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鋒
【摘 要】在世界各國的醫療體系中,急診急救一直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這么說,急診急救是現代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醫療救助措施之一。一些較為發達的國家一般來說它的急診急救都會比較發達,例如在一些西方國家,僅僅是在公交車上也配有專門的急診急救設備,這在我國來說是不太可能的,一方面,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允許,我國的醫療水平相對落后,但是,最為重要的是我國的這種醫療急救的意識普遍較低,即使有的地方設有專門的急救設備也幾乎沒有人會用,而且對這些急救設備的使用沒有做過任何的培訓。所以,在我國,加強急診急救的模式規劃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論述了我國現階段的急診急救的模式規劃,并且對將來如何做好急診急救的模式規劃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急診急救;醫療體系;模式規劃;建議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282-02
前言:隨著現代的一些突發性疾病的發病率在不斷增加,急診急救工作也變得越來越緊張,但是,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在急診急救方面要遠遠落后于西方的許多國家,我國普遍存在著醫療設備不完備、急診急救設備不健全、急診急救的管理工作比較落后的問題。所以,為了國民的健康發展,我們必須做好急診急救工作,要對急診急救的模式做出相應的規劃,確保急診急救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我國的人民的健康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 我國現階段的急診急救的模式規劃
1.1 具有獨立的特點和行政管理化的特點
現階段,我國的急診急救的模式既有獨立化的特點,同時也具有通過行政管理進行管理的特點。這種獨立模式和行政管理的模式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較為常見,而且就目前來說,這兩種模式對我國急診急救的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我國,很多的急救中心都是相對獨立的,這樣,有利于在開展急救工作的時候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有效的避免因為需要進行匯報和請教指示耽誤急救工作的情況,所以有的市級和縣級行政單位都設有專門的急救中心。這些急救中心一般來說都有著較為科學合理的急診急救體系,設備較為齊全,搶救的速度快,工作人員也有著較為專業的急診急救知識,這些急救中心在我國屬于急救中心中最有水平的。行政管理的這種模式也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做出的一種管理模式之一,它是為了提高急診急救水平和急診急救的速度而提出的一種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模式就是建立統一的急診急救指揮系統,這個指揮系統一般都是市級的,行政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實現對急診急救的醫療資源的綜合運用,大大提高了急診急救的效率和速度。
1.2 院前急救的模式和依托建立的模式 目前我國的急診急救最主要的就是院前急救的這種方式,這種方式一般來說沒有固定的床位,目前院前急救模式在我國的很多城市已經開始實行了,這種模式也被人們叫做上海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對院前急救的力量進行強化,極大提高了急診急救的水平。所謂的依托模式就是依靠一些綜合性較強、醫療水平相對較高的大型醫院來建立急救中心,這種模式最早是由重慶市開始實行的,所以又把這種模式叫做重慶模式,這種依托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使得急診急救的后期工作有一個強有力的后盾保障,確保急診急救工作的順利進行,充分發揮了院前院內、CIU等完整的急救醫療功能,這是我國目前發展的甲要模式。
1.3 指定模式和自由模式 指定模式和自由模式是兩種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模式,所謂的指定模式就是固定的急救指揮中心和固定的急救電話,這種模式一般都會在縣級及以下的醫院來實行,這種模式依靠的是國家的大力支持,當地政府會投入較大的財政支持,最大的好處是能夠很好的集中人力和物力,能夠得到成就的發展。所謂的自由模式就是不同的醫院都可以自發成立相應的急診急救中心,由于不同的醫院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競爭,各種資金和設備不一,所以這些急診急救中心的實際水平相差比較大,而且這些急救中心基本上都是從原來的急診室和急診科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是這些急救中心(或者說是急診室和急診科)的水平參差不齊,不僅如此,我國的各行各業也都有類似的急救中心,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這對我國急診急救醫學的發展是個補充,將長期存在下去。
2 對做好急診急救工作模式規劃過程中的幾點建議
2.1 對救護中心和急救中心模式規劃過程中的相關建議 一般來說,急救中心應該設在人口密度較大的地方或者是經濟和交通較為發達的城市,也可以設在政治中心或一些大城市(一般來說,這些城市的人口密度較大)。急救中心的工作要符合當地相關部門的相關規定和要求,要切實做好當地的急救工作,除了最基本的急救工作之外還應該對當地的醫護人員進行相關的急救知識的培訓,為急救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救護中心的設置和急救中心的設置差不多,可以設在那些交通較為發達和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要擁有相關的急救設備和救護設備,在情況允許的時候可以考慮設置相應的重癥監控室,要務必做好本地區的急診急救工作,促進當地醫療事業的發展。
2.2 急診室和急診科在模式規劃過程中的相關建議 急診科的建立是急診急救工作的關鍵性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只有做好急診科的設立工作才能做好整個急診急救工作。一般來說,急診科和急診室可以設立在一些中小型的城市或者說鄉鎮級的一些醫療機構,要在相關的醫療機構的指揮下進行急診急救工作,要積極參與本地的醫療事務,要絕對服從急救中心和相關的上級部門的調度,要具備進行急診急救工作的基本條件(例如一些最基本的醫療設備和最基本的急診急救的藥品和用于急救工作的車輛等),可能夠進行一般的對外清創、縫合、肢體固定、止血等手術處置,有急救工作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搶救能力。
結語
急診急救工作是一個國家所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醫療服務,要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要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切實保護我國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就必須提高對急診急救工作的重視,貫徹落實好急診急救工作,做好急診急救工作的模式規劃,進而推進我國整個醫療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晶,于金華.“5S”管理法在急救物品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療設備,2015,24(1):143-144.
[2] 許曉東,申善京,王靈格,等.醫院急診科內涵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中國醫院管理,1998,18i(2):107一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