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急診外科作為醫院的重要組成部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急診外科醫生的就診能力能夠為患者提供及時的服務,為后續治療提供可靠保障。然而縱觀目前諸多急診實習帶教生而言,其并未具備較強的技能,因而提升急診實習代教生能力成為目前提升急診診治效果的關鍵。本文將重點探討人文教育在急診實習帶教中的運用效果。
【關鍵詞】人文教育 急診 實習帶教 運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234-02
人文教育帶教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臨床帶教模式,該種模式主要以帶教生為中心,為其提供人文關懷,利用我國固有的人文思想對其進行人文教育,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帶教生的人文思想與實習技能,從而為患者提供具有人文性質的急診服務,在提升患者滿意度的同時,使患者擺脫病痛,獲得良好的就診效果[1]。
1.人文教育對于急診實習帶教的重要性
相對于傳統的急診實習帶教而言,教師只是單純的重視帶教生的專業知識,單純的提升其實踐操作能力,而忽視對帶教生進行人文教育,使得帶教生無法對患者給予人文關懷。在當今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下諸多急診醫生與護理人員的政治意識在不斷弱化,而經濟意識在不斷增強,如此意味著醫生在進行門診診治過程中,若缺少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則患者極易產生消極思想;同時若教師缺少對帶教生的人文關懷,則極易將帶教生培養成“三冷”醫生[2]。對于帶教生而言,由于其具有較強的品性可塑性,因而在必需的“技能與知識”講解外,若對其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則能夠有效的提升急診帶教生的工作熱情與積極性。正是基于上述論述,加強對急診實習帶教的人文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2.人文教育在急診實習帶教中的運用策略
2.1急診帶教教師需要加強對帶教生的職業道德培養,塑造帶教生的良好形象。在加強對帶教生人文教育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則是加強對帶教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醫生的職業道德時刻受到較為強烈的沖擊,為避免帶教生產生錯誤的思想觀念與不良的職業道德觀念,教師需要深化帶教生“救死扶傷”的觀念意識,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對自身行為與舉止、言談的約束,為帶教生樹立良好榜樣,從而使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2培養帶教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帶教生的溝通技能。作為醫務工作者需要時刻“以患者為中心”,在進行急診實習帶教中,教師需要將此種意識固化并深化,使學生加強對此種觀念的理解,如此可使患者得到人性化的治療。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努力提升帶教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高超的溝通技巧能夠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放松,因而可在輕松的環境下得到有效的治療。
2.3帶教生需要努力加強對人文知識的學習,并加強對人文精神的培養。伴隨著醫學的快速進步,對醫務工作者提出較高要求,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同時還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牢固思想;對于整個人文精神而言,“以人為本”則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內涵所在。在急診實習帶教中,教師并非是無意識的向帶教生講解人文知識,而是需要有目的、有內涵的進行講解,如此才能夠使帶教生充分的理解人文精神的核心內涵,真正的將患者的生命利益放于首位。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意識培養,告知帶教生尊重患者人格與保守患者隱私的重要性;在對患者進行安慰過程中,需要充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樹立堅定的康復信心。
2.4教師需要加強對帶教生的關懷,努力營造濃厚的人文氣氛。對于急診實習帶教生而言,其常會面臨較大壓力,進而使其產生一定的不良心理,出現一些極端行為,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此種現象的觀察,一旦帶教生出現類似行為,則需要及時與其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為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幫助,進而釋放其壓力。例如由于帶教生并未具有良好的實踐能力與較強的專業技能,在面對患者時通常表現較為緊張,從而較易出現診治錯誤現象,此種將會受到患者的不良對待。為此教師需要指導帶教生相應的就診方式,同時指導帶教生向患者進行深刻致歉,以求得患者的諒解。同時教師也需要對帶教生進行勸解,使其理解患者的心情;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加強對帶教生的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以避免使其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
3.總結
急診外科作為患者入院后的第一診療服務站,對于患者的病情與后續治療具有重要作用。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人文關懷,不僅能夠使其得到良好的初步治療,同時能夠在較大程度上使患者的心情得到放松,避免使其產生恐懼心理。伴隨著醫學發展模式的不斷變化,對患者救治不再單純依靠專業的救治能力,而是更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與社會情感因素的關注,努力提倡人性化服務,使急診救治形成全新的診療理念,從而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就診服務。
參考文獻:
[1]劉麗秀,王宜娜,葛君,等.急診科實施人文關懷的難點與對策[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4):459-460.
[2]張健.急診科實習生帶教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吉林醫學,2011,(22):4726-4727.
作者簡介:
李靜涵(1985.06~),男,漢族,重慶永川人,本科,醫師,研究方向為普外科,主要研究:工作急診外科創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