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巧健
摘 要:“微專題”的創設,有利于激起學生的復習動力,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理解,從而切實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微專題;含義;主題確定;問題注意
一、“微專題”的含義
本文提出的“微專題”是以某個“點”為中心,整合相關的化學概念、化學原理、規律及化學實驗。不同于一輪大專題復習中的某一大主題,“微專題”涵蓋的內容相對較少,知識之間聯系緊密,學習目標明確。借助“微專題”組織教學,可以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喚起學生的探究活力,激發學習興趣,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融合。
二、“微專題”的主題確定
微專題設置應該根據學生的學情和高考要求選擇合適的內容,以突破前期學生復習中的瓶頸知識,以在短期內快速解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所謂“微專題”是指立足于學情、教情、考情,選擇切口小、角度新、針對性強的微專題,力求解決復習課中的重點問題、熱點問題、疑難問題。選擇怎樣的主題,以怎樣的角度,解決怎樣的問題,這是“微專題”實施前教師必須深思的問題,也是決定復習效益的關鍵所在?!拔n}”的主題確定,要充分考慮以下幾點:
1.要能激發起學生主動復習的興趣和動力
熟悉的文本、程序化的復習套路、題?!瓕W生在復習課中痛苦地掙扎!高三復習課對于教師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把學生的復習興趣調動起來,讓學生真正成為復習的主人。因此,復習課一定要善“變”!例如,筆者設置“化學平衡標志判斷”這一“微專題”。強調學生平衡標志判斷要“三關注”:關注是恒容還是恒壓容器;關注是等體積還是非等體積反應;關注是否有固體參與的反應。
2.要能解決學生復習的“疑難問題”
“微專題”的設置就是為了幫助和引導學生專門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因此在選題時忌大而籠統、虛而不實。如針對近幾年高考中物質和離子的檢驗問題,學生往往會死背答案,不注意問題情節,思考問題不嚴密,容易造成錯誤。通過“微專題”,可以加深對物質和離子的檢驗。
例如:對含Fe2+較多的食鹽(假設不含Fe3+),可選用KI作為加碘劑。請設計實驗方案,檢驗該加碘鹽中的Fe2+:
(變式)若溶液中含Fe3+離子,如何設計實驗方案檢驗溶液中是否含Fe2+?
3.要能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置“微專題”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微專題”的主題確定,形式不拘,可以是知識點專題、題型專題,也可以是作業中的易錯題專題……譬如,筆者曾設計過主題為“數據的閱讀和處理、圖像和圖表信息的綜合運用”的“微專題”。這類考題難度大,要在數據的閱讀和處理、圖表信息的綜合運用上下功夫,減少無厘頭式的理論分析,且審題要到位,表達既要簡潔又要嚴密。
例如:(如圖1)為研究溫度對(NH4)2CO3捕獲CO2效率的影響:(NH4)2CO3(aq)+H2O(l)+CO2(g)?葑2(NH4)2HCO3(aq)ΔH3經過相同時間測得CO2氣體濃度。
①ΔH3 0(>、=或<)。
②在T1~T2及T4~T5區間,容器內CO2濃度呈現所示的變化趨勢,其原因是 。
錯因分析:T1—T2呈下降趨勢是反應未達平衡;T3是反應達到平衡的轉折點。溫度越低K越大,CO2吸收越徹底。
三、“微專題”實施中要注意的問題
1.要注意發揮學生在復習中的主體性
復習課中,教師起到示范和指引作用,最重要的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從而有效地學、高效地學。教師切不可“一言堂”,有了“微專題”,課堂有了一條明顯的邏輯主線,讓學生展開思維,立體構建。師生通過典型例題、進行變式,共同進行相關知識的比較、辨析與歸納。
2.要注意復習中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
高考題目的總要求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近幾年來,化學試題選取的對象靈活度大、知識的關聯面廣,常以生產、生活中的情境布局,體現了學以致用的導向。設計“微專題”,目的是力求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注重知識內在的邏輯關聯,加強知識系統內部要素之間相互聯系,這樣才有助于學習技能的“遷移”,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例如:下列物質中也可能作為CO2捕獲劑的是 。
A.NH4Cl B.Na2CO3
C.HOCH2CH2OH D.HOCH2CH2NH2
本小題用所學知識簡單遷移,并能判斷四個選項的物質的酸堿性,溶液呈堿性就能作為CO2的捕獲劑。
3.要注意復習中關注“社會熱點”
從命題的角度來看,高考總是貼近社會生活、聯系生產實踐、關注科技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抓住這些熱點。例如與新能源密切相關的新型電池,如鋰離子電池、Mg-H2O2電池、燃料電池等是這幾年全國各省熱門的命題素材,新型電池是對電化學原理的綜合考查。筆者設計了“新型電池”這一微專題,通過剖析近幾年高考試題,設計同類變式題,適度拓展,點面結合,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能力。
例如:金屬(M)-空氣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金屬M作電池負極
B.電解質是熔融的MO
C.正極的電極反應:O2+2H2O+4e-4OH-
D.電池反應:2M+O2+2H2O2M(OH)2
實踐證明,“微專題”能高效引領高三化學復習,能有效解決高三化學復習課中所面臨的問題,使學生復習的針對性更強,復習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張緒生.微專題引領高效化學復習的實踐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7(8):45-46.
[2]李春平.化學“微專題”復習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化學教與學,2016(12):67-83.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