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祖輩撫養孫輩的模式被稱之為隔代撫養,這種隔代撫養模式在我國家庭中較為普遍。在隔代撫養模式下,祖輩與孫輩在相處中會逐漸形成祖孫依戀的特殊情感聯系。幼兒的心理與生理處于發展之中,家庭教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將結合當前隔代撫養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分析和探討幼兒祖孫依戀與問題行為之間的關系,以期能有助于隔代撫養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效應對幼兒祖孫依戀與問題行為。
【關鍵詞】幼兒 祖孫依戀 問題行為
【中圖分類號】B84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041-02
前言:
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部分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親自撫養子女,而將撫養子女的重擔交給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這種隔代撫養的模式在我國家庭生活中較為普遍,關于隔代撫養幼兒祖孫依戀與問題行為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將基于隔代撫養就幼兒祖孫依戀與問題行為進行深入分析,以期能有利于隔代撫養幼兒的健康發展。
一、論述幼兒產生問題行為的因素
幼兒處于成長和發展之中,影響幼兒成長和發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將從家庭因素入手,分析影響幼兒產生問題行為的因素。撫養者類型的差異會對幼兒的多動問題行為帶來影響。父母與祖父母的撫養方式以及撫養理念存在差異,在隔代撫養模式中,部分祖父母在撫養孫輩時存在過度驕縱與溺愛的現象,在培養幼兒自理能力上存在不足,易導致幼兒以自我為中心,行為處事能力不強等問題。當撫養者中途由父母變為祖父母時,幼兒會逐漸形成祖孫依戀,由于幼兒的身心發展尚不健全,使得幼兒所形成的依戀關系為不安全依戀模式,導致幼兒多動問題的出現。實踐表明,中途變更撫養者給幼兒問題行為帶來的影響遠遠高于主要撫養者不同帶來的影響。撫養原因對幼兒問題行為的產生具有一定影響,父母外出打工這一緣由對幼兒產生多動、退縮、違紀等問題行為具有密切聯系。實踐表明幼兒安全的父母依戀關系會影響到兒童的社會能力以及社會關系。部分父母由于工作等原因,需要外出打工,不得不將撫養子女的任務交給祖輩,長時間與子女不能見面,若祖父母未能與幼兒進行早期的親子互動,早期親子互動的缺失也會使得幼兒問題行為的出現。部分祖父母在撫養孫輩的過程中未能與幼兒建立有效的溝通,使得幼兒的情感需求造成空缺,導致幼兒在情緒情感認知以及調節策略上存在不足,進而使得幼兒傾向于用消極的情感宣泄方式表達情緒。由于年齡、受教育程度等問題,大部分祖父母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存在不足,未能給予幼兒及時正確的引導,對幼兒出現多動、意志力不堅定等問題行為具有一定影響。
二、隔代撫養幼兒依戀與問題行為之間的聯系
在隔代撫養模式中,由于父母與子女長期分離,使得子女與父母不夠親近,子女對父母的依賴程度頗低,使得家庭親子關系不佳,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交流不夠融洽,嚴重影響幼兒的依戀質量。由于依戀質量不佳,處于隔代撫養模式下的幼兒在混亂性依戀以及矛盾型依戀上的比例高于一般幼兒,在安全型依戀比例上則低于一般幼兒。不同依戀狀態下的幼兒在行為表現上具有差異。根據相關教育學者的研究,安全型依戀幼兒出現內隱和外顯問題行為的概率遠遠低于處于矛盾型以及逃避混亂型依戀狀態下的幼兒,其中處于矛盾型依戀幼兒出現問題行為的概率最高。依戀質量對幼兒問題行為具有重要影響,處于矛盾型或混亂型依戀關系中的幼兒更易出現抑郁、退縮、違紀以及攻擊行為。安全型依戀關系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予以重視。若幼兒與祖父母的交流互動中缺乏積極正面的評價,長期處于消極評價之中,會讓幼兒逐漸形成矛盾型依戀,使得幼兒在面對問題時容易產生逃避畏懼心理,不愿積極應對問題,存在退縮、抑郁等問題行為。由于父母角色的缺少,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未能充分感知到父母的保護與愛,使得幼兒的情感得不到良好的依附。幼兒若未能在與祖父母的相處中養成正確調節情緒情感的方式,會使得幼兒在調節情緒方面存在不足,容易以消極的狀態宣泄情感,導致攻擊問題行為的出現。
三、關于幼兒祖孫依戀與問題行為的建議
為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提升幼兒的依戀質量,避免幼兒出現問題行為,家長要對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給予高度關注。同伴交往對隔代撫養幼兒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在隔代撫養模式中,祖輩要確保幼兒擁有一定的課外活動時間,增進幼兒與其他小伙伴的交流和玩耍,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到戶外活動之中。同時,祖輩要重視與幼兒的交流溝通,多傾聽幼兒的心聲,轉變落后的教育理念,對幼兒給予恰當的引導,從而豐富幼兒的情感認知和情感體驗。
安全型依戀關系對幼兒成長和發展具有積極影響,處于安全型依戀關系下的隔代撫養幼兒在行為表現上遠遠好于逃避混亂型以及矛盾型依戀關系,與一般幼兒相比也毫不遜色。因此,在隔代撫養模式中,祖輩要給予幼兒足夠的家庭溫暖,與幼兒進行積極有效的情感互動,提升幼兒的依戀質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改變落后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不得對幼兒放任不管或過度驕縱,秉承民主型育兒理念,給予幼兒足夠的尊重和安全感。同時,祖輩要增進與幼兒的交流溝通,注重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情感表達能力,給予幼兒表達自我觀點以及情感的平臺,并充分利用社區等外界資源,讓幼兒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之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
在隔代撫養模式中,祖輩要讓自身優勢發揮地淋漓盡致。隔代撫養是當前家庭生活中較為普遍的現象。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具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生活經驗,能夠給予幼兒正確的引導。同時,祖輩也有一顆童心,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重視與幼兒的交流溝通,了解幼兒的情緒變化,給予幼兒足夠的溫暖,從而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祖輩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以理性客觀的態度面對幼兒的要求,避免對幼兒過度放任或溺愛,要確保家長的權威性,避免幼兒出現問題行為。除此之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注重學習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學習和接受新事物,注重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父母若長期不能陪在孩子身邊,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增進與幼兒的交流溝通,讓幼兒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同時,父母要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增進交流和溝通,統一教育理念。
總結:
隔代撫養已逐漸成為我國社會中的常態。家庭教育作為影響幼兒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是相關教育學者們需要關注的要素。通過分析和研究表明,撫養方式對幼兒的問題行為具有一定聯系,中途出現變化的撫養方式對幼兒的影響更為明顯。祖輩撫養孫輩的方式以及理念也對幼兒的問題行為會產生一定影響,而幼兒祖孫依戀的類型也與問題行為息息相關。家長要正視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結合實際情況有效克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有效提升幼兒依戀水平,減少幼兒的問題行為,為幼兒成長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陳傳鋒,吳云.隔代教養家庭老年人的孫輩依賴與幼兒的意志品質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7,(10):66-72.
[2]滕樹元,王佳旭,郝雙玉,聞明晶.隔代撫養幼兒祖孫依戀和情緒調節策略的關系[J].現代交際,2017(18):40-41.
[3]邢淑芬,梁熙,岳建宏,王爭艷.祖輩共同養育背景下多重依戀關系及對幼兒社會-情緒性發展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6,(05):518-528.
作者簡介:
李珊(1989年4月-),女,漢族,河南濟源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