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會年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實踐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WW[2017]GH017。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097-02
早期閱讀教育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孩子盡早進入知識的海洋,開闊孩子的視野,啟迪孩子的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能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為他們順利邁入小學及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以下是我結合自己教學實踐經驗對培養大班幼兒閱讀能力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激發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強大的推動力。幼兒有了閱讀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從而促進閱讀能力地提高。教師在開展早期閱讀活動中,應遵循大班幼兒早期閱讀的規律,培養幼兒的早期閱讀興趣,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有效的指導,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選材和構思,多功能、多形式、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的教育功能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閱讀的環境
1.“硬”環境的創設。在幼兒園中為孩子準備專門的閱讀場所,擺放適合幼兒使用的小書架、小桌椅,準備符合幼兒年齡閱讀的圖書,通過墻面背景的布置為幼兒創設一個優美的閱讀“硬”環境。幼兒一走進這樣的圖書室,兩眼看到的都是書,從而激發起幼兒主動閱讀的興趣。
2.“軟”環境的創設。在閱讀圖書的過程中,我們努力給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氣氛,讓他們從心理上感到平等舒適,以保持興趣。同時為孩子提供科學的閱讀指導和引導,鼓勵幼兒之間交流,將自己閱讀的內容講給大家。
給幼兒創設寬松、愉快、和諧的閱讀環境,讓他們能無拘無束,大膽自主地學會選擇,培養自主意識,享受個性自由的快樂。
三、選擇閱讀的材料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寶庫”。對幼兒來說,書籍更是學習語言的重要載體。幼兒圖書的閱讀主要是感官上的需要,必須有可愛的動物、有趣的物品、色彩鮮艷的畫面及與自己生活經驗相似的內容。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矢地為幼兒提供具體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內容。
1.題材要多樣化:從童話故事到科學知識,從生活常識到思想教育,親情、友誼、克服困難、經歷奇險,多樣化的題材能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2.文體要多樣化:幼兒在圖畫書中閱讀的不僅有童話故事,而且有兒歌、童謠、詩歌、傳記等,這樣可使孩子接觸到多樣化的文體。
同時,我們還要不斷更新書架上的內容,也可以隨時讓幼兒自帶喜歡的圖書,自由地與同伴交流圖書內容。久而久之,閱讀活動就成了幼兒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在不經意間養成了幼兒自覺閱讀的習慣。
四、指導閱讀的方法
1.按序閱讀。由于大班幼兒已認識了簡單的數字,因此,先教他們認識頁碼,然后按頁碼順序翻書,讓幼兒知道,看書時要按從左向右,自上向下的順序看書??炊豁撛倏春笠豁?,邊看邊想。久而久之,幼兒就會靜下心來,仔細觀察畫面,真正投入到故事中去,從而使他們掌握看書的方法。
2.觀察閱讀。在幼兒閱讀時,指導幼兒通過觀察,理解畫面內容,并把畫面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3.逐字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求幼兒在觀察、理解畫面的同時用手指指著文字一個一個讀,通過逐字多次閱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理解力。
五、家園共育,快樂閱讀
父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親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而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要求得到幼兒家長的理解、支持與密切配合。
1.幼兒園和家長時常溝通,形成共識。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向家長宣傳早期閱讀的意義,讓他們知道早期閱讀不等于早期識字,身教重于言教,使家長真正理解、支持和主動參加到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活動中。
2.經常為孩子朗讀故事,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父母親每天利用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為孩子朗讀故事,在朗讀時咬清字音,語調抑揚頓挫具有感染力,不完全照搬書中的文字,可根據故事內容適當增添一些象聲詞或形容詞,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
3.經常對孩子的閱讀進行鼓勵,促使孩子樂于閱讀。對于孩子在閱讀上取得的成果,家長要及時作出肯定,如口頭的表揚、鄭重地點頭、贊許的微笑、親切的撫摩、熱情的擁抱等等,從而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和專注力,最后養成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之,早期閱讀對人一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幼兒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徑。我們在培養幼兒早期閱讀時一定要有耐心,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都應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使幼兒進入小學后能順利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