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發展邁入了黃金時代,互聯網大數據的應用領域開始蔓延到教育管理領域,不僅為學生以及教師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學方式,還進一步推動了學校朝著自我革新的方向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備受人們的關注。本文從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的必要性出發,論述了當前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的路徑,希望能夠為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研究提供新的參考依據,從而推動高校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 教育管理模式 革新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011-02
一、大數據背景下我國教育管理模式現狀
當前,我國高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仍然以傳統的填鴨灌輸式教育管理模式為主,在教學方式中以教師在課堂上講而學生被動的接收形式為主,這就使得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各項考試,以應試教育為主的填鴨灌輸式教育管理模式不僅扼殺了學生們的想象力,還進一步阻礙了我國創新產業的發展。雖然,當前我國大部分的高校均引入了大量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教學軟件等大數據互聯網設備,但是在實際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采取著以教師作為教學主導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的形式開展,只不過教學知識的展示形式由過去的黑板式教學轉變為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展示,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教學方式仍然無法擺脫傳統的填鴨灌輸式教育管理模式的影響。
實際上,這種簡單的使用多媒體設備、教學軟件等大數據互聯網設備的應用仍不屬于大數據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的實質,隨著大數據互聯網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受限于教學地點以及授課時間等條件約束的面授教學形式將會被以慕課教 育、微課為代表的各種視頻教學以及互聯網輔導機構等不受教學地點以及授課時間約束的網絡教學所取代,可預見,在未來網絡教學這種彰顯自由化、創新化的教學形式將會發展成為我國的主流的教育教學形式之一。隨著大數據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革新腳步的不斷加快,傳統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式將會迎來顛覆性的革新,高校以及教師能夠利用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采集學生的個性信息,從而建立個性化、專屬化的個人檔案信息數據庫,從而在高校內部營造多樣化的教學氛圍,使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念得到真正的落實。
二、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的必要性
1.為高校的教育管理決策提供客觀且有效的依據
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教育管理決策將決定著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方向,在傳統紙質媒介的數據時代,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由于受到大量無效的教育信息的干擾,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決策缺少客觀且有效的信息依據,導致高校的教育管理決策缺乏指導性。然而,隨著大數據互聯網的出現,與傳統的數據收集以及篩選工作相比,大數據互聯網能夠實時的對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合,剔除干擾性的教育管理決策數據,從而為高校的教育管理決策提供客觀且有效的依據。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云計劃以及物聯網等大數據互聯網信息技術,隨時隨地實現高校的教育管理決策數據的網絡傳輸與分享,此外,還能夠對高校的教育管理決策數據開展平臺式的分析、提取與整理工作,建立高校教育管理效果模型,幫助教育管理者多方面以及多維度的掌握各類教育信息的同時,還能夠對高校教育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預判,從而對其進行一系列的修改、反饋以及再實施等工作。除此之外,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能夠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平臺,探尋高校的教育管理變化具體規律,從而評估高校的教育管理發展趨勢,使高校的教育管理決策由過去的經驗式導向,轉向大數據信息分析導向。
2.推動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念的貫徹落實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形象,使得當下的教育形式難以培養學生應有的創新意識,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這一問題備受人們的關注。雖然,當前我國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創新意識的培養經歷了諸多的實踐嘗試,然而由于因材施教這一個性化的教育形式難以得到落實,使得我國的創新意識培養工作未取得預期的成果。實際上,國務院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的提出“關注學生差異化特點與個性的培養,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重點”,受限于當前我國高校教育缺乏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學習風格以及興趣愛好等個性化資料的評估,使得高校在開展因材施教工作時無從下手, 更不用說培養學生創新意識。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思維的產生,它能夠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以及上網行為等日常行為進行全方位的觀察,并對所收集到的數據開展全面的挖掘以及分析工作,從而找到該學生的學習習慣、個人內在潛能等個性化的數據。而高校的教學人員能夠針對這些整合后的個性化數據,為學習制定諸如教學目標制定、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計劃等一系列的個性化學習方案,從而保證高校能夠真正的落實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念,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當前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1.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建設進程較為緩慢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建設進程較為緩慢的問題,一方面,高校尚未做好迎接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工作的準備,高校的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平臺構建缺乏清晰的思路,而一些高校的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信息并未及時進行整合更新,這些高校的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信息大多分散在高校內部的各個部門當中,甚至有一些高校從未開展過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信息搜集工作。另一方面是高校的大數據教育管理缺乏專業化的隊伍,一些高校認為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就是搭建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平臺,實際上,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工作不僅需要高校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還需要高校加強對于大數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從而獲取有效的數據信息并對其進一步的深加工。而只關注搭建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平臺工作相當于用一條腿走路,難以真正的推動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工作的開展。
2.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缺乏充分的調研數據
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提升離不開數據有效調研與取得,然而筆者通過對當前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的數據來源進行調查發現,大部分的高校所收集的教育管理數據主要來源于相關行政部門對其管轄區內的高校所搜集以及整理的數據。此前,教育部門曾在《有關制定發布高等院校學生就業效率年度總結》中提出,條件充足的地區可以采取第三方評判的形式開展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調研工作,利用多種類型的數據調研方式,進一步推進高校人才模式培養、社會需求以及就業之間的良性互動。雖然第三方評判形式能夠使得被調研的高校能夠客觀的展現其真實面貌,使得高校的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能夠更加的客觀公正,然而通過對于當前我國已有的第三方評估組織運作情況來看,僅僅只有少部分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于高校的大數據教育管理中的數據搜集以及整理較為重視,這就使得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缺乏充分的調研數據,無形中阻礙了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數據整合系統的進一步完善。
3.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尚未進行深度的挖掘
所謂的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深度挖掘指的是從龐大的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庫當中,利用互聯網技術、云計劃以及物聯網等大數據互聯網信息技術找出能夠展現出潛藏的以及數據相關價值極高的信息挖掘整理過程。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的革新離不開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應用,而這其中主要工作集中于對搜集、篩選、以及整理后的數據進一步的深度挖掘,從而利用深度挖掘出來的數據信息對高校的教學模式以及學生的學習進度等情況開展進一步的優化調整工作。當前大數據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工作的開展應著重的關注這些深度挖掘出來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優化升級高校的各項工作。然而從當前大數據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工作的開展進程來看,由于大部分的高校尚未構建出一支專業化的數據挖掘團隊,難以對現有的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進行深入的建模、篩選以及分析,使得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也難以切實為高校的教育管理決策提供客觀且有效的數據依據。
四、當前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的路徑
1.積極擁抱大數據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數據應用素養
互聯網大數據的出現,打破了我國教育資源的占有形式,教學工作人員將不再是教育資源唯一提供者,學生甚至能夠比教學工作人員更快的了解最新的教育資源,無形中使得我國的教學工作人員的權威地位受到了影響,這種影響勢必引發教學工作人員對于大數據教育管理模式的抵觸情緒。除此之外,教學管理人員以及教學工作人員對于當前不斷更新的各種數據技術容易產生應用上的恐慌感以及無助感,特別是當面對不斷出現的重復、混亂以及失真數據,將成為教學管理人員以及教學工作人員心理失調的重要誘因。基于此,教學管理人員以及教學工作人員應當轉變心態,積極擁抱大數據教育管理模式的同時,強化數據應用素養,一方面高校應當開展統計學等專業數據處理能力的知識培訓工作,使教學管理人員以及教學工作人員在正確開展數據處理工作的同時,深入的了解大數據潛能以及大數據局限,從而對大數據教育管理模式形成正確的認知,避免數據技術應用上的恐慌感以及無助感等心理失調狀態的發生。另一方面,高校之間應當積極開展大數據教育管理模式的知識交流分享工作,通過分享數據收集、梳理以及詮釋等相關工作的經驗,從而提升數據應用于教育實踐當中的工作效率,從而提升高校教學管理的觀察力以及決策能力。
2.建立大數據教育管理保密機制,防止教育數據泄露
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已成為當前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然而我們應當意識到教育領域廣泛的應用大數據信息系統,容易產生教育數據泄露等問題的發生。實際上,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中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能夠通過特定的大數據信息交互平臺為諸多部門所共享,處于大數據信息鏈末端的學生以及部分的教學工作人員不具備隨時關閉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自主權利,使得學生以及部分的教學工作人員失去個人的隱私空間。基于此,在大數據應用無處不在的今天,我國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制定出大數據應用隱私保護制度,規范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數據的權限使用范圍,從而保護學生以及部分的教學工作人員的尊嚴以及權益。除此之外,高校的教學管理人員以及教學工作人員應當熟讀數據使用的各項條例,明確區分哪些教育管理數據信息是可以共享的,哪些教育管理數據信息是禁止公開,從而不斷提升個人的職業素養。換而言之,在保障教育管理數據信息安全的基礎上,充分做到有針對性地使用教育管理數據信息,并將其反饋于高校的教學管理當中,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有效的得到提升。
3.加大開發投入成本,開發高校專屬的教學APP
隨著互聯網覆蓋率的不斷提升以及各種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各種類型的APP軟件已成為當下們獲取知識的重要工具之一。基于此,學習應當加大開發投入成本,通過搭建高校專屬的大數據教學資源數據庫平臺,從而開發一款能夠全方位的展現高校特色的教學APP,在這個教學APP當中學生不僅能夠查詢自己考試以及日常的成績信息以及所選擇的課程教學開展情況,還能夠觀看不同教師的授課視頻,實現多樣化、特色化的教學方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從當前大數據背景下我國教育管理模式現狀,我們能夠了解到雖然我國的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產生的相應的革新,但是仍然受到傳統的填鴨灌輸式教育管理模式的影響,無法真正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此,我們應當正確的認識到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對于為高校的教育管理決策提供客觀且有效的依據以及推動因材施教這一教學理念的貫徹落實的必要性。雖然當前我國的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仍然存在著諸如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信息建設進程較為緩慢,以及高校大數據教育管理數據尚未進行深度的挖掘等問題的存在,但是我們應當對此抱有積極的態度,通過積極擁抱大數據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數據應用素養等方式,從而找到當前我國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的最佳路徑,從而推動我國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升級優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桂香.大數據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武漢大學,2017.
[2]鄒太龍.大數據時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可能走向及實現路徑[J].高教探索,2017.
[3]孫文文,宋眉眉,張更輝.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教務管理工作[J].中國輕工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