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秀 陳麗紅 鄒亦廬 王金華 謝新平 盧琳
【摘要】目的:本次實驗研究的是TBL教學法在婦產科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和效果。方法:本次實驗選取本校100名醫學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有50名學生,對對照組學生應用常規教學方式,對實驗組學生應用TBL教學法,隨后對比兩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臨床實踐成績、對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結果: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臨床實踐成績、對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均高于對照組學生,且P<0.05,此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TBL教學法在婦產科學臨床實習教學中具有顯著的教學效果,適合被廣泛應用在婦產科學臨床教學中。
【關鍵詞】TBL教學法 婦產科學臨床實習教學 應用方式
【基金項目】以團隊為基礎的TBL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2016-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J16014)。
【中圖分類號】G642.4;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220-02
婦產科學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也是婦產科醫護人員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但是受到診斷部位隱私性和傳統思想的影響,婦產科學教學實踐工作比較難以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婦產科學教學難度。TBL教學法是一種由美國教育學家提出的學習模式,指的是將學習的基礎建立在團隊上,并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1]。為此,本次實驗選取本校100名醫學生,展開了關于TBL教學法在婦產科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和效果的研究。
1.研究資料和方式
1.1普通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本校100名醫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有50名學生。兩組學生的學習成績好壞程度基本分布均等,且兩組學生的各科教師相同。
1.2實驗方法
對對照組學生應用常規教學方式,對實驗組學生應用TBL教學法,具體如下。
1.2.1注重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提高學生認知能力主要體現在TBL教學法應用的課前準備階段,為此,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本節課的預習,讓學生在熟悉教學內容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在反復練習后,學生便能夠獨立的掌握教學重點。長期以往,學生對婦產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也會提高,便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階段。
1.2.2注重對后進學生的指導
團隊學習模式的顯著優勢便是有利于對后進學生進行指導,教師在進行分組時,需要參照TBL教學法差異性的原則,結合組內學生的平時成績,將成績優秀和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分組,例如,按照每組10名學生的方式,將實驗組學生分為5個學習小組,作TBL教學法的應用載體。在平時的探討活動、小組合作活動中,成績較為優秀的同學可以帶領成績較差的同學一起完成學習任務和作業,進而將對后進學生的指導作用發揮到極致。
1.3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選擇的觀察指標是兩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臨床實踐成績、對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其中,理論考試成績、臨床實踐成績以測驗和分數統計的方式獲取,均采用百分制,滿意程度以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獲取。
1.4數據處理
本次研究實驗涉及到的數據統計和計算工作均由SPSS19.8.0軟件完成,本文的計量資料用(x±s)表示,應用t檢驗法;計數資料率用(%)表示,應用卡方檢驗法。且p<0.05,存在差異性,此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理論考試成績、臨床實踐成績分析結果
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90.123.21)分、臨床實踐成績(92.122.21)分,均高于對照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85.233.45)分、臨床實踐成績(87.232.45)分,且p<0.05,認為此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教學方式滿意程度分析結果
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方式不滿意僅1例,對照組不滿意7例,實驗組學生的滿意程度高于對照組學生,且p<0.05,認為此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婦產科學屬于臨床醫學學科的一種,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針對性,而TBL教學法在婦產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實踐性,有利于教師進一步開展實踐教學[2]。
在本次實驗中,可以看出TBL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臨床實踐成績、對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為此,教師可以加大TBL教學法在婦產科學教師中的應用力度,在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凱云,林東浩,陳松深,邱浩強.TBL結合CP教學法在婦產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18:2810-2812.
[2]張少華,楊筱鳳.TBL教學法結合標準化病人在婦產科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6,0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