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189-01
早讀上課前,一個個同學陸續走進教室,輕輕放下椅子和書包,拿出課外書,認真閱讀……
中午練字前又是如此……
班級學生的日常學習秩序井然。黑板、講臺一塵不染;窗臺盆栽 綠意盎然;教室宣傳欄書香濃郁…….
這是一個自主管理的和諧大家庭——六(1)班。自主管理的的背后是精細化管理。責任落實,才是硬道理。
葉圣陶老先生就語文教學說過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我在這里套用一下,對班級管理而言——“管”是為了“不管”。班主任應該努力實現角色的自我轉變,由牧羊人到領頭羊,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主管理的班級中健康成長。為此,我在培養我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一、目標引領,走向成功
班級目標的確立是管理好班級的先決條件。班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是班集體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班集體如果沒有共同追求的奮斗目標,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所以,根據我班各方面的情況給同學們制定了班規和一日常規,結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進行有效的教育。
六(1)班原是我擔任語文教學的班級。現在,我由“語文教師”升級為“班主任語文教師”。開學近兩周,沒有正式的班干部,沒有正式的學生衛生值日分工表,但我安排了三名責任心較強的學生分管三項工作:課堂紀律登記、課間紀律檢查、作業情況登記。每天下午抽十分鐘讓這三位學生在班級總結,以上三方面表現差、扣分多的最后兩名,共六名學生組成衛生值日小組,值日一周。此舉措是讓學生明白:認真上課,遵守課間紀律,按要求上交作業,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和快樂;也讓那些做得不好的學生明白:違反課堂紀律,課間表現差,不按要求上交作業,要承擔后果,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目標明確:管好自己,就是管好班集體。
二、在實踐活動中選拔干部
一個班級成員只有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和出眾的才能并得到學生群體認可時,才可能被擁戴為干部。入學時我臨時任命幾位班干部后并告訴全班同學一個月后進行調整。在這期間,通過活動,比如演講、辯論、衛生勞動、分發課本、出黑板報、主題班會課、思想品德課等活動,發現并挖掘有頭腦、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有自信心、有主人翁責任感的學生,并確定為競選候選人。然后,讓他們自己選擇競選班干部的職位。并明確告訴他們:這樣選出來的班干部才有工作熱情,責任心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有工作的魄力。
三、分工明確,一人管一事
根據上學年對本班學生的了解,以及開學的前兩周的觀察,結合學生的推薦,第三周班干部分工表和衛生值日分工表才正式出爐!形式上,基本上是“一人管一事”和“一人監督管事”。比如,早讀和午練前的靜心閱讀由郭同學專門負責,他就得早到,帶頭靜心閱讀;若聽到有人講話,影響閱讀,必須登記名字。
四、管好自己,對自己負責
管好自己,對自己負責,這是每個學生的基本責任。開學伊始,為讓學生明白不同的年級有不同的責任,也讓學生有小學畢業班的學習緊迫感,班級進行了“新學年新計劃”宣言活動。每個學生用“我是六年級的學生了……”這一句式開頭寫一段話。活動中每個學生結合自身情況寫下自己新學期的理想、目標、要求。如:
我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我要認真上課,把老師教給我的知識都學到位,記牢靠。把作業寫得工工整整,質量好,效率高。在考試時,認認真真做,給老師一份滿意的答卷。下課時,提前做好下一節課的課前準備。——練同學
五、活動中反思,牢記自己的責任
立下鏗鏘的誓言后,應該時刻反省自己有無兌現自己的諾言,讓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學習活動中。班上語數英三科的課堂紀律良好,可是術科課堂紀律令人擔憂:講話、傳紙條、看課外書、離開座位、無心聽講……種種不良現象!他們言行不一,忘了自己的誓言,不懂得反思,不給點懲罰,談何責任?于是我進行了一次“關于六(1)班術科課堂紀律的調查”:
關于六(1)班術科課堂紀律的調查
1.根據你關注的術科課堂紀律,在括號內填入相應的科目
A.紀律良好( ) B.紀律一般( ) C.紀律差( )
2.你希望怎樣的術科課堂紀律?
A.良好( ) B. 可以隨便說話( ) C.非常吵、亂( )
3.你在術科課堂上的紀律表現:
A.紀律良好( ) B.偶爾說些無關話題( )
C.經常講話( )
4.術科課堂紀律最差的同學是:( )( )(填寫1-2名,也可填自己)
5.為管好自己術科課堂的紀律,我將:
要_________________還要___________________,更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當發現旁邊的同學違反術科課堂紀律時,我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統計結果表明,術科課堂紀律差的有19人;術科課堂紀律由好及差的順序是:音樂、形體、信息、體育、美術、科學。對術科課堂上常違紀學生也作了相應的處理:通知家長,本人寫反思,為班級做事等,更關鍵的是后期的行為表現,改變或進步大的給予適當加分。最終,學生明白:所有課堂都應遵守課堂紀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上好每一節課是對自己負責!
六、在強化行為訓練中,增強責任意識
“走進書海,品味書香”這是我班的班級特色。其實閱讀行為的強化訓練,也讓學生增強了責任意識。每天早讀前、中午練字前的零碎時間都用來作課外閱讀時間。剛開始是班主任坐班監督。一周后,由專門的一個學生任“閱讀督導”,監督學生的閱讀自覺性。一個月后,學生養成了一種自覺閱讀的行為習慣。有了閱讀習慣,加上他們的閱讀積累,我對閱讀增設了一個要求:小組輪流寫閱讀交流,四人一小組,一周共四篇,每周用一節課班集體共同交流。經過一學期的閱讀強化訓練,學生已將閱讀作為自己每天的一個責任,并自覺遵守了課前紀律。
七、在“小小的處罰”中明確責任
“沒有處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這里的處罰絕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不是傷害,不是歧視,而是在顧及對象尊嚴及承受力的前提下,讓他自己承受自己過失帶到的不良后果。如家庭作業忘帶了,讓其回家拿來或再重新做,由他自己選擇;周一升旗禮沒戴紅領巾,常規中扣分后,自己另買一條放在班級備忘箱里。
精細化的管理,強化了學生的責任意識,讓我們的工作更輕松,讓學生更自由、更快樂,獲得更好的發展。教師要敢于將管理的自主權還給學生,班集體就能真正成為每位學生的家。教師松一松手,換回一片藍天,讓云朵自由飛翔。自主管理有很大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我愿同大家一道,努力把班級建設成為文明守紀、團結上進的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