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燕
摘 要: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當今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學改革的呼聲此起彼伏,隨之而生的小組教學也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學生的歡迎。
關鍵詞:小組教學;分組;競賽
首先,小組教學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的課堂都是老師一人唱主角,一人45分鐘在講臺上眉飛色舞,其實下面的學生蒙頭轉向,昏昏欲睡,究其原因,老師只是調動了自己的積極性,而忽略了教學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的事情。要想改變這一局面,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去,老師的教學才有成果。
其次,小組教學可以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優勢。在安排小組的時候,老師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包括性格、學習習慣以及知識層面的情況。然后按照具體情況分組,力爭讓他們能夠互補。這樣,不管哪方面的問題,不管問題有多難,他們都可以根據已學知識展開討論,且都有收獲。
下面就我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教學的具體情況,談一談具體做法。
一、分組
我通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摸清每位同學學習語文的情況,然后逐一分析。在清楚地掌握了他們的情況后,我再把他們分成六人組。語文綜合素質最好且性格活潑的任組長,為組內一號,其余按實際情況分別為二、三、四、五、六號,各組同樣編號的學生水平相當。這樣,便于展開討論,讓他們之間取長補短,也更利于小組之間競爭。
二、競賽
受電視節目《漢字聽寫大會》和《中國詩詞大會》的影響,我經常在班內搞一些競賽。比如,在學《唐詩宋詞選讀》的時候,很多學生反映,在學習過程中能體味到唐詩宋詞的魅力,它們語言簡潔干練,不拖泥帶水,且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形象,渲染了一個個令人動情的氛圍,不愧為我國有代表性的文學體裁之一。但是,背誦起來有難度,往往是背了后句忘前句,導致很多人失去了背誦的興趣,最終放棄。面對這種現象,我組織了一次背誦競賽,給他們充分的準備時間,然后一節課時間進行競賽。學生團隊意識很強,一說小組之間展開競爭,個個都摩拳擦掌,都想為自己的團隊爭光。在競賽的時候,我還設置了四輪競賽,爭取讓每一位同學有展示的機會。第一輪,指定答。我挑選出唐詩宋詞各九首,指定每個組的三號從中抽出一首唐詩和一首宋詞在規定的時間內背誦,總共二十分,錯一個地方扣一分,扣到零分為止。第二輪,搶答。同樣是上面十八首詩詞,我隨意抽出一篇,各組搶答,只給五個組機會,分值十分,錯一個地方扣一分,扣到零分為止。第三輪,填空。總共二十個句子,四個人接力答,用時最短的小組加二十分,其余依次為十九分、十八分、十七分……第四輪,寫字。十道題,二十個空,二十分。同樣可以四個人接力答,用時最短的小組加二十分,其余依次為十九分、十八分、十七分……四輪下來,滿分七十。現將當時競賽題目附上:
第一輪,指定答。
唐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次北固山下》《行路難》《旅夜書懷》《雁門太守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李憑箜篌引》《錢塘湖春行》李商隱《無題(二)》
宋詞:柳永《雨霖鈴》王安石《桂枝香》蘇軾《水調歌頭》《定風波》《江城子》李清照《聲聲慢》《武陵春》辛棄疾《水龍吟》《破陣子》
第二輪:搶答。
篇目同第一輪。
第三輪:填空。
1. ,竟無語凝噎。2. ?楊柳岸曉風殘月。3.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翠峰如簇。4. ,千里共嬋娟。5.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6. ,似曾相識燕歸來。7.衣帶漸寬終不悔,
。8.持節云中, ?9. ,有得浮生一日涼。10.三杯兩盞淡酒, !11. ,又豈在朝朝暮暮。12.一種相思, 。13. 把吳鉤看了,
,無人會,登臨意。14. ,斷鴻聲里,江南游子。15.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16.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17.物是人非事事休, 。18. ,載不動、許多愁。19.了卻君王天下事, 。20.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四輪:寫字。
1.人生得意 盡歡,莫使金 空對月。2.天生我 必有用/鐘鼓 玉不足貴。3.高者掛 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 。4.俄 風定云墨色/何時眼前突兀 此屋。5.天地一沙 /
攀分寸不可上。6.甲光向日金 開/東風無力百花 。
7.身無彩鳳雙飛 ,心有靈 一點通。8.天街小雨潤如 /到鄉翻似爛 人。9.誰家新燕 春泥/煙 寒水月 沙。10.風正一帆 /提 玉龍為君死。
三、討論
這是一個合作探究的環節。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都可以在組內討論。以組長為中心,都各抒己見,一人作好記錄,匯總觀點看法,以達到共同解決問題的目的。如果有的問題小組內無法解決,可以提出來,全班討論。老師可以根據討論的情況,適時進行點撥指導。例如,我在上《都江堰》一文時,學生不能解答“李冰的政治綱領為什么是冰清玉潔的?”我沒有急于做出解釋,而是從李冰的人格上設計了幾個問題留給各小組,引導他們一步步自己去把握。各組立即深入研讀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內涵,各抒己見,理解了“冰清玉潔”的內涵,領悟到這是對李冰靈魂的高度概括。那一堂課,我也真正感到了團結的力量。
以上是我實施小組教學以來的切身感受,當然,教育的路還很長,還需要我繼續去探索。
參考文獻:
[1]李世兵.高中語文教師的困惑[J].神州,2014(8).
[2]尹貫成.散文閱讀,讓高中語文課堂流淌生命[J].新課程導學,2014(19).
?誗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