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朝 敏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
濰坊至煙臺鐵路是山東半島“三橫五縱”快速鐵路網“三橫”中北通道的一部分,全長237.4 km,設計時速350 km/h。項目的實施能夠強化煙臺威海地區對外客運通道,完善路網布局,促進沿線城鎮化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對促進相關產業發展,拉動內需具有重要意義。
龍口位于膠東半島西北部,渤海灣南畔,東與蓬萊市毗鄰,南與棲霞市、招遠市接壤,西、北瀕渤海,隔海與天津、大連相望。資源豐富,位居全國經濟百強縣前列。龍口港是國家一級對外開放口岸,開通國際航線78條,可直達56個國家和地區,龍口市城市規劃為北至渤海沿海,南至南山旅游景區,西至龍口港,東至黃水河。
龍口市站位于新建鐵路龍煙鐵路,該鐵路西起大萊龍鐵路龍口西站(不含),東至珠璣站,與濰煙鐵路共通道運營。全線長度123 km,速度160 km/h,為電氣化單線鐵路。龍口站已投入運營,車站規模2臺夾4線,預留1條到發線,站房面積10 000 m2,站房對側設地區綜合貨場,站房右設綜合維修工區。
龍口市政府要求濰煙鐵路應并在建龍煙鐵路龍口市站南側設站,充分利用周邊既有配套設施,盡量降低對規劃的干擾。應其要求,首選引入站房對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進行研究,但考慮到高速車場背離城區,旅客進出站走行距離長,并結合目前龍口市站引入條件,本文又增加了對站房北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和占壓龍煙車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的研究。龍口市站車場布置方案示意圖見圖1。

3.2.1 方案Ⅰ:站房對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
該方案自CK137+800起,向東上跨龍煙鐵路,于龍煙鐵路站房對側新建高速車場,車場規模2臺4線,既有貨場拆除站同左還建,接長既有1-8 m旅客地道,作為旅客進站使用,新建1-8 m旅客出站地道;線路出站后南繞鳳凰山垃圾處理廠,沿榮烏高速公路至方案比較終點CK152+836。該方案線路長度15.036 km,橋梁長度10.517 km,橋隧比69.95%,站場平面布置圖見圖2。

3.2.2 方案Ⅱ:站房北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
該方案自CK137+800起,向東并行龍煙鐵路,占壓膠東調水工程,于龍口市站站房北側新建高速車場,車場規模2臺4線,面朝主城區新建高鐵站房,修建線下通廊連通高鐵站房和既有站房,高鐵車場新建1-10 m旅客進出站地道;線路出站后上跨龍煙鐵路、中穿鳳凰山垃圾處理廠,至方案比較終點CⅠK152+816。該方案線路長度15.016 km,橋梁長度11.78 km,橋隧比78.45%;本方案需改建膠東調水工程,拆遷鳳凰山垃圾處理廠,相鄰到發線間距按86.75 m控制,增加夾心地665畝。
3.2.3 方案Ⅲ:占壓龍煙車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
該方案自CK137+800起,向東占用龍煙鐵路龍口市站普速車場新建高速車場,普速車場拆除后按照原規模南側還建,高速車場規模2臺4線,既有站房充分利用,修建1-12 m旅客地道1座;線路出站后上跨改建龍煙鐵路,南繞鳳凰山垃圾處理廠后,至方案比較終點CⅡK167+031。該方案線路長度15.031 km,橋梁長度11.321 km,橋隧比75.32%,需改建龍煙鐵路6.989 km,其中橋梁長度0.461 km;由于龍煙鐵路技術標準偏低,龍煙鐵路線下工程不能滿足高速鐵路路基結構、路基沉降、無砟軌道鋪設等技術要求,既有線工程需要拆除。
基于以上分析,本次對三種方案進行進一步綜合分析比選。
1) 工程經濟比較見表1。

表1 龍口市站車場布置方案工程經濟比較表
2)對以上三種方案優缺點分析見表2。

表2 龍口市站車場布置方案優缺點分析
綜上分析,站房北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需改建膠東調水工程,拆遷鳳凰山垃圾處理廠,新建高鐵站房,雖線路長度較短,但工程投資并未減少,且站前廣場市政配套工程不能利用,出現鐵路夾心地665畝;占壓龍煙車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需改建龍煙鐵路6.989 km,對龍煙鐵路運營干擾大,工程投資最多;站房對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可充分利用既有站房和站前廣場市政配套工程,符合地方政府意見,工程投資最小,所以本文推薦站房對側新建高速車場方案。
站位選擇和布置對實現客運專線主要功能,方便居民出行,發揮最佳的社會與經濟效益起決定性作用,所以在選擇站位的引入方式時要結合區域總圖規劃,以人為本,著眼發展,力求滿足旅客需求,減少對既有設施的干擾,以達到鐵路主體工程綜合投資最省,社會經濟效益最佳的結果。
濰煙鐵路在對龍口市站車場布置研究時充分考慮了以上因素,在對站位布置進行研究時,考慮地方意見,充分利用既有站房設施和市政配套設施,結合龍口市的發展規劃確定合理的車場布置方案,為穩定線位走向創造了有利條件。