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薇
(八)左轉畫弧
重心左移,上體向左轉。同時左手由右肩經面前向左畫弧至體左側,掌心向內,掌指斜向上;右掌由體右側向下、向左畫至右胯旁,手心斜向下。目視左手。(圖①)

①
重心左移時,應松腰、松胯,以腰為軸帶動兩臂向左畫弧。
易出偏差:只注意手的運轉而不轉腰。
糾正方法:應以腰的運轉帶動兩臂向左畫弧。
(九)收步撐掌
右腳輕輕提起落于左腳一側,成小開立步。同時左手漸漸翻轉,向左方撐掌,掌心向左,掌指向上;右手經腹前向上畫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后。目視左手。(圖②)

②
收右步與撐左掌要同時完成。
易出偏差:收步時身體跟起,落腳時兩腳未能平行站立。
糾正方法:收步時,左膝不可挺伸;以意念控制右腳緩緩內收;腳前掌先著地,然后全腳著地,腳跟直向后落,不可左右蹍轉。
(十)右轉畫弧
上體向右轉。同時右手向右畫弧至面前,手心向內;左手向下、向右畫弧至左胯旁,手心斜向上。目視右手。(圖③)

③
以腰為軸帶動兩臂上、下向右畫弧,右手高不過頭。
易出偏差:轉腰與畫弧不協調。
糾正方法:轉腰、畫弧與目視方向要保持一致。
(十一)邁步撐掌
左腳向左橫邁一步,同時右手繼續向右畫弧,手心逐漸翻轉向右;左手由胯旁經腹前向右上畫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內。目視右手。(圖④)

④
邁步、轉體和兩臂畫弧、撐掌要協調一致,要松腰、開胯。
易出偏差:下肢移動時,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邁步時,重心在右腿,左腿輕輕邁出,腳前掌先著地,然后全腳踏實。
(一)右轉畫弧
上體向右轉,隨之右手經面前運轉至體右側,掌心向內;左手向下經腹前畫弧至右腹前,掌心斜向上。目視右手。(圖⑤)

⑤
以腰的轉動帶動兩臂上、下向右畫弧。
易出偏差:上下肢運轉不協調。
糾正方法:轉腰與兩手畫弧應同時完成。
(二)丁步勾手
身體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腳跟提起,腳尖點地。同時右掌翻轉向外,五指自然捏攏成勾手,勾尖向下;左手由腹前向右上畫弧至右肩前,手心向內。目視右手。(圖⑥)

⑥
掌變勾手時要松肩、垂肘、凸腕。
易出偏差:右勾手、左手畫弧與左腳跟提起三者不協調。
糾正方法:意念控制三者一同完成。
(三)微左轉上步
上體微向左轉,左腳向左前方上步,腳跟著地。同時左掌隨轉體向左側畫弧至面前,掌心向內。目視左掌。(圖⑦)

⑦
轉體松胯后,再輕輕向左上步。
易出偏差:上體前傾,臀部后凸。
糾正方法:轉體時,要松腰、松胯、斂臀;左腳上步時,重心仍在右腿上,上體保持端正。
(四)弓步推掌
重心前移,左腿屈膝前弓,右腳跟外蹍,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隨轉體左掌緩緩翻掌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與眉齊平,臂微屈。目視左手。(圖⑧)

⑧
弓步定式時,右肘微下垂,左肘與左膝上下相對。
易出偏差: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時,翻掌太快或最后突然翻掌;弓步時前后腳處于一直線。
糾正方法:翻掌時,應隨轉體邊翻邊推出,落步時,兩腳的橫向距離應不少于10厘米。
(一)跟半步
重心前移,右腳提起向前跟進半步。(圖⑨)

⑨
跟步時,應以收胯帶動右腳內收。
易出偏差:跟步時身體跟起。
糾正方法:左腿仍保持弓步時的高度,不可向上蹬伸。
(二)后坐轉體托掌
身體微向右轉,重心逐漸后移至右腿上。同時右勾手變成掌,兩手心翻轉向上,兩肘微屈。目視右前方。(圖⑩)

⑩
轉體托掌時,雙肩下沉。
易出偏差:兩手托掌時,兩臂過直。
糾正方法:兩臂應置于身體的側前方,保持弧形,不可成一直線。
(三)左轉體屈肘
上體微向左轉,左腳跟逐漸離地。同時右臂屈肘內收至耳旁,掌心向前;左手微向內收。目視前方。(圖?)

?
左腳跟離地、轉體和屈肘三者應協調一致。
易出偏差:屈肘時,右肘上揚。
糾正方法:右前臂直接向內收,右肘有下垂感便不會上揚。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