通過兩次PDCA循環,我院門診處方合格率得到了提高,達到了國家衛計委關于三甲醫院門診處方合格率要求。這表明PDCA循環對提升門診處方合格率有積極的作用。通過上述兩個PDCA循環,對處方合格率的提升發揮了積極作用,解決了部分不合格處方問題,但仍然具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PDCA循環管理方法,每個環節相互滲透又相互支持,層層推進、難以截然割斷。PDCA循環過程中實施人的應具備較強的綜合技術能力,尤其是臨床藥師。臨床藥師通過與處方醫師的直接溝通,組織培訓、專題討論等,需要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臨床藥師通過堅持做好處方審核,對不合格處方事前干預,及時攔截了不合格處方可能造成的潛在醫療風險,通過強化藥師的業務學習,逐漸培養和提高藥師主動幫助醫生提升處方合格率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