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群
摘 要:中學生的誠信意識決定著明天的社會信用。在中學生的誠信教育中,學校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家庭和社會也有重大的責任,三者必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誠信教育效果。當下的中學生在誠信方面有待提升,作為一名教師要積極反思,分析導致出現該現象的因素,探索有效的解決措施,促進中學生的誠信教育發展。
關鍵詞:誠信意識;表現;原因;措施
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見誠信的重要性。然而,在利益的驅使下,弄虛作假、言而無信、誠信缺失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不正的社會風氣蔓延到了校園,影響著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加強中學生的誠信教育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首要任務。
一、中學生誠信現狀分析
中學生誠信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上課過程中不認真聽講,下課后抄襲或花錢雇傭他人做作業,考試過程中出現傳紙條、手機搜題等作弊行為。
2.通過修改考試成績的方式來欺騙家長;蒙騙家長和老師,在成績單上代替家長簽字。
3.編造假的理由向家長索要錢物(學校繳費等);為了獲得假條以裝病或家長出事的理由蒙騙教師。
4.隱藏事實,隨意編造理由,對自己犯的錯誤拒不承認;同學犯錯,會通過略去重要信息或推脫的方式來應對學校調查。
二、導致中學生誠信缺失的因素探究
針對中學生誠信缺失現狀,教師不能直接判定是學生道德品質的降低,要綜合不同的因素和情況來分析。
1.家庭因素分析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很多家長都過于注重孩子的物質需求和成績,對道德品質有所疏忽。在家庭教育方面,部分家長會以“社會很復雜,吃虧的都是老實人”來教育孩子,導致孩子從小就樹立了“不做老實人”的觀念。部分家長沒有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自己隨意說謊,比如有的家長欺騙單位,謊稱生病來請假……殊不知,凡此種種孩子耳濡目染,導致他們慢慢失去了誠實守信的好習慣、好品格。
2.學校因素分析
我國一直把德育放在學校教育的首位,但是依舊存在重視智育、忽視德育的現象,以學生的成績來評判學生的好與壞,導致學生不注重誠信。在實施德育過程中,將德育和政治教育畫等號,導致德育內容出現空洞化、抽象化現象,學生對誠信不再注重,甚至萌生了講誠信便是傻子的想法,不懂得誠信的真正意義;實施的教育方式缺少啟發性,很多教育內容都是以灌輸的方式來實施,不利于學生培養自我教育能力,導致學生缺乏對誠信的正確認識,不理解誠信的社會意義。
3.社會環境的不良影響
在新時期的環境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有一部分人為了個人的利益放棄了誠信,導致市場中混入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同時,大量的虛假廣告和信息充斥在人們的身邊……這些現象都對中學生的誠信造成了負面影響。
4.中學生自身素質導致誠信喪失
中學生出現誠信缺失現象的直接原因是自身素質的缺失。現在的中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比較優越的待遇,容易出現嬌生慣養的情況,缺少一定的吃苦經歷,導致責任意識不強,存在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自私自利心態。
三、對誠信教育的思考:措施和方法——大力加強中學生誠信教育
1.家庭方面,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榜樣
要重視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作為家長,要提升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積極轉換教育思想,從小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以德育為先,有效開展家庭教育,端正孩子的思想,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文明行為,為孩子的心理健康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從而進一步促進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發展,有效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使其以誠信的態度來面對社會和身邊的每一個人。
2.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范
作為一名教師,要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防止出現言行不一的情況,通過自己的行為來為學生樹立一個典范,通過自己的德行來感化學生,避免出現極端的話語和行為。同時,走下講臺后依舊要以身作則,積極發揚作為一名教師應有的風范,在生活中為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典范。教師還要積極提升綜合素質,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選擇和誠信品德有關的書籍推薦給學生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促進學生認識水平的提升,使其能夠自覺主動地培養自身的誠信品德。
3.學校方面,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悟、悟中醒、醒中行
(1)學校要積極加大對中學生誠信教育的力度。依照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根據不同的方案采取相應的教育手段,將誠信教育滲透到實際的學科教學當中,同時要積極地開展誠信教育方面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誠信的意義。
(2)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誠信做人、誠信做事的意義,如班級制訂的班規班紀,一定要說到做到,“言必行,行
必果”。
總之,誠信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要綜合各方力量,社會、學校、家庭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優勢,提高對誠信教育的重視度,有效促進青少年培養誠實守信的素質,這樣在未來的發展當中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斐斌.淺談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必要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7).
[2]陳曦.對中學生誠信道德的培養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7(4):61-62.
?誗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