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農服務是當前我國氣象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氣象工作發揮現實價值的體現。氣象災害對于農業生產的影響與危害巨大,科學開展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并以此為依據制定防御策略,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農業生產經濟損失。本文總結和分析了當前國內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具體的防御策略。
關鍵詞: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防御策略
中圖分類號: S4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12.060
在氣象服務領域中,農業氣象災害監測是其重要工作內容。農業氣象災害具有強度大、頻率高、危害大等特點,如果不能對氣象災害進行有效的監測,將會造成較大的農業經濟損失。因此,在當前的現代化農業生產中,各地政府和氣象部門對于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并且逐步強化相關工作的管理,本文主要對相關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
1我國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農業氣象監測工作中,雖然整體能力和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但仍存在的一些問題,具體總結了三方面主要的問題。
1.1農業氣象監測體系的建設方式落后
在當前國內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工作中,建設方式落后是不容回避的一個問題,其具體表現為儀器設備、思想觀念、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滯后,尤其是在農業氣象信息的采集和處理中,由于相關儀器設備較為陳舊、落后,部分工作還要依賴人工進行處理,這樣就難以保證農業氣象災害監測的效率和質量。
1.2資源配置不合理
在農業氣象災害監測系統建設中,需要的資源總量加大,氣象部門僅是主要的執行部門和技術管理部門,而具體工作的全面運行需要當地政府、農業主管部門、防災部門、水利部門、通信部門等參與其中,及時掌握準確的氣象災害信息,并發布和傳達給農民。在一些偏遠落后地區,農業氣象災害的資源配置局限性較大,相關部門的協調功能難以發揮,這是影響整個系統建設的重要問題之一。
1.3相關技術落后
農業氣象災害監測是一項系統性高、專業性強、精確度高的工作,當前國內的基層氣象監測站普遍缺少良好的技術支撐,如: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足、技術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技術操作規范缺乏、技術處理手段落后等,農業氣象災害信息難以保證準確性和高精度。在確認農業氣象災害后,難以在第一時間內提出有效的應對方案,無法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這都是對現實農業防災減災工作的嚴重影響。
2農業氣象災害的防御策略
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與防御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應提出具體的防御策略,這樣才能切實做到氣象工作服務于農業生產,對促進我國農業的良好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1完善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系統
在農業氣象災害監測中,要重點對干旱、高溫熱害、低溫冷害、寒害等檢測技術手段改進,要實現預警系統的業務化、系統化與智能化。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系統的構建要以RS、GPS、GIS等高新技術作為基礎,并配套完善的計算機與網絡系統,這樣才能形成滿足實際需求的綜合農業氣象災害預警系統。同時,在農業氣象災害的防御中,要善于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具體的評估,為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提供必須的專業指導服務,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農業防災減災建議。
2.2加強各部門協作,合理應用各方資源
在農業氣象災害防御工作中,要結合各層次氣象部門的重點工作任務和目標,合理使用各方面資源和建設資金,使得農業氣象災害防御系統的建設工作更加高效、有序。氣象部門作為農業氣象監測工作的技術主體,要制定嚴格的農業氣象監測管理制度和信息處理規章,嚴格進行各類技術信息和資料的整理,確保農業氣象災害情況的準確評估與預報。在發現農業氣象災害情況后,要及時與當地政府及涉農部門進行溝通,如:水利行業、工業以及信息化產業等,加強相關組織之間的良好協調與配合能力,迅速制定有效的防御策略。
2.3科學利用技術手段增強對農業氣象災害的干預
在農業氣象災害防御中,氣象部門既要做到準確、科學的監測,還要科學利用技術手段,輔助相關部門增強對相關災害的有效干預。這需要氣象部門配備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要具備良好的氣象專業業務能力,還要了解農業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從而提出有效的干預措施。比如:在干旱季節,氣象工作人員應密切觀測本地區氣象云圖的變化情況,即判定最佳的人工降雨時間,并協同相關部門應對干旱對于農業的影響。
3結語
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對保障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氣象部門要做好全方位的氣象服務工作,真正做到氣象為農服務,并且輔助相關部門提供合理的防御策略,最大化的發揮氣象部門在現實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在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工作中,要注意防御系統的科學建設、先進技術手段的合理應用,有效進行災害干預等,盡量減少因自然災害而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王廣行,單巖超.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分析[J].吉林農業,2018(05):98.
[2]閻歡.現代農業氣象業務進展[J].農業與技術,2018,38(02):242.
[3]李繼紅.農業氣象災害及防御策略研究[J].江西農業,2018(02):51.
[4]李化泉.芻議農業氣象服務與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J].吉林農業,2018(01):95.
[5]郭建平.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測技術研究進展[J].應用氣象學報,2016,27(05):620-630.
作者簡介:谷浩銓,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氣象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