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經濟正處于不斷發展的階段,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現階段汽車已成功進入千家萬戶,作為百姓的代步工具。與此同時,也帶動了汽車行業的發展,而在汽車行業中發展最迅速的是汽車維修業。但汽車維修業發展迅速的同時,維修技術人員卻非常匱乏,高職院校主要負責培養技術型人才,因此必須對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目的在于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技術人員。本文主要針對高職汽修專業理論教學及實踐結合進行探析,望與廣大同行進行討論。
【關鍵詞】汽修 專業理論教學 高職 實踐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242-02
前言
如今汽車維修業正跟著汽車行業呈不斷發展的趨勢,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需要培養的汽車維修專業人士,必須要達到汽車行業發展的要求,采用創新教學模式,不斷地挑戰和解決經濟社會提出的難題。當今科學技術的發展將汽車各部位零件與結構的復雜提升了一個層次,同時也使維修的難度加深。而高職院校主要以培育應用型技術人才為主,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更應該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在校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操作中,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
一、合理的制定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實施教學內容的前提,也是作為教學內容的重要依據。只有明確教學計劃,才能制定出相對應的教學方案,才能順利開展教學工作。同時合理的制定教學計劃,也能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對實踐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學生入學后,便可組織學生參加汽車結構拆裝課程,讓學生對本專業內容有所了解,并提高對汽車構造及維修技術的認識,為學習專業課程知識做良好的鋪墊。
二、強化實訓基地
對于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僅需要掌握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實際操作能力。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強化實訓基地,引進新型設備及儀器,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例如,高職院校可向政府尋求資金上的援助,引進新型設備及儀器,方便學生掌握新技術,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要確保引進的新型設備足夠學生們使用,讓每一位學生都可進行操作,進而得到全面的訓練。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需對引進的新型設備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便于及時發現設備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安全隱患,一經發現需馬上進行修復或更換,從而延長設備的使用周期,保證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打造高素質教師團隊
高職院校對于教師的組織結構應具有較為特殊的要求,不僅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還應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便于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例如,高職院校可召集教師到企業進行學習,教師也可在假期時間,自行學習先進的操作技術。高職院校應鼓勵教師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從中提高教學水平及技術能力,在傳授學生知識過程中更得心應手。除此之外,高職院校也可聘請擁有豐富的汽車維修方面技術的專家,到學校為教師培訓指導,教師在培訓過程中可發現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改正。
四、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通常學期結束后都會對學生本學期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考核,將其作為評定學生本學期成績的依據。傳統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發揮學生學到的技能,而且學生也僅是為了通過考核而學習,教師在學期結束后評定的學生成績也有失水準。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使用過程性考核取代傳統考核,過程性考核即針對學生本學期的學習過程進行記錄,教師于學期結束后對本學期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考核與評價。與傳統考核區別在于,過程性考核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而學生在過程性考核監管下也會積極學習,具有客觀的特點。
五、聯合企業培養人才
高職院校可以聯合企業進行教學,學生在校內學習理論知識后,可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如今高職院校聯合企業培養人才也是教學環節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模式,學校可傳授學生全面的理論知識,而企業則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基地。例如,高職院校可在學期將近結束之時,由專業教師負責帶隊,系部幫助學生安排實習單位,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系部安排的單位。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教師需要跟蹤好學生的實習情況,在學生遇到難題的時候及時幫助學生排憂解難。
結語
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人才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具備較強的操作能力。與此同時,為了保障人民行車安全,高職院校要重視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安全意識教導,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要重點培育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滿足經濟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洪.高職汽修專業校企合作辦學“雙贏共享”的實踐與思考[J].西部皮革,2016,(12):236-237.
作者簡介:
劉惠勇(1990年-),男,漢族,廣東惠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為汽車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