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淼
【摘要】目的:探討右美托咪定與芬太尼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麻醉效果及對預后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進行介入治療的肝癌患者70例,根據麻醉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采用芬太尼進行麻醉,觀察組采用右美托咪定進行麻醉,兩組均采用丙泊酚誘導麻醉,比較兩組麻醉前、手術中及蘇醒后10min平均動脈壓(MBP)、心率(HR)及脈搏氧飽和度(SpO2),并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手術中及蘇醒后10minMBP、HR及SpO2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惡心嘔吐、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右美托咪定與芬太尼在肝癌介入治療中均能達到理想的麻醉效果,但是右美托咪定應激反應較輕,能夠保障患者的呼吸穩定性,且不良反應較少,對手術預后的影響較小。
【關鍵詞】 右美托咪定;芬太尼;肝癌;介入治療;麻醉效果;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6142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6-077-01
介入治療是非開腹手術治療肝癌的首選方案,但是在介入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而長時間的制動可能會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優化麻醉方案,減少術后不良反應[1]。研究表明[2]:將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癌介入治療中能獲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較高,但是該結論有待驗證。因此,本課題選擇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進行介入治療的肝癌患者70例,探討右美托咪定與芬太尼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麻醉效果及對預后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進行介入治療的肝癌患者70例,根據麻醉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齡39-74歲,平均(5834±653)歲。觀察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38-76歲,平均(5852±647)歲。入選患者均確診為原發性肝癌,且采用肝癌介入術進行治療,排除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腎功能衰竭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本研究均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監督、批準下完成,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于術前肌注8mg地西泮,進入手術室后對動脈壓、心率、脈搏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對照組采用芬太尼進行麻醉:緩慢靜脈注射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國藥集團工業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國藥準字H20123297)1μg/kg,超聲引導定位后靜脈注射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82)15mg/kg誘導麻醉。觀察組采用右美托咪定進行麻醉:采用微量泵注射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27)03μg/kg,超聲引導定位后靜脈注射丙泊酚注射液04mg/kg誘導麻醉,直至手術結束。
13觀察指標(1)圍術期指標。記錄并統計兩組麻醉前、手術中及蘇醒后10min MBP、HR及SpO2;(2)不良反應發生率。記錄并統計兩組麻醉后惡心嘔吐、心動過緩(心率<60次/min)、低血壓、呼吸抑制(血氧飽和度低于90%)發生率。
14統計分析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x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圍術期各指標比較兩組麻醉前MBP、HR及Sp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中及蘇醒后10minMBP、HR及SpO2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惡心嘔吐、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14%(6例),低于對照組的3143%(11例)(P<005)。
3討論
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其首選治療方法為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等手術,對于無法進行切除的肝癌患者,可采用肝癌介入術治療[3]。該手術是一種在在血管造影機、CT、MR等影像設備引導下的微創手術,能夠將栓塞劑或化療藥物注入肝動脈,使局部藥物濃度遠超全身藥物濃度,因此具有療效好、創傷輕、副作用小、恢復快的優點。丙泊酚是介入手術中常用的短效靜脈麻醉藥,但是該藥物能夠引起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因此需要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來減少丙泊酚的用量,避免麻醉對患者造成的影響。芬太尼是一種強效麻醉性鎮痛藥,起效速度較快,不良反應也比丙泊酚小,但是仍會導致患者出現心動過緩、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4]。而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具有顯著的鎮靜鎮痛作用,且能夠維持血壓、呼吸率及氧飽和度穩定[4]。本研究中,觀察組手術中及蘇醒后10minMBP、HR及SpO2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癌介入治療中對于患者生命體征影響較小,能保證患者在平穩的完成手術。此外,右美托咪定對丙泊酚需求量較低,而且耐受性良好,臨床應用時不良反應較少,對手術預后影響較小[5]。本研究中,觀察組惡心嘔吐、心動過緩、低血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看出:將右美托咪定在肝癌介入治療安全性較高,麻醉并發癥發生率較低,能提高患者耐受性。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與芬太尼在肝癌介入治療中均能達到理想的麻醉效果,但是右美托咪定應激反應較輕,能夠保障患者的呼吸穩定性,且不良反應較少,對手術預后的影響較小。
參考文獻
[1]梁然,LIANGRan.右美托咪定在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腫瘤手術全身麻醉中的輔助作用及效果分析[J].醫學綜述,2016,22(7):1454-1456
[2]王凱.右美托咪定與芬太尼用于經皮微波消融治療肝癌麻醉的比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7):180-180
[3]陳禎,冼東鋒,鄧瑯輝,等.右美托咪定復合舒芬太尼在肝癌微波消融術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5,36(4):618-620
[4]閆姮,劉東義,馮昌,等.右美托咪定與丙泊酚麻醉在肝癌介入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山東醫藥,2016,56(41):74-76
[5]汪樹東,李娟,康芳,等.不同靶控濃度瑞芬太尼聯合右美托咪定用于頸椎手術麻醉中經鼻清醒氣管插管效果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6):53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