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丹
【摘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的將閱讀納入到語言教育的內容當中,而早期繪本閱讀活動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有效組成部分。在此探討了教師理解繪本的重要性和故事類圖畫書的分析思路,對于教師指導幼兒閱讀繪本、提升幼兒語言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故事類圖畫書 分析思路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026-02
早期繪本閱讀活動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有效組成部分,它是指0~6歲嬰幼兒憑借不斷變化著的圖像、色彩、文字以及成人豐富形象的講讀,來理解和學習以圖畫為主的低幼兒童讀物內容的活動過程。
繪本作品多以圖畫書的形式呈現,故事類圖畫書是幼兒接觸的早期閱讀活動中頻率最高的一種繪本,對故事類圖畫書的細致分析和解讀將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繪本。“所謂故事類讀本,即指有人物、有情節、有主題的圖文并茂的幼兒圖畫書。”基于故事類繪本的特點,本文探究的重點是在集體教學活動前如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閱讀習慣,把握教材“核心經驗”來幫助教師從繪本的特點入手,分“主題、語言、圖畫、結構”四個方面對繪本進行分析。在多次嘗試和實踐中,我們認識到,教師在理解和分析這類繪本前,要精讀圖畫書,這是幫助教師理解繪本的不二法門。
一、分析先從故事類圖畫書的特點入手
故事類圖畫書是有完整的情節的,它要求教師在閱讀一個故事時是要“完整欣賞”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印象;故事類圖畫書具有鮮明的人物、角色特點;故事類圖畫書具有清晰的情節發展線索,如《白羊村的美容院》中,美容師的到來,剛開始大家還是半信半疑的,慢慢的大家接受了,變換著各種花式。可是,從第9頁開始,“流行”的東西就不一定是“好”的了。到最后通過“選美比賽”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故事類圖畫書蘊含一定的主題,在《白羊村的美容院》中,孩子通過觀察第20至21頁,可得知書中蘊藏了作者要把“白色才是最適合白羊們的顏色,就像我們人自己一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樣一個道理。
二、分析故事類圖畫書的基本要素
分故事類圖畫書的基本要素即結構特點、圖畫特點、語言特點和主題特點,下面以《白羊村的美容院》為例來分析:
(一)結構特點
從結構看《白羊村的美容院》,這本書是用擬人化的白羊來開展情節,按照情節的發展來展開故事,內容風趣幽默,文章中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形式的統一,情節環環相扣清晰明了。
(二)圖畫特點
圖畫特點,即為繪本中運用的色彩、造型、繪畫材料、背景、開本、留白等以及畫面之間的關聯和文圖之間的關系。繪本《白羊村的美容院》色彩豐富,角色姿態夸張,表情多樣,細節耐人尋味。
(三)語言特點
語言特點,即為繪本中運用的詞匯、句式、語音等。繪本《白羊村的美容院》使用的是旁白敘述性語言,且語句豐富多樣,描述性詞匯詼諧幽默、與畫面相得益彰。
(四)主題特點
通過分析故事類圖畫書《白羊村的美容院》,可得出其主題:其實白色才是最適合羊的顏色;讓孩子懂得喜歡自己,不盲目模仿他人價值觀;不因為“流行”而認為自己“很難看”;知道“自己最好看的樣子”是原本最簡單的樣子;了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三、聯系核心經驗,準確把握閱讀活動的指導
在“學前兒童語言學習核心經驗與語言教育研究”第五屆全國幼兒語言教育研討會上提出的幼兒語言領域的核心經驗包括交流談話經驗、敘事描述的經驗、說明講述的經驗、閱讀圖書的經驗及衍生出的欣賞理解文學語言、創造運用文體學語言等,在故事類圖畫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些經驗和信息對于構建孩子的核心經驗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因此教師應認真鉆研繪本,基于核心經驗來設計教學活動。大班幼兒的想象思維能力已經有了明顯的發展,故在設計《白羊村的美容院》教學活動時,除了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還要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引導幼兒觀察第9-10頁后提問:“接下來,白羊村還會流行什么顏色?”在孩子不知道閱讀內容的情況下,給予了孩子充分的猜測、想象、預期的機會,孩子可以大膽猜測后面的內容,這樣就大大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研究證明,故事類圖畫書的早期閱讀活動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能夠很好地激發孩子有興趣地讀繪本;同時故事類圖畫書的畫面精美,富有內涵,能給孩子美的熏陶;再者,它能激發和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因此我們應繼續關注故事類圖畫書的分析方法,結合“核心經驗”把分析繪本所得用于集體教學之中,通過早期閱讀活動為兒童的終身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使其成為有潛力、成功的閱讀者。
參考文獻:
[1]周兢:《論早期閱讀教育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J].幼兒教育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