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熙
摘 要: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教與學的和諧統一,是一個“教”的行為與“學”的行為合二為一、缺一不可的過程。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極其重視教師的教的行為與學生的學的配合,也確實對高中化學教學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教師還應當更加重視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動,重視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大力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保證高中化學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促進學生更大程度的發展與提升。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高考經歷了從“知識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考查學生學科素養的轉變,這透視出學科素養的培養已成為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成為當前教育事業的重要目標。因為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國家各項建設事業所需的人才數量不斷攀升,對人才素養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新時代人才的標準已經成為要有良好的知識系統,有較高水平的學習能力,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有良好的創新意識,有良好的創新能力,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本文對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一、科學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一般都是以學習小組的形式組織進行的,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合作學習互動人員的固定性和穩定性,才能在保證學生互相了解的基礎上進行互助性、協調性、合作性更強的合作學習。為了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首要任務就是要科學劃分合作學習小組。教師需要在對學生進行全面、整體、深入了解的前提下,依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理念、組織協調能力、愛好特長、性格特征等進行小組劃分,確保一個小組之內至少要有一名各方面能力都比較突出,并且具有一定威信的學生做組長,還要指導組長對小組之內的學生進行不同職責的分配,確保每一名學生都有一個明確、具體的學習任務,都能夠開展合作學習,都能夠進行深入的互動,以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體發展。
二、給學生充裕的探究時間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探究為主的學習形式,同以往教師的深入講解不同,教師的深入講解是一種教師將理論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的行為,占用時間短,學生只需要進行記錄和記憶即可,而合作學習則是一種以學生深入、系統地商議、研討、溝通、實驗為主要形式的學習活動,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作為保障,才能夠確保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所以高中化學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及合作探究能力為目標,不要吝嗇時間,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活動時間,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觀點和盤托出,并進行廣泛的討論和深入研究。例如,在《從實驗學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在對常見的物質進行分離、提純和鑒別時,經常會用到根據物質物理性質的差異進行分離的方法,具體有蒸發、結晶、升華、過濾、萃取、蒸餾、滲析、鹽析、洗氣、液化等多種方法,如果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話,就需要學生對這些方法一一進行實驗、探究,這樣勢必會占用大量的時間。如果教師不能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做保障,那將會造成學生的合作學習虎頭蛇尾,草草結束,不僅影響學習效果,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日后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開展。
三、組織多樣化的實驗活動
當今社會,只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沒有較強的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就不算是真正的人才,就不能真正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還應當組織多樣化的實驗活動,給學生提供更為多樣化的合作學習機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例如教師首先拿出一個西紅柿,然后用一個鋅片和一個銅片分別插入西紅柿,然后用導線分別連接鋅片和銅片,導線另外的一端連接小燈泡和電流表。當開關閉合的一剎那,小燈泡亮起來了。這時候教師再告訴學生,這就叫“原電池”。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發出來,躍躍欲試,想要親手做一個原電池。這時候教師再給學生提供西紅柿、蘋果、土豆、稀鹽酸溶液、銅片、鋅片、導線、電流表、燈泡等實驗器材,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是一種更加能夠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促使教師的教學理念發生轉變,更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同時在合作學習、協作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互幫互助,通過實踐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顯著發展,還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學生日后取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錫華.探究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西江教育論叢,2006(2):51-54.
[2]胡麗艷.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6).
?誗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